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德 (福建省仙游縣莆仙戲鯉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 351100)
淺談古老劇種“莆仙戲傳統(tǒng)特色樂器”之史文構造、性能與運用
吳永德 (福建省仙游縣莆仙戲鯉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 351100)
莆仙戲,舊稱“興化雜劇”,“興化戲”,為福建五大劇種之一;它肇始于唐代,成熟于宋元,繁盛于明清、輝煌于當代。其形成與發(fā)展過程,幾乎跟中國戲曲的形成與發(fā)展同步,是中國戲曲演出史上最悠久,最活躍,最具生命力的一支。莆仙戲既具有唐宋宮廷教坊的藝術品格,又相繼吸收了宋元雜劇,明清傳奇,以及清代地方戲的各種養(yǎng)分,既保持了古南戲的藝術精華,又具備很高的現代藝術品位。
莆仙戲從音樂中可以看到劇種保留了大量早期南戲精華音樂的原始形態(tài);20世紀前莆仙戲戲班所使用的樂器,主要是鑼、鼓、笛。鼓俗稱牛皮大鼓,是全臺的總指揮,演員的“唱、做、念、打”都要根據鼓點的聲拍進行;笛分“笛管”與“梅花”(比今小嗩吶大一些)兩種,主要是起伴奏跟腔作用。鑼俗稱“沙鑼”,配合鼓點。南宋詩人邑人劉克莊在其《觀社行》詩中有“棚上鼓笛姑同樂”,在其《生查子》詞中有“繁燈奪齊華,戲鼓侵明發(fā)”之句,可見莆仙戲民間戲曲在南宋之時所使用的樂器,主要就是鼓、笛。據記載,宋元時代戲曲演出所使用的樂器,也不外是鑼、鼓、笛、板拍諸種,而以鑼、鼓、笛三種為主要。由此可見莆仙戲以鑼、鼓、笛為主要樂器,是保留了宋元戲曲遺風。
30年代后莆仙戲樂隊才吸收了“十番”“八樂”的唱腔,潤腔和伴奏樂器,如:四胡、伬胡、老胡、八角琴、一條線小三弦、笛子和“八樂”的小嗩吶等樂器。還吸收了民間“大鼓吹”[過山虎]、[水清龍]等十幾支曲牌,作為吹奏樂(即今之伴奏音樂);這使莆仙戲的傳統(tǒng)唱腔和伴奏形式明顯產生了較大的變化與動聽感。
沙鑼是鑼面微有縐紋的平面鑼,直徑330㎜,邊高30㎜。鑼槌用硬木制成,一種是首尾長、中間小、頭部扁平有斜度的;另一種是三塊竹板重疊,然后用麻繩把“三板”(古稱綽板)扎上二節(jié),演奏時,打鑼者一手執(zhí)木槌,一手執(zhí)三板,配合前臺、鼓性的韻律節(jié)拍進行演奏,起到打擊樂的效果。不打沙鑼時,將木槌與三板相互敲打,為演唱或念白打上節(jié)拍。
大鼓一般以上好的實木為桶,高600㎜上下,直徑400㎜左右,牛皮做面。硬木為槌,長120㎜,另有一精致蹲坐石獅置鼓面,便于調節(jié)大鼓的音量和音色,使舞臺音樂氣氛發(fā)生變化,適應各行當的舞臺演繹。在全國現存的劇種中,惟獨莆仙戲保存了石獅壓大鼓的古老打擊樂風格,可與梨園戲的壓腳鼓相媲美;據傳其淵源與佛教有關,還有辟邪、算時作用。
笛管是古時篳篥的一種,以質地上等的紅木為管身,粗頭細尾,以蘆竹為哨,狀如嗩吶哨管,但較大,管身有九孔,前八后一,音域兩個八度,但基礎音只有五個全音,此外的兩上半音必須在全音中用氣息去控制頂和緩吹奏出來;其音色天生宏亮激揚,凄涼尖厲,適用于吹奏悲傷、凄涼、怨恨的曲牌。上下氣滑音效果特殊,可以模擬舞臺上演員的音調而奏出類似口語的音腔。梅花,既中音嗩吶,別名“二梅”,其構造與普通嗩吶相似,惟揚音筒略長小,呈鐘形,還有大梅,亦稱“大筒”“大樂”或“客笛”即大嗩吶,專奏大吹曲牌。
