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 Wille zur Macht作為尼采未完成的代表作,在尼采哲學體系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然而關于這部著作——同時亦為該概念——的中文譯名,至今諸位學者仍然眾說紛紜?,F(xiàn)在學界通常將其稱為“權力意志”或“強力意志”,但至今尚無統(tǒng)一譯名。文章從叔本華對尼采哲學思想的影響以及尼采對“肉體與意志”關系的認識出發(fā),研究權力意志所代表的哲學內(nèi)涵,并以此探討“der Wille zur Macht”的譯名。
權力意志;中文譯名;尼采;叔本華
D516.47A001008
一
據(jù)青年學者宋洋研究,①第一位把“der Wille zur Macht”譯為“權力意志”的, 是“被公認為對尼采的研究更具哲學家功力”的李石岑先生,1920年他在《民鐸》雜志第二卷第一號發(fā)表文章時將其譯為“權力意志”,此外曹和仁在《文化雜志》1942年(第二卷)第五期上的文章中也論及此事,加上民國時期的學者朱忱梅,他們?nèi)硕颊J為尼采這個概念應譯為“權力意志”。從此“權力意志”大行其道,至今巋然不動。
宋洋這篇文章發(fā)表于2013年,文中討論的相關譯者指明的是“不同時期的中國學者”,但查找文獻時顯然有些疏漏,因為,在宋洋這篇文章發(fā)表前十二年,中國有過一次關于該譯名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賴喬在《哲學譯叢》2001年第1 期81頁發(fā)表短文《關于Wille zur Macht 的漢譯》,建議將“Wille zur Macht”譯為“向往力量的意志”、“追求力量的意志”(求力意志)、“要掌權的意志”(掌權意志)。顯然,一個哲學史上這么重要的哲學概念,譯名如此冗長并不合適(雖然也給出了簡稱,但確實不能算作十分成功的翻譯)。不過,賴喬文章的出現(xiàn)卻也說明,歷經(jīng)一個甲子,中國學界對“der Wille zur Macht”這個概念,仍然沒有得出能說服大部分人的翻譯。
賴喬這篇文章很快引起俞吾金先生作文回應。②在否定賴喬意見之后他討論了其他譯名,例如 “強力意志”,卻又同時指出這個譯名“生僻而且內(nèi)容模糊”,主張翻譯為“趨向支配的意志”,其中對“zur”和“Macht”這兩個德文字的剖析極見功底,堪稱精益求精。但作為尼采哲學主要概念之一,翻譯成這樣長的一串字,仍然難免累贅,后人如翻譯《尼采全集》,在所有的地方都寫上這樣的一長串,不僅自己很麻煩,讀者也會看得很辛苦。
很快,李秋零先生也加入了討論。③他也反對翻譯成“強力意志”,并將“Macht”的字義詮釋為“強勢”,循此建議譯為“強勢意志”。
宋洋是中國學界第一個比較系統(tǒng)討論這個譯名的,頗有后生可畏之概,但對這個譯名的發(fā)展過程仍有其他遺漏。實際上在上述討論后的一段時間,學界對此譯名還有不少討論。其中,當代中國研究尼采比較有代表性的兩位學者孫周興和周國平都有相當精彩深入的研討,而且,他們都比較偏向于將其翻譯為“強力意志”,④孫周興:《尼采〈權力意志〉的漢譯》,見《邊界上的行者——孫周興學術隨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8、125頁。 當然,孫周興也認為這個譯名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那么,到底應當翻譯成什么呢?
