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雁慧
據(jù)報道,安徽懷遠縣火星小學13歲的副班長小賜,擁有檢查作業(yè)、監(jiān)督背書這樣的權力。光看這一點好像也不為過,但小賜卻把這點權力運用到了極致,向包括正班長在內的6個孩子要錢,沒給夠,就逼迫喝尿吃糞。這個一共七人的班級,儼然是小賜的王國,專人保管其要來的錢,專人騎車接送他上學、上網吧。直到東窗事發(fā),小賜仍然囂張地發(fā)短信給同學:“你等著,放假弄死你!”
近日,江西永新曝出一群女初中生毆打一名女生的視頻,經警方調查,被打女孩是學生會干部,在平時的學生管理中與兩名女生發(fā)生矛盾,中考后這兩名女生糾集其他7名女生對這位學生會干部進行了毆打報復。
校園暴力中的權力因素是校園暴力的誘因之一。這兩起校園暴力案件都與學生干部有關,與學生干部行使權力有關系:一個是濫用權力,一個是因權力行使遭遇暴力報復。
學校是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機構,學生之間理應是一種平等的關系,何來權力因素呢?這與學校結構和學校管理方式有關。米歇爾·??潞茉缇团u學校中“用等級來規(guī)定人在教育制度中的地位分配形式”,學校通常以班級為單位對學生進行管理,班主任作為管理者對校長負責;班主任也會在班級內分成不同的角色,班干部、小組長等對班主任負責。這種管理產生了一種“連帶責任”:即集體內有任何一名個體違反規(guī)則,整個集體成員都會受到懲罰,如班級扣分、小組扣分等。這種集體連帶責任賦予了班干部監(jiān)督、管理其他同學的權力,同時也令任何有“不一致行為”的學生處于大家、特別是班干部的敵視狀態(tài),從而極可能誘發(fā)同伴欺負、暴力,小賜就是濫用了這種權力;而同時處于眾叛親離狀態(tài)的“不一致”個體很可能也采用暴力的手段報復,江西永新的案件也正是在學生會干部管理之下的不滿與報復。
在教育教學管理的實踐中,教師可以讓部分同學參與班級管理、完成協(xié)助檢查作業(yè)等任務,但對這種方式更多地強調其服務性,而非權力性,并且有相應的監(jiān)督和約束機制,一定要明確參與任務的具體內容和范圍,不可參與含有懲戒權性質的任務。無論是像小賜這樣的施暴者,還是永新女孩那樣的受害者,我們都需要反思現(xiàn)有的學生干部制度,淡化學校和班級管理中的科層結構,淡化學生干部的權力和官本位意識,才能建設一個安全、和諧的學校環(huán)境,避免悲劇的再次發(fā)生。
責任編輯/高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