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強
“以生為本,學會學習”是課堂教學發(fā)展的必然方向,“生本教育是中國教育多樣化發(fā)展的主流理論和實踐模式”。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隨著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本質(zhì)思考的不斷深入,課堂實踐正在努力從“學會”走向“會學”。在我看來,“學會”和“會學”的區(qū)別在于:“學會”偏重于外因的作用,特別是教師的預設和掌控;“會學”更關注內(nèi)因的激發(fā),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我要求放在首位?!皩W會”的往往是操作技能,“會學”的主要是思維方式?!皩W會”更多是依賴模仿;“會學”則需要更多的自主體驗。
一、從“常規(guī)化教案”走向“問題化學案”,激活教學策略
第一,教研組、備課組緊扣主題開展研修活動。備課組,重在分析教材、把握目標,在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結構化思考的基礎上,選擇、創(chuàng)設“好問題”,形成“‘問題化教學預案”,并存入“備課資源庫”;教研組,利用“教學預案”上課,重點研究 “好問題”的解決策略,重點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形式和評價方式,選取較為成功的課例,存入“教學視頻資源庫”。有了主題鮮明的“課題”作引領,校本研修就有了方向和目標;同時,對教材進行具有“問題化”特色的二度開發(fā),逐步構建動態(tài)發(fā)展的“教學內(nèi)容問題化”資源庫,為課堂教學的持續(xù)改進提供課程性支撐。
第二,課題組,搜集、推薦與課題相關的好文章,為教學實踐提供理論指導;通過專題性沙龍和主題性隨筆等活動,思維碰撞,經(jīng)驗共享;研討制訂《“教學內(nèi)容問題化”課堂教學評價表(第3稿)》,引領課改方向,強調(diào)“教學設計”要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前置性問題精簡,操作簡便;研討性問題精當,突出核心概念與基礎知識,重視學生的方法思維與探索經(jīng)歷;檢測性問題精選,及時反饋學習效果?!敖虒W過程”重點關注:以問題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單向講授時間不超過10分鐘;學生自主學習充分,合作有效;展示踴躍,互動積極;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教師組織、引導、評價到位。
第三,評課、議課有指向。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課型的不同,明確《“教學內(nèi)容問題化”課堂教學評價表》中相應的關注點,盡可能以課堂觀察的形式進行聽課記錄,就“前置性問題的有效性”、“研討性問題的可操作性”、“教師講授時間”、“學生評價”等方面進行專項研討。同時,在總結經(jīng)驗和不足的基礎上,對教學預案作再一次修改和補充。
從“常規(guī)化教案”走向“問題化學案”,目的不在于備課形式的改變,而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策略的改進。備課組、教研組、課題組圍繞校本研修的主題開展活動,形成彼此銜接、不斷提升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從理念走向?qū)嵺`的重要保障。
二、從“傳統(tǒng)性教學”走向“互動性學習”,激揚學生狀態(tài)
1.小組合作學習:明確分工,提出要求,指導方法,讓學生會討論。
“小組合作”要突破形式主義,走向深層次學習,教師必須加強組織和指導。首先,組建學習小組要精心分組、合理分工、培訓組長、小組捆綁,并盡量保持小組成員的相對統(tǒng)一和穩(wěn)定。其次,要指導小組交流討論的方法,不僅要告訴學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而且要指導學生做到組內(nèi)發(fā)言的有序和相互傾聽的有效。第三,要相信學生不僅“能學”, 而且“能教”,“只是,我們不能要求學生采用我們成人的方式去‘教。學生的語言可能稚嫩,方式也許簡單,但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闡述自己的理解,交流的過程也就是教和學的過程” 。只有充分相信學生“能學”和“能教”,實踐才能堅持,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才能在指導和訓練中逐步形成。
2.全班交流展示:巧設問題、擬定流程、規(guī)范用語,讓學生能交流。
比如核心問題的設計,就數(shù)學而言,就是某一知識板塊的“根”:周長的意義,“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根;倒數(shù)的意義,“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是根?!鞍押诵男缘膶W習交還給學生”,學生有了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就會“有話說”?!安粫f”的原因,主要在于缺少常規(guī)訓練,可以規(guī)定交流的一般程序,可以搭起“開場白、主講內(nèi)容、結束語”的基本結構,讓學生心中有底不怯場。
三、從“被動式作業(yè)”走向“闖關式練習”,激發(fā)學習自覺
所謂“分層次闖關練習”,就是以教材和教輔用書提供的練習資源為主,以補充的“卡片式”題庫為輔,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訓練要求,形成“闖三關”訓練體系。首先是分析學情,建立“優(yōu)秀生、中等生、后進生”動態(tài)化分類檔案;其次是揣摩練習,對現(xiàn)有的練習資源進行知識點分類和難度分類,必要時(特別是單元復習階段)補充設計分層次“卡片式”題卡;第三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相應的“必做題”、“選做題”和“闖關題”開展分層訓練;第四是形成對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評價標準,以“必做題”為基本分,以“選做題”為加分,以完成“闖關題”數(shù)量為進階性評價依據(jù)。
“智者明法,慧者通道”。“教師在課堂中最重要的任務,不是講課,而是組織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于‘那個切入本質(zhì)學習的學習活動的設想。一堂課的價值并不在于它能馬上解決什么,而是它促成了學生的哪些學習經(jīng)歷。從某一時段看,內(nèi)容似乎是重要的,但從學生長遠發(fā)展看,學習方式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課堂教學是“系列問題”提出并解決的活動過程,鮮活靈動的課堂期待教師更高的教學智慧。筆者認為,教師的教學智慧,首先在于創(chuàng)設“好問題”,促發(fā)本質(zhì)學習的發(fā)生;其次是機敏地捕捉“新問題”,順學而導,教學互動;第三是設計“分層次闖關練習”,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體驗成功并形成學習自覺。
【作者單位:太倉市城廂鎮(zhèn)第三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