二
其實,“der Wille zur Macht”到底應否翻譯為“權力意志”,首先需要明白尼采用這個概念到底想說明什么。要明確的是,“der Wille zur Macht”(即前文“權力意志”,以下姑從此譯)是尼采哲學的重要概念,但其實到底什么才是尼采心中的“權力意志”,即使世界尼采研究界亦一直眾說紛紜。因此,要弄清什么是“權力意志”,先要弄清楚這本書是怎么來的。
馮曉虎:關于尼采“權力意志”譯名的討論
首先,《權力意志》這本書并非尼采自己完稿。實際上這是他留下的一堆筆記遺稿,由他的朋友加斯特(Peter Gast)和妹妹伊麗莎白(Elisabeth FrsterNitzsche)共同編輯出版。也就是說,這本書的出版稿并非尼采自己編纂。當然,想出版這樣一本書,確實是尼采很長時間內(nèi)的計劃。他從1885年8月起,到1888年8月26日(該月最后一個星期日)在都靈結束,斷斷續(xù)續(xù)寫過一個寫作大綱。這個大綱并不簡單,已經(jīng)細到把全書分為四章,每章分為三節(jié),等等。③[德]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來自德國的大師——海德格爾和他的時代》,靳希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332、332333頁。
其次,與尼采其他的著作不一樣,《權力意志》這個書名也非來自尼采本人。固然尼采曾于1888年為這批稿件擬定過題目“權力意志/對所有事件的/一種新闡釋的嘗試”,而且早在1886年9月給當時在巴拉圭創(chuàng)建私人種植園的妹妹伊麗莎白和妹夫?qū)懶艜r已經(jīng)“預告今后四年寫一部四卷本的主要著作,題目已經(jīng)令人恐懼:‘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并宣布為完成這個任務“我需要一切,健康、孤獨、好心情,也許一個女人”。不過,最后尼采只找到了孤獨,健康和好心情都交了白卷,遑論“一個女人”!于是,這個計劃催生的并非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權力意志》,而是《反基督》。③現(xiàn)在有案可稽的,倒是尼采確實為這批稿件定過另外一個題目“成長的無邪”(Unschuld des Werdens)。事實上,后來學界研究尼采較為通行的版本是施勒希塔(Karl Schlechta)于1956年出版的三卷本,該版本也沒用《權力意志》,而是《80年代遺稿選》。④
因為尼采哲學思想的破壞性和散亂性,學界對尼采哲學的各種概念基本上莫衷一是,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意見,在中國亦不例外,但很有意思的是,“der Wille zur Macht”譯成“權力意志”太過政治化,在這一點上,中國尼采研究者的意見倒是難得地一致,包括海峽對面的陳鼓應先生。他認為“will to power”中的“power”指的是“creative power”(創(chuàng)造力),所以他主張譯為“沖創(chuàng)意志”,陳鼓應:《悲劇哲學家尼采》,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7年,第89頁。要說明的是,陳鼓應先生這本著作1966年即在臺灣出版過,并非1987年的新作。也頗具特色。不過本來英語用“power”翻譯“Macht”就很值得商榷,然后再把“power”翻譯成“沖創(chuàng)”更見勉強。最后,尼采文本在什么地方說明這個“power”即“creative power”,也沒有給出來源,所以易被質(zhì)疑??傊迨嗄炅?,這個譯名并未贏得學界共識。
實際上,要厘清這個譯名的本源,得從尼采早期的哲學偶像叔本華說起。亞圖·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意志主義(也稱“唯意志論”)創(chuàng)始人。他致力于研究柏拉圖和康德,是黑格爾的死敵。叔本華出生于富有的銀行家家庭,早年留學英法,精通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拉丁語。其母約翰娜·叔本華(Johanna Schopenhauer)是當時德國著名作家,與歌德、席勒等文豪交往甚密。叔本華從小與其母關系不好,最后完全破裂,因此孤僻、傲慢、喜怒無常并神經(jīng)質(zhì)。在哲學上,叔本華深受印度教與佛教的影響。他曾在自述中寫道:“17歲時……我就深深體味到生存的痛苦,如同佛陀年青時看到疾病、衰老、苦難和死亡?!彼员鹊膶ο笫欠鹜樱瑥膩聿皇呛诟駹?,其自恃可見一斑。相得益彰的是,尼采自比的對象通常都是耶穌。