是一種中音板胡,定弦為(C-G弦),由于外弦為工尺譜的“尺”音(俗稱“伬調”。)故稱“伬胡”。琴桿、琴軸、琴筒均為木制;因本地盛產龍眼,胡桿為龍眼木制,琴頭精雕細刻,稱鱟扇尾。琴軸為其他較好木制,精雕細刻而成。胡筒類似于喇叭,胡面大而后音窗略小,其面板直徑、胡筒后部直徑、胡筒長,胡桿長、琴枕至胡根部的距離,胡馬至胡根部之間的距離、弓桿、馬尾都有一定的數值比例,由于各時期所流行的胡桿長短不一。所以定弦也隨而不一,也有1=F(6-3)弦或(1-5)弦。音色質樸優(yōu)美,適用于拉奏抒情曲調。
定弦為2-6弦(G-D)由于外弦為工尺譜的“四音”(不是四根弦,俗稱“四調”),故稱四胡。其材質、形狀與伬胡相類似,但整體尺寸比伬胡小。面板直徑為110㎜,胡筒后部直徑為90㎜,胡筒長85㎜,胡桿全長650㎜,馬尾長590㎜。由于各時期所流行的胡桿長短不一,所以定弦也隨之不一,一般定弦以1=F(2-6)弦為常見也有1=F(1-5)弦等。四胡為主奏樂器,音量較大而明亮,音色甜美抒情。
老胡和伬胡所需的材質,外形完全一樣,但是比伬胡型號要大一些,作為次低音樂器。胡筒板面直徑為185㎜,后音窗直徑為165㎜。弓桿長810㎜,馬尾長510㎜,定弦為1=F(1-5)弦。老胡的音量洪亮,音色厚重豪壯。
琴筒琴桿均為實木材質,精雕細琢,筒壁嵌山水花鳥之類,琴頭雕刻鱟扇尾。三枝琴軸用黃楊木雕刻松竹梅。琴軸長180㎜,琴桿長880㎜,琴筒長170㎜,寬160㎜,筒壁厚70㎜,弦長790㎜,琴馬置在琴面的三分之一之處,為彈撥樂器。只張一根弦,空弦為1=F的(5)。常以指甲演奏,右手的技巧以彈,挑和滾奏為主,其節(jié)奏型以三、五、七為主要模式,顆粒性強,音色富有穿透力。
因其琴筒外形呈八角,故稱為八角琴、其兩面都嵌桐板。筒壁、琴桿均為精雕細鏤的實木,筒壁嵌鳥語花香圖案,琴頭稱鱟扇尾,二琴軸為其他材質的木料雕刻而成,長170㎜,雕刻梅蘭竹菊之類。指板上有骨制十二品,品與品之間距離為上疏下漸密,琴面系弦的佛手稱“海底”,琴面、琴壁均有一定尺寸。但只張一根弦,空弦為1=F的5音。演奏法基本與小三弦相似,其琴筒的共鳴箱較大,因而共鳴度強,與其他樂器合奏時,聲音較為融洽。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觀眾們對音樂欣賞水平提高,傳統(tǒng)戲曲音樂同樣也越來越被專家們認可及觀眾們的喜歡,但今莆仙戲在戲曲音樂改革多聲部中缺少不了傳統(tǒng)樂器的主奏,缺了上說的這些樂器,也就沒有莆仙戲地方戲曲音樂的味道,本人在演奏莆仙戲戲曲音樂三十多年來,深感傳統(tǒng)樂器的重要性,對這樣獨有風格的傳統(tǒng)樂器一定要代代傳承下去,其在演奏技巧上要不斷去精益求精,還要加強演奏員對劇情的了解,隨著劇情變化的所需去運用強弱自如的配合,讓觀眾們喜歡它,上癮它,爭取創(chuàng)造更多更豐富的傳統(tǒng)音樂與演奏技巧;為莆仙戲傳統(tǒng)音樂的發(fā)展與振興盡自己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