魏兆偉
【摘 要】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的是技術應用型人才,它有別于大學本科人才,也有別于中職人才。在學校這個教育陣地中,引導教師把握好高職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根據(jù)多年從事教學督導工作的經(jīng)驗,對高職教育課堂教學的聽評課工作做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高職院校 課堂教學 聽評課
高等職業(yè)教育應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這是我們每一個高等職業(yè)教育者都要考慮的問題。高職教育在我國教育中相對來說屬于較年輕的一種教育層次,這對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員來說,有很多需要去探索、去總結的地方,尤其對于現(xiàn)在剛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年輕教師來說,更具有挑戰(zhàn)性,更需要老教師引導他們。為了能更好地讓高職教育理念深入到每位教師的內心,院領導、系部領導、教研室主任及學院教學督導室教師應經(jīng)常深入課堂進行聽評課,相互交流探討。如何把握好課堂教學中的聽評課工作,本人結合多年從事教學督導工作的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發(fā)揮所有力量,重視課堂教學的聽評課工作
高職教育由于其特殊性,聽評課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有許多東西,如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責任心,教師集體和學生集體生活的智力豐富性,學生的需要和興趣的多方面性,都可以從聽評課這一工作去發(fā)現(xiàn)問題。很多教師在學院領導、系領導、督導室教師對課進行深思熟慮地分析的幫助下而使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不斷的改進,提高了學校整個教育過程的水平。從課可以引出許多初看起來不易覺察的線索,這些線索通到課外活動,通到學生的自我教育、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通到教師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通到經(jīng)驗的交流,通到全體教師對工作的責任心。只有當學院領導、系領導、督導室老師掌握了足夠的一線資料時,才能達到教育工作的高質量。經(jīng)常聽課的學院領導、系領導、督導室老師,才能了解各位教師在做些什么,做得怎樣,是否達到了目的。為了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經(jīng)常性地去聽課和評課。多年的教學督導工作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不管學校領導、系領導、督導室老師有各種各樣的工作要忙碌,聽課和評課工作不能忽視。
二、把握好聽評課的對象、時間和數(shù)量
從全局來看,學院領導、系領導、督導室老師、教研室主任要全員投入到學校教師的聽評課工作中。院領導、系領導主要是了解教師的責任心,教學水平是否具備;學院督導室教師除了具有院領導的職責外,還要協(xié)調組織好院領導、各督導組及督導專家?guī)斐蓡T的聽評課工作,更需要從多方面了解每位教師的教學情況,做好學院教學工作的參謀。從教學上來說,教研室主任分析教師工作的最適當方式,就是定期去聽本教研室所有教師的課,既要聽老教師的課,也要聽新教師的課。工作的長短并不一定決定經(jīng)驗豐富與否,因為職業(yè)院校的大多數(shù)教師都不是從師范院校出來的。教師的成長取決于他的教育知識的質變和深化。進修提高首先意味著教師今天對某一教育真理的看法已經(jīng)不同于昨天。一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師,會不斷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這是他的成長和積累豐富經(jīng)驗的基礎。
聽課和評課工作,應當貫穿于從開學的最初幾天直到停課前的最后幾天的整個教學階段,既不能在開學初加快進行,也不能在學期結束前的兩三個星期就停止了。其實,正是在教學快要結束的時候,最后幾天里,聽課和評課能提供許多東西,不僅有助于對知識質量做出有價值的概括,而且能夠看出教師是否善于進一步改進自己的工作。
在聽評課工作中,除經(jīng)常性的聽課外,有時集中地聽一系列的課(即一個課題,一個章節(jié)的好幾節(jié)課),也非常重要。這樣可以幫助教師理解各種教育現(xiàn)象的實質及其因果聯(lián)系,揭示出教育過程的主要依存關系,更有利于檢驗相關老師貫徹學期計劃的情況,教學目的是否達成。
三、分析教師的課有沒有明確的目的,目的是否達到