叔本華的父親希望他子承父業(yè),可1811年他在柏林洪堡大學上學時對費希特與施萊馬赫產(chǎn)生濃厚興趣,其博士論文《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即為哲學論文,并得到歌德贊賞,從此一頭栽入哲學,無法自拔。八年后(1819年)他的哲學代表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完成。叔本華開寫這部書時還不滿三十歲。該書深受印度哲學影響,提出“世界即我的表象”,叔本華的意志論哲學體系初見端倪,即:意志(自在之物)——理念(意志的直接客體化)——事物(意志的間接客體化)。該書出版時叔本華志得意滿地宣布:“這本書不是寫給轉(zhuǎn)瞬即逝的年代,而是寫給全人類的,將來,它會成為其他上百本書的源泉和根據(jù)”,結果沒賣出幾本。此書贏得世界,確實是“將來”的事情。但尼采很早就讀到了這本書。叔本華在這部作品中將“表象”(Vorstellung)與“意志”緊密相連,其主軸為“意志即世界本質(zhì)”。在叔本華的意志論中,人、動物、植物和整個大自然,包括無生命的物體,如理性和知識等,都是意志(der Wille)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循此,叔本華的形而上學也可總結為:
(1) 表象與意志同一,它們共同構成世界,但意志是決定性的,表象都是意志的客體化。
(2) 意志就是無法一勞永逸地滿足卻又無所不在的欲望,世界的本質(zhì)就是無法滿足的欲望,因此人類欲望永不可能滿足,所以人類不可能擺脫痛苦。
得出這個結論的叔本華成為世界哲學史上最著名的悲觀主義哲學家。他認為人生即痛苦,我們的生存意志越強烈就越痛苦。想擺脫痛苦只有拋棄欲望,否定生存意志。而且,知識越多,智力越敏銳,痛苦越深,因此天才永遠比凡人痛苦。人生來就注定死亡,我們都知道所有名利都終將被死亡歸零,然而我們?nèi)詿嶂杂谧非筮@些終將歸零的人生目標。愚蠢的人不知道這一點,只知追逐名利,因此他們的人生即痛苦。聰明的人知道這一點,但他們?nèi)匀粺o法逃脫對名利知識的追逐,于是他們的痛苦更加深沉。愚蠢的人和聰明的人都無法擺脫人生的痛苦,區(qū)別僅在于痛苦的程度。人生即痛苦,而且這一痛苦人類根本無法避免,我們只能說服自己在生命中掙扎著幸存下去,所以他的哲學也被稱為“生存意志”。
尼采同意人生即痛苦,但他認為人可以戰(zhàn)勝這一痛苦,其方法就是給生命創(chuàng)造機會,讓它超越生命本身。所以,“存在就是把生命力表現(xiàn)出來!”當生命被超越時,痛苦自然也就同時被超越了。而生命即追求權力意志,因此,“什么叫生命?這就必須給生命的要領下一個新的、確切的定義了。我給它開列的公式如下:生命就是權力意志”。[德]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張念東、凌素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182頁。陳鼓應先生把叔本華稱為“悲觀哲學家”,而把尼采稱為“悲劇哲學家”,是非常有道理的。陳鼓應:《悲劇哲學家尼采》,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7年,第89頁。
在“意志”方面,尼采比叔本華多走了一步。丹麥文學史家喬治·勃蘭兌斯是歐洲第一批承認尼采天才的思想家,他跟尼采有過熱烈的通信,因此理當對尼采哲學有比較深刻的了解,他白紙黑字地寫道:“尼采以權力意志(will to power)取代了叔本華的生活意志(will to life)和達爾文的生存競爭(struggle for existence)?!盵丹麥]喬治·勃蘭兌斯:《尼采》, 安延明譯,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年,第83頁。勃蘭兌斯說得不錯。在尼采的辭典里,“權力意志”比叔本華的“生存意志”更代表生命的本質(zhì),它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本質(zhì)和基礎,宇宙萬事萬物都只是權力意志的表現(xiàn)形式,我們追求食物、財產(chǎn)、名聲、美色,說到底都是權力意志作用的結果。職場的競爭、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狼吃羊、珊瑚吃掉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甚至化學的分解和化合、物理中引力和斥力的對立,都是一種權力意志征服另一種權力意志的爭奪。原子在本質(zhì)上即權力意志,而原子輻射即這種權力意志的表現(xiàn)形式?!罢娴?,凡有沒落的地方,凡有落葉飄飄的地方,看哪,就有生命的犧牲——為了權力!”[德]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孫周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6頁。生物體吸取營養(yǎng),也是它們在自己的權力意志驅(qū)使下占有、吞噬和征服環(huán)境的過程。說嚴重一點,生命的整個過程即有機體在權力意志的作用下剝削環(huán)境、驅(qū)使環(huán)境為奴的過程,宇宙萬物之中的權力意志都表現(xiàn)為以強凌弱,萬物之間的爭斗都表現(xiàn)為“貪得無厭地要求顯示權力,或者,作為創(chuàng)造性的本能來運用、使用權利,等等”。[德]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張念東、凌素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154頁。與客觀世界相反,尼采的“權力意志”是一種神秘的精神力量,絕對存在而永恒不變,像河流一樣奔騰不息。在權力意志這條大河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世界萬物創(chuàng)生,然后消亡,如此生生不已,幻化無窮,但萬變不離其宗——權力意志,萬物就這樣達到“永恒輪回”。“永恒輪回”是尼采哲學的另一重要哲學概念,將在另一篇文章中專論。
