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
“偉大的自然影像有一個(gè)共同點(diǎn):它們都是刻骨銘心的。它們可以成為美麗、奇跡和快樂的深厚源泉…… 這一有著半個(gè)世紀(jì)歷史的國際頂級自然生態(tài)攝影賽事,匯集了全球最優(yōu)秀的野生生物攝影作品—這些影像告訴我們?nèi)绾胃惺芎蛯Υ匀?。?/p>
—英國著名生物學(xué)家,BBC 自然紀(jì)錄片制片人及主持人大衛(wèi) · 愛登堡爵士第50屆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由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辦。從簡單而親切的畫面到復(fù)雜的圖片故事以及動態(tài)影像,100張獲獎作品以驚人的視覺效果、打動人心的故事,表達(dá)著一個(gè)共同的目標(biāo):重新燃起人類對自然世界的熱情。今年,北京動物園與野性中國工作室第七次將巡展引入中國并在北京動物園科普館展出,之后還會在杭州、大理、保山等地展出。
航行
馬修·史密斯 (英國/澳大利亞)
馬修繞著這只僧帽水母游泳,盡管穿著潛水服,依然不能避免地被蟄了一下。打光成為一個(gè)問題,因?yàn)樗拈W光燈照亮的不僅是拍攝目標(biāo),而是水中的一切。最終他使用水下光纖束光筒,展示了這種被人誤解的生物的神奇?!澳鞘且粋€(gè)夢幻的時(shí)刻”,馬修說。僧帽水母實(shí)際上不是水母,甚至不是一個(gè)單一的生物個(gè)體。它實(shí)際是四種不同形態(tài)的水螅體和水母體組成的群落,每一種形態(tài)的水螅體或水母體都發(fā)揮不同的作用:進(jìn)食、防御、繁殖和擔(dān)當(dāng)帆的功能。它不能自己運(yùn)動,而是依賴海洋的風(fēng)和洋流漂蕩。就像這一只一樣,僧帽水母經(jīng)常會被困在海灣中。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Nikon D300s, 10.5mm f2.8 lens, 1/15 sec at f13, ISO 250, Aquatica housing, 20cm acrylic dome, Inon Z-220 strobe, Fibre-optic snoots
冬季居所
盧卡茲·博茲奇(波蘭)
嚴(yán)寒的1月,盧卡茲與朋友彼得·托馬西克在波蘭北部的Puszcza Piska森林研究越冬的蝙蝠時(shí),發(fā)現(xiàn)了三個(gè)二戰(zhàn)時(shí)德軍修建的廢棄的燃料庫。整整一周,氣溫低于0℃,燃料庫稍微暖和一點(diǎn),他們就在這里的地板上過夜,但盧卡茲還是凍得瑟瑟發(fā)抖。在此冬眠的是水鼠耳蝠,這些蝙蝠每90分鐘才呼吸一次。為了突出這里可怕的氛圍,盧卡茲將相機(jī)的白平衡設(shè)置成冷色調(diào)。他使用閃光燈將一只倒掛在天花板上的蝙蝠打亮。彼得則用燈照亮門口。盧卡茲說:“最困難的是在極冷(-25℃)的室外走回車?yán)??!?。不久之后,盧卡茲因?yàn)榉窝椎瓜铝?。再后來,彼得去世了,這張照片成為了盧卡茲對朋友的紀(jì)念。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Nikon D7100, Sigma 10–20mm f3.5 lens at 10mm, 13 sec at f9 (-0.7 e/v), ISO 800, Cable release, Manfrotto tripod, Two LED flashlights
小鼠、月光與蚊子(冠軍)
亞歷山大·巴蒂耶夫 (俄羅斯/美國)
美國蒙大拿州西部,亞歷山大每日都沿著黑足谷的一條小徑徒步。小徑上,一個(gè)巨大的馬勃菌突然開始膨大,松鼠、花鼠和小鼠在這個(gè)超大的蘑菇表面留下了許多微小的探索痕跡。亞歷山大在一個(gè)滿月之夜回到這里,這個(gè)馬勃菌已經(jīng)膨脹到了最大尺寸。他趴在地上,觀察等待。訪客中大多數(shù)是鹿鼠,它們在周邊蹦蹦跳跳,不時(shí)停下來查看周圍。為了避免驚擾這些動物、破壞這里的感覺,亞歷山大使用月光作為背光,他依靠一個(gè)較長時(shí)間的曝光和一次柔和的閃光打光,展現(xiàn)了蘑菇的曲線,當(dāng)一只鹿鼠停頓下來查看一只懸停的蚊子時(shí),亞歷山大獲得了一幅完美午夜的馬勃菌的美圖。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Canon EOS-1D Mark IV, 105mm lens, 2.5 sec at f14, ISO 250, Canon 430 EX II flash