許多課的重大缺點之一,就是不善于明確地提出課的目的,沒有使課的一切方面、組成階段都服從于這一目的。有些教師只是將教學的目的寫進課時計劃里,但是并沒有認識課的真正目的。漫無目的的課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徒增學生的疲勞,使學生養(yǎng)成懶惰的習慣。缺乏教學目標,就無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聽課后,聽課人員要分析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情況。多年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正是在那些好像工作非常簡單、確定目的沒有任何困難的場合下,確定課的目的反而是很困難的。這一類的課,除了數(shù)學、物理、化學以外,就是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聽課時必須仔細地觀察每個學生是怎樣學習的,教師是如何教給學生獨立學習的。不要過分依賴于集體作業(yè)的形式,不要造成一種一切順利的表面現(xiàn)象,而是要觀察學生是否在緊張的動腦、思考和探索中,最終獨立地解決問題,是否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經(jīng)常去聽一些課和分析一些課,其目的在于專門地分析學生思維和腦力勞動的獨立性。在聽這些課和分析這些課的時候,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每一個學生是怎樣學習的,教師是否提出了課的目的,在實施過程中是否讓每位學生都獨立地進行腦力勞動,學生是否都“動”起來。
四、是否讓全體學生都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和必需的技能
一堂課的效果、教師的工作成績,并不在于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個別學生能夠做出最好的回答,而在于全體學生都掌握了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在課堂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個別學生回答問題很好的情況,聽課人員不能被這種表面上的一切順利所迷惑。應當關注的是,教師是否考慮到布置給全體學生獨立地去完成的作業(yè),使全體學生都能達到相應的目的。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一定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獨立地完成作業(yè),為了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選擇思維方式多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突出的作業(yè)內容。教師可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和理解,讓多數(shù)學生都把思維集中到這個問題上來,進入問題的角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要急于提問最好的學生,因為既然教師把全體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的效果當作腦力勞動積極性和對本次課能力培養(yǎng)目標是否達成的重要指標,那么一般來說這樣做的意義就不大了。題目的難度要適當,但思維要活躍,知識面要廣一些,使得即使是成績較好的學生也要認真地動一番腦筋。對待成績中等的學生特別是差生,從作業(yè)的開始直到完成,都不直接給他們提供幫助。在這中間可允許他們幾個人一起探討,但前提是獨立思考問題過后。在課上,教師的講解少一些,而留給每個學生安靜地、無聲地、聚精會神地從事腦力勞動的時間多一些。
聽課后,要對這堂課進行分析評估,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分析他們能力的總體狀況,并跟上課教師商量,需要做哪些工作來提高學生的能力。具體地分析學生的實際技能和技巧的情況,是指導教學和教育過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五、在分析課的過程中進行概括
在評課的過程中,評課人員要揭示出一些教學和教育過程的重要規(guī)律。對這些規(guī)律的認識,會從具體的教學和教育方法中反映出來,會從全體教師的教育理念中反映出來,它還會在教學過程中得到發(fā)展,豐富年輕教師的教學技能。多年的經(jīng)驗證明,在聽課的過程中應當把實際材料加以概括,整理成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報告。就這些報告進行討論,交換思想,進行辯論,有助于形成集體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學技能,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
六、結語
聽課和評課,不只是為了指導教師一些東西,給他們提些建議。學校這個教育實驗室,是全體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結合體,是每個人員智慧的碰撞和交往的平臺,是精神財富相互交流的空間。對于新教師,聽課人員要給予他們指導,更要從他們身上去學習更多的新東西和新觀念;對有經(jīng)驗的教師,應當多聽他們的課,把他們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經(jīng)驗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吸收到學校的集體教育實驗室里來。總之,聽課和評課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和發(fā)展教師的有用經(jīng)驗,把個別教師有益的經(jīng)驗變成集體的財富,用以豐富全校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