需要指出的是,叔本華哲學的“生存意志”和尼采哲學的“權力意志”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們都是西方文明漫長的“靈與肉”爭斗的現(xiàn)代延續(xù)。所以,要弄清這兩個概念,其實必須上溯到西方哲學的起源。一部西方哲學史,就是“靈魂對決肉體”(Mind vs. Body)這對組合的相反相成、相爭相合、相殺相生,這段貫穿西學發(fā)展始終的過程可總結為:有靈無體——靈體對立——肉體復興——體靈合一。
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地中海東部沿岸的宗教諾斯替(Gnostikos,意為“擁有‘諾斯(真知)的人”)就認為物體和肉體都是罪惡,人類的未來取決于靈魂是否得到升華。公元23世紀基督教出現(xiàn)神格唯一論(monarchianism)大爭論,5世紀天主教會出現(xiàn)“基督論”(christology)大爭論,其實質(zhì)都在于爭論耶穌基督到底是人(肉體)還是神(精神)。馮曉虎:《萊布尼茨的語言思想》,見《中德語言學交流史稿》,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4757頁。
相應地,西方哲學自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以降,經(jīng)笛卡爾、康德而至黑格爾,“靈肉對決”的二元對立是基本線索。在亞里斯多德主義中靈魂永存,肉體短暫;靈魂純潔,肉體卑下;靈魂引人入天堂,肉體誘人入貪欲;靈魂決定,肉體被決定。蘇格拉底說:“靈魂與神圣的、不朽的、理智的、統(tǒng)一的、不可分解的、永遠保持自身一致的、單一的事物最相似,而身體與凡人的、可朽的、不統(tǒng)一的、無理智的、可分解的、從來都不可能保持自身一致的事物最相似?!盵古希臘]柏拉圖:《柏拉圖全集》(第一卷),王曉朝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4頁。中世紀神學教義的精義就是如何壓制肉體的欲望。到13世紀末,文藝復興發(fā)軔于意大利,在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菲爾等文化巨星引領下橫掃歐洲,似乎“肉”大舉反攻,“靈”節(jié)節(jié)敗退,但實際上得到解放的是理性,而非肉體。
從潮流上講,自亞里斯多德以降,西方思想家?guī)缀跻贿叺沟刭H“肉”尊“靈”,其基本精神可用蘇格拉底這段話概括:“只要我們還保留著不完善的身體和靈魂,我們就永遠沒有機會滿意地達到我們的目標,亦即被我們肯定為真理的東西。首先,身體在尋求我們必需的營養(yǎng)時向我們提供了無數(shù)誘惑……此外,身體用愛、欲望、恐懼,以及各種想象和大量的胡說充斥我們,結果使得我們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機會進行思考……所有戰(zhàn)爭都是為了掠奪財富,而我們想要獲得財富的原因在于身體,因為我們是侍奉身體的奴隸……如果我們想要獲得關于某事物的純粹知識,我們就必須擺脫肉體,由靈魂本身來對事物本身進行沉思……有身體相伴就不可能有純粹的知識,那么獲得知識要么是完全不可能的,要么只有在死后才有可能,因為僅當靈魂與身體分離,獨立于身體,獲得知識才是可能的……我們要盡可能避免與身體的接觸和聯(lián)系,除非這種接觸是絕對必要的,而不要允許自己受身體性質(zhì)的感染,我們要洗滌我們自己受到的身體的玷污,直至神自己來拯救我們。通過拒絕身體的罪惡使自己不受污染,以這種方式,我們有可能獲得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為伴,得到純潔無瑕的知識,亦即真理。”[古希臘]柏拉圖:《柏拉圖全集》(第一卷),王曉朝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664頁。
在《高爾吉亞》和《理想國》中,柏拉圖認為人生苦難的根源在于肉體對聲色名利的瘋狂追求,而這些追求都是低級的動物需要,他認為肉體不僅是人類靈魂通向知識、智慧和真理的障礙,而且根本就是人類所有痛苦的根源:“靈魂在進入人的形體或肉體之前就存在,在它為之創(chuàng)作的那些成分還不存在之前就存在?!雹赱古希臘]柏拉圖:《柏拉圖全集》(第一卷),王曉朝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9、6465頁。以此為基礎,西學鼻祖柏拉圖為西學劃定“靈魂肉體”的萬世關系圖:“事實上,哲學家的事業(yè)完全在于使靈魂從身體中解脫和分離出來。”②