警告
亞力克斯·馬斯塔德(英國)
亞力克斯?jié)撊胨{(lán)碧海峽決定為海洋中的小生物拍攝一個(gè)禮贊片。但是要在水下對移動的生物對焦是很困難的,甚至海蛞蝓的步伐似乎都不夠慢?!耙谒碌囊雇磉M(jìn)行微距拍攝是一個(gè)挑戰(zhàn)。”亞力克斯說。這只掠食性軟體動物屬于裸鰓類,也叫海蛞蝓(圖中這一種為條凸卷足海牛),它生活在海床上,利用頭上的橙色羽毛狀器官偵測它的獵物—海鞘。當(dāng)它們受到威脅時(shí),會釋放一種防衛(wèi)性的有毒黏液,鮮艷的色彩則是對其他動物的警戒信號。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Nikon D4, 105mm f2.8 lens, Nauticam Super Macro Converter, 1/250 sec at f40, ISO 200, Subal ND4 housing, Two Inon Z-240 strobes
夜間巡獵者
哈維爾·阿茲納爾· 岡薩雷斯·德·魯埃達(dá) (西班牙)
哈維爾在阿曼的瓦西伯沙漠的沙丘中尋找爬行動物,無意中遇到這只巨大的蜘蛛外出打獵?!八鼊幼骱芸?,毫不猶豫地跳到我的靴子上自我防衛(wèi)?!惫S爾說。在周圍彌漫著沙子的地方拍攝一只具有攻擊性的動物并不容易。這只薛西斯巨蟹蛛有10厘米長。它依靠對振動的感知而不是視覺來捕食昆蟲,有時(shí)候也會捕捉壁虎。一旦獵物被定位,它會快速對其注射毒液使之麻痹,有時(shí)候也會咬人一口,但毒性并不致死。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Canon EOS 600D, Sigma 15mm f2.8 lens, 15 sec at f20, ISO 200, Two Yongnuo flashes, Fenix flashlight, Manfrotto tripod, Ballhead
拂曉之鶴
利昂·博爾曼(德國)
在利昂(未滿10歲)的回憶中,灰鶴那令人難忘的鳴叫就仿佛號角一般。為了拍攝灰鶴,利昂和他的父親天還沒亮就起床,并躡手躡腳地躲在德國北部Galenbecker湖的岸邊。成千上萬的灰鶴以及其他遷徙的水禽都暫歇在這片湖區(qū)。日出時(shí),湖面升起的薄霧使利昂很難看清周圍的一切。之后,迷霧消散的一瞬,灰鶴騰空而起。利昂將淹沒在水中的樹作為焦點(diǎn),清晨日光中的湖水上,灰鶴身姿曼妙,別具自然之美。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Nikon D7000, 70–200mm f2.8 lens, 2x teleconverter, 1/1600 sec at f6.3, ISO 500
綠龍
威爾·詹金斯 (英國)
哥斯達(dá)黎加的家庭旅行快結(jié)束之際,在旅館休息的威爾(未滿10歲)本打算這天去游泳池和沖浪,—直到一只綠鬣蜥跳到旅館屋頂。威爾立刻拿起相機(jī),“我非常喜歡龍的故事,也希望有一張巨大的照片可以掛在墻上,這樣一來看到它的每一天我都會很開心”,他說,“這也是我見過的最大的鬣蜥,我想給爸爸和兄弟看看”。將近一米長的蜥蜴爬到了巖石上,威爾緊跟其上?!皬囊粡埲展庠〈泊┧蟮搅硪粡?,我一直躲在陰影里,就怕驚嚇到它。”威爾特意選了小光圈,并將焦點(diǎn)放在了鬣蜥的眼睛上,“這只鬣蜥曬了20分鐘左右的太陽后往沙灘方向走去,這次拍攝經(jīng)歷讓我覺得以后一定要隨身帶相機(jī)。”
拍攝器材與參數(shù):
Canon EOS 5D Mark II, 70– 200mm , f2.8 lens at 200mm, 1/200 sec at f4, ISO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