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學術權威圣·奧古斯丁提出“新柏拉圖主義”,把柏拉圖的“理念”詮釋為基督教的上帝,把世界分成被上帝拯救之人居住的“上帝之城”和被上帝拋棄之人居住的“塵世之城”,而其條件是清楚的:只有完全摒絕肉體欲望,才能抵達上帝之城。此即中古歐洲修道院來源??嘈?、冥想、祈禱、齋戒、戒色、清貧,即奧古斯丁對肉體宣戰(zhàn)的武器,都是用來壓制肉體欲望的法器。
這種否定肉體、肯定靈魂的趨勢到笛卡爾達到頂峰。笛卡爾奠定了西方二元論的基礎,即“靈魂對決肉體”。他像柏拉圖一樣認為肉體感覺不值一哂,而且經(jīng)常導致謬誤,人類只有通過“靈”才能達致真理。身體是物質(zhì)的,精神是非物質(zhì)的,而只有精神才是完美的。當我們專注于精神時,我們其實并不需要身體。他把人類分為物質(zhì)實體(res extensa,physical substances)和思維實體(res cogitans, thinking substances)。肉體,包括大腦和神經(jīng)元,都屬于物質(zhì)實體,精神和意志則屬于思維實體。
笛卡爾二元論規(guī)定了西方哲學此后幾百年思維的框架。自笛卡爾始,歐洲哲學無論什么流派都認為肉體是固態(tài)客體,而精神是縹緲主體,并且神秘地、不可思議地注入肉體之中,人類藉精神而超越一切其他生物,獲得皈依上帝的資格??档碌摹凹兇饫硇浴焙秃诟駹柕摹敖^對精神”都把人類未來定義為追求形而上“純粹精神”的過程,他們根本不討論肉體。馬克思雖然要求滿足肉體的欲望(解放全人類),但他同樣認為這并非人類發(fā)展的終極目標。他相信肉體之外還存在另一個基本人性,而滿足這個人性是歷史的最后和最高的要求。馬克思的這個人性,顯然也是精神性的。
事實上,在西方哲學史上,真正旗幟鮮明地提出解放“肉體”的是尼采。他認為人的存在就是而且只能是肉體的存在。他宣布肉體是比靈魂更深刻的思想:“身體乃是比陳舊的‘靈魂更令人驚異的思想?!痹凇恫槔瓐D斯特拉如是說》中,尼采說:“我完完全全是肉體,此外什么也不是;而且,靈魂只不過是表示身體上某個東西的詞語。身體是一種偉大的理性,一種具有單一意義的雜多,一種戰(zhàn)爭和一種和平,一個牧群和一個牧人?!雹躘德]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孫周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34頁。在另一段中他宣布人類的主人是身體:“我的兄弟啊,在你的思想和感情背后,站立著一個強大的主宰,一個不熟悉的智者——那就是自身。它寓居于你的身體中,它就是你的身體。”④尼采的“身體”即“肉體”,即“今世”和“現(xiàn)實”,它是“靈魂”、“永生”和“天國”等的旗幟鮮明的反面。身體即尼采的“權力意志”,所以他既敵視基督教,又嘲笑啟蒙主義,因為前者敵視身體,而后者反感身體。馮曉虎:《論萊柯夫術語“embodiment”譯名》,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第8697頁。
叔本華把世界劃分為表象和本體,表象即我們感覺中的客觀世界,而本體即“意志”。尼采也把世界劃分為“現(xiàn)象世界”和“真實世界”,前者是客觀世界,即人為了生存而“創(chuàng)造”的世界,其中萬物生滅、變幻無常,因而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尼采的“真實世界”即權力意志,它才是世界的本體?!斑@個世界是:一個力的怪物,無始無終,一個堅實固定的力,它不變大,也不變小,它不消耗自身,只是改變面目……你們想給這個世界起個名字嗎!……——這是權力意志的世界——此外一切皆無!你們自身也是權力意志——此外一切皆無!”[德]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張念東、凌素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100101頁。 權力意志即整個世界,此外一切皆無。而在權力意志主導的“永恒輪回”之中,“人類不是目的,超人才是目的!”因此,尼采哲學的核心概念,也是人類救贖的唯一希望——“超人”,必須通過“權力意志”才能降生。尼采認為一切思想認識和道德觀念都源于非理性的生命本能沖動,這些沖動并非來自上帝,而是來自生命本身。人的生命是一種沖動和創(chuàng)造,是不斷自我表現(xiàn)、自我創(chuàng)造和自我擴張的過程。在他看來,自負、激情、獸性、酒色、冒險以及征服的本能、熾情的神化等都是實現(xiàn)權力意志的必經(jīng)之路,滿足這一“權力意志”,就是人生最高的幸福,就是善。正是“權力意志”讓尼采超越了自己曾經(jīng)的精神導師叔本華,他的哲學就此離開了否定生命的叔本華悲觀哲學。因此,在尼采哲學中,權力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本質(zhì),一切事物無不是權力意志的表現(xiàn)。人的一切行為、活動都是權力意志的表現(xiàn),我們追求食物、追求財產(chǎn)、追求工具、追求奴仆和主子,根源都在于權力意志。在社會生活中,壓迫、剝削、奴役、戰(zhàn)爭、爭斗等都是權力意志相互作用的表現(xiàn)。所以,把尼采這里談到的“Macht”定義為“政治權力”,當然不正確。這個“Macht”指的是不斷追求強大、優(yōu)勢、權力和超越自身的灌注于肉體之中的人的生命力,“權力意志專門化為謀生圖存,謀求財產(chǎn)、工具、奴仆(俯首聽命者),謀求當統(tǒng)治者:人體就是例證……除了為意志而意志之外,根本不存在別的什么因果關系,用機械論是解釋不了的”②⑥[德]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張念東、凌素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148、428、670671頁。。尼采用權力意志取代上帝及以康德、黑格爾為代表的歐洲古典形而上學,其要旨在于肯定生命和肯定人生。
尼采認為,人的本質(zhì),也就是說生命的本質(zhì),即追求權力的意志,生命不單追求生存下去(吃喝拉撒睡),也追求復制自己以延續(xù)生命(繁殖)。這一切,都是渴望統(tǒng)治的權力意志。作為個體的人,在保證個體存在之后,都必表現(xiàn)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擴張自己,所有對食物、財產(chǎn)、國土、支配他人的追求,都是這種渴望的表現(xiàn)??墒?,每個人都希望擴張自己,那到底哪個人才有資格擴張自己呢?當然是更有權力的那個人!正是這種“權力意志”決定了個體生命的存亡。因此,個體生命中,從吃喝拉撒睡的肉體活動到愛恨情仇怨的精神活動,統(tǒng)統(tǒng)都不過是權力意志的表現(xiàn)形式。權力意志決定意識,“一切‘目的、‘目標、‘意義都不過是與一切現(xiàn)象同時發(fā)生的意志的表現(xiàn)方式和變態(tài)”②。尼采說:“凡在我發(fā)現(xiàn)生命的地方,我都發(fā)現(xiàn)了權力意志……只不過,凡有生命處,就有意志;但不是求生命的意志,而是——我要如是教你——求權力的意志!”⑤[德]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孫周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5、144頁。,“生命本身是求權力的意志”Frederick Copleston,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ume VII, in: Modern Philosophy: From the PostKantian Idealists to Marx, Kierkegaard, and Nietzsche, London: Burns, Oates & Washbourne, 1963,p.182.。尼采的意思是:社會作為個體的人的集合體也是權力意志的集散地。人類生命的本質(zhì)即強者用暴力征服、掠奪、踐踏弱者,強迫他們成為自己擴張的營養(yǎng)素。因此,強者的權力意志就是統(tǒng)治和壓迫弱者,而這一點驅(qū)使歷史向前發(fā)展。相反,弱者的權力意志則表現(xiàn)為憎恨與妒忌強者,要求通過“愛”與“和平”等概念來削弱和抑制強者,這一點將導致否定現(xiàn)實生活,仇恨鮮活的生命。尼采認為基督教的發(fā)展即是明顯的例子。
在“論自我克服”(Von derSelbstberwindung)一章中查拉圖斯特拉說:世界上有兩種權力意志,因為世上充滿“非智者,即民眾”。智者的熱情就是“求真理的意志”,其實質(zhì)是讓“一切存在者當順從和屈服”,這意志即權力訴求:“你們還意愿創(chuàng)造一個你們能夠?qū)χ鹿虻氖澜?;這就是你們最后的希望和醉態(tài)”⑤。而民眾也有自己的“權力意志”,即他們所相信的善惡倫理。對于不同等級的人所擁有的不同等級的權力意志,尼采是這樣總結的:
(1)被壓迫者和奴隸的權力意志表現(xiàn)為爭取自由的意志,目的僅僅是解放自身,從道德和宗教上說,僅對自己的良心負責和追求福音的自由等等;
(2)在比較有力、正向權力邁進的人中,權力意志表現(xiàn)為爭取超等權力的意志;
(3)在最有力、最雄厚、最獨立和最有膽量的人當中,權力意志表現(xiàn)為對“人類”、“福音”、“真理”和“上帝”的“愛”,是同情和自我犧牲,是對他人的征服、俘虜和役使,是追求自己可以控制的巨大權力的本能活動,這些人是英雄、先知、凱撒、救世主和耶穌:假如人們不是堅定勇敢地立足自身,那么,他就不能給予別人任何東西,不能伸出援助之手,不能成為支柱和靠山。⑥
而人類的未來完全取決于具有超強權力意志的人,即具有酒神精神的超人。
需要說明的是,尼采這里說到的“權力意志”并非理性。尼采說了它們的不同。理性的特點是冷靜、精確、邏輯、生硬和節(jié)欲;而權力意志的特點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躍和爭斗。尼采認為權力意志源于生命并歸于生命,權力意志即人生。人生雖然短暫,但只要具有權力意志就能成為精神強者,就能超越無法逃避的人生痛苦,實現(xiàn)生存的價值。那些具備并發(fā)揮了權力意志的人,即尼采哲學中的“強者”,而強者永遠是少數(shù)精英,弱者在數(shù)量上永遠大大超過強者,但眾多弱者生來就充當強者的培養(yǎng)基。強者創(chuàng)造歷史與文化,他們理所當然地統(tǒng)治弱者,簡而言之,世界就是權力意志:“最后假定我們成功地把我們的全部的本能生活解釋為意志——即權力意志,如我的命題那樣——的一個基本形式的拓展和分叉;假定人們能夠把一切有機的功能都歸溯到這個權力意志上……那么,人們就以此為自己弄到了這樣的權力,把一切起作用的力量明確地定義為:權力意志。世界從內(nèi)部看……正是‘權力意志,如此而已?!盵德]尼采:《善惡之彼岸》,程志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第39頁。作為歐洲形而上學的終結者,尼采并未自創(chuàng)完備的形而上學,但他無疑是現(xiàn)代世界哲學最有創(chuàng)建的破壞者,他的思路幾乎可以說影響了現(xiàn)代所有重要的思想家。海德格爾分析生存狀態(tài)的“原始倫理學”、薩特對人類生存意義的行動詮釋等等,無不閃現(xiàn)著尼采哲學的影子。
這里還要啰嗦一句的是,哲學家的任務是創(chuàng)立哲學,而如何解釋和運用哲學,并不在哲學家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尼采生前顛沛流離、窮困潦倒,死后十多年突然備受追捧,被奉為德意志精神領袖,據(jù)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開赴前線的德國士兵背包中有兩本書最常見:《圣經(jīng)》和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在該書中,尼采提出“超人”概念,并反復說明只有趨于強勢、支配力量的意志才能作為存在物、生命的本質(zhì)和發(fā)展的原動力。楊茂名:《尼采的“權力意志論”辨析》,載《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第9頁。正如在《權力意志》中,尼采強調(diào):“一切生物最清楚不過地說明,他們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了保存自身,而是為了增長?!盵德]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張念東、凌素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504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希特勒對“超人”這個概念如獲至寶,他的解釋是:人類歷史由超人創(chuàng)造,而人類存在的目的就是作為培養(yǎng)基來孕育天才。雅利安人種是最有可能發(fā)展成“超人”的優(yōu)等種族,他們必將統(tǒng)治歐洲和世界,所以其他所有民族都可以看作雅利安人種成為“超人”途中的食物。從這個意義上說,也可以說德國納粹的理論基礎來自尼采的“權力意志”和“超人”,但我們同時必須指出,尼采本人實際上非??床黄鸬聡耍麖奈粗付ㄑ爬裁褡迨恰俺恕钡呐咦印D岵烧J為,如果生命意志僅僅為了追求生存,哪怕是更好的生存,那我們只能茍且偷生、蠅營狗茍、逆來順受、混吃等死,最后一定會落入悲觀厭世,形如行尸走肉。很多先富起來的人突然開始信仰宗教,即這種內(nèi)心空虛的外化。
如果我們堅信人生的價值僅僅在于走向死亡,哪怕是穿著名牌喝著名酒走向死亡,那我們又何必來到這個世界?如果生命將權力意志作為自己的目標,我們就會主動出擊,奮然向上。是的,人難免一死,盡管當我們做理性探討時都很明白這一點,但卑微的我們在有限的生命中仍然無法逃脫欲望的痛苦煎熬。我們,正是撲火的那些飛蛾。但不要忘了,飛蛾撲火,也正是對光和熱不惜一切代價的追求。查拉圖斯特拉說:“創(chuàng)造——這是對于痛苦的大解脫,以及生命的緩解。但為了成為創(chuàng)造者,本就必需有痛苦和大量的轉(zhuǎn)變。使得,你們這些創(chuàng)造者,在你們的生命中必有痛苦得多的死亡!如果你們要成為一切短暫性的代言人和辯護者?!盵德]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孫周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7頁。權力意志,正是尼采教給我們的警世通言,也是尼采哲學最大的歷史功績之一,它顛倒了柏拉圖主義的基本學說——對存在的理解。尼采用“權力意志”解構了整個西方形而上學的傳統(tǒng),從而埋葬了形而上學。尼采之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追求形而上學的哲學家?!皺嗔σ庵尽钡某霈F(xiàn),標志著人類迎來技術統(tǒng)治的新時代。
三
說了這么多,回到文章起點,到底“der Wille zur Macht”應當翻成什么?
我曾在一本書中將其翻譯成“志在威權”馮曉虎:《瞧,大師的小樣兒》,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因為,德文介詞“zur”是帶有“去往”意義的。賴喬在其文章中也討論了這個概念的俄譯“ВОЛЯКВЛАСТИ”和日譯“力ヘの意志”,其中俄語的“К”和日語的“ヘ”也都有“向,去往”的意思,可見大家并不覺得這個“zu”可有可無賴喬:《關于Wille zur Macht 的漢譯》,載《哲學譯叢》,2001年第1 期,第81頁。,所以當時,我還頗以為自己這個翻譯很傳神。不過,看了孫周興先生和李秋零先生的文章,對我啟發(fā)很大。確實,翻譯重在“傳神”而非“傳形”。即使自稱奉行“硬譯”原則的孫周興先生,其實仔細看他的翻譯,包括他所有重要翻譯中那些堪稱國內(nèi)數(shù)一數(shù)二的注釋,顯然也是“傳神”派的。所以,確實也大可不必非要把這個“zur”特別強調(diào)出來。而且,“意志”這兩個字確實也不宜省略成“志”,否則就抹殺了西方思想史上“靈”與“肉”長期斗爭這個焦點過程。不過“權力”這兩個字,確實也很容易讓讀者聯(lián)想到處長對科長、教授對講師擁有的那種流氓“權力”。認真說起來,德文“Macht”這個字也并非只有“權力”的意思,實際上它也有“暴力”、“威壓”的意思在里面,否則尼采也不會把它派給“超人”。超人顯然并非以理服人的良好典范(在尼采的辭典里,以理服人的可能多半都是基督徒)。超人是以力服人的典型。
所以,在七年的學習思考之后,我今天覺得,這個概念翻譯成“威權意志”比較妥當。
雖然翻譯受約定俗成影響很大(例如我建議把“慕尼黑”,即德文的“München”,翻譯成“明興”,建議都快二十年了,也沒人理我這個茬兒),但其實只要學界有共識,也并非絕對無法修正。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最早也是翻譯成《蘇魯支語錄》的,現(xiàn)在如果不加以說明,后來者簡直要認為是兩本書(事實上,也很有些讀書不耐心的人確實把它們當成兩本書)。
當然,如果認為“權力意志”已經(jīng)約定俗成,大可不必多此一舉,其實也沒有關系。
只要我們清楚什么是尼采的“Wille”,什么是他的“Macht”,其實其他一切并沒有看上去這么重要。
宋洋. 從“權力意志”到“沖創(chuàng)意志”——不同時期中國學者對尼采“der Wille zur Macht”的理解[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第4648頁。
[2] 俞金吾. 也談Der Wille zur Macht的漢譯[J]. 哲學譯叢,2001年第3期:第7778頁。
[3] 李秋零.“Der Wille zur Macht”漢譯之我見[J]. 世界哲學,2002年第1期:第8081頁。
[4] [德]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 來自德國的大師——海德格爾和他的時代[M]. 靳希平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332333頁
[5] 孫周興. 邊界上的行者——孫周興學術隨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5頁。
[6] [德]尼采.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M]. 張念東、凌素心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7] 陳鼓應. 悲劇哲學家尼采[M]. 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7年。
[8] [丹麥]喬治·勃蘭兌斯. 尼采[M]. 安延明譯. 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年:第83頁。
[9] [德]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M]. 孫周興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 馮曉虎. 中德語言學交流史稿[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4757頁。
[11] [希]柏拉圖. 柏拉圖全集(第一卷)[M]. 王曉朝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399頁。
[12] 馮曉虎. 論萊柯夫術語“embodiment”譯名[J].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第8697頁。
[13] [德]尼采.善惡之彼岸[M]. 程志民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9月。
[14] 楊茂名. 尼采的“權力意志論”辨析[M].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5月:第813頁。
[15] 馮曉虎. 瞧,大師的小樣兒[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16] 賴喬. 關于Wille zur Macht 的漢譯[J]. 哲學譯叢,2001年第1 期:第81頁。
[17] FrederickCopleston: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ume VII: Modern Philosophy: From the PostKantian Idealists to Marx, Kierkegaard, and Nietzsche. London: Burns, Oates & Washbourne, 1963: p.182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Nietzsches “The Will to Power”
FENG Xiaohu
Faculty of Foreign Study,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der Wille zur Macht,” the original German version of “will to power,”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philosophical system of Nietzsche. It takes root in Schopenhauers theory of survival willpower.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unified translation in Chinese. In many researches, this concept was called Qiangli Yizhi or Quanli Yizhi, but the Nietzsche researchers have not reached an agreement about it ye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ave tried to find a proper Chinese translation for this key concept from various aspects. This article tries to find the optimal Chinese translation for “der Wille zur Mach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chopenhauers influence on Nietzsche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Nietzsches understanding of “body vs will.”
der Wille zur Macht;Chinese translation;Nietzsche;Schopenhauer
曾靜
20140218
唐妙琴,浙江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①[俄]茨維塔耶娃:《茨維塔耶娃文集·書信》,萬海松等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年,第439頁。
②[法]加繆:《局外人》,見《加繆文集》第一卷,郭宏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第80頁。
③[奧]卡夫卡:《審判》,見《卡夫卡文集》第四卷,祝彥、張榮昌等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第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