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東
自駕路線
自駕路線:烏魯木齊—將軍廟—魔鬼城—恐龍溝—石樹溝—石錢灘—將軍廟—吉木薩爾大有鄉(xiāng)—烏魯木齊
自然景觀
在一望無際的土黃色大戈壁上,大漠孤煙,戈壁殘陽,是邊塞影迷永不枯竭的主題。將軍戈壁,集中了荒原文化中的多種精華,荒原中點綴著生機勃勃的綠洲,可見盤羊等蹄類野生動物的痕跡。魔鬼城里斑斕的彩色紋理的雅丹地貌,硅化園里古老而神奇的硅化木,都是這一行程的特色看點。
那一年的5月,我和朋友從烏魯木齊集結而行?!巴隆獮酢蟆备咚俟氛铆h(huán)博格達而行,讓我們從不同側面觀察著這座峻拔的大山。幾年來,雖曾數(shù)度進出,它卻仍然是心中釋解不完的迷。兩輛車沿216國道向東飛馳。到達大黃山后,沒有經(jīng)幸福路口進入新國道,而是直奔奇臺,然后轉北,隨即就進入了浩茫的將軍戈壁。
錯失將軍廟
這里是大戈壁的東南部,集中了荒原文化中的多種精華,因而成為這次荒原之旅的主要目標。意外的是,離開綠洲進入大戈壁,本當遭遇慣有的酷熱、干旱和沙塵,實際撲面而來的,卻是一種少有的清新。進入將軍戈壁,路面和道旁的洼地里甚至存有前日的積水,閑散的駱駝聚集在水坑邊,或立或臥,流連忘返。被雨水滋潤的大地迅速復蘇,紅柳梢頭綻開粉紅的花串,梭梭枝杈萌出點點的嫩綠;沙棘、麻黃、假木賊、駱駝刺,還有那些不知名的小草都急切地拱出沙土,這里一叢,那里一株。一眼望去,雖夠不上繁茂,卻也欣欣向榮。潛意識中,總認定大戈壁了無生趣,但當突然看到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也有著眾多生命的萌動,你就無法不為它嗟嘆。
這里是卡拉麥里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的地界,著名的普爾熱瓦爾斯基野馬的放生地。車輪碾過戈壁,沙沙作響。一車人引頸瞭望,渴盼能見到那些矯健的野生動物絕塵而去的壯景。遺憾的是,我們只能見到它們留下的糞便。遙望東北方向,隱約分辨出灰藍的天幕下浮出的一線低低的北塔山雪頂。從那里開始,莽原一瀉而下,沖刷出兩萬平方公里的博大。或許,在這個相對繁榮的春夏季節(jié),動物群落已經(jīng)北遷到了荒原的深處,以盡量避開人類那種無處不在的騷擾。
就在一種無望的麻痹狀態(tài)中,蹄聲猝響,兩只矯健的盤羊突然從右后方躍出,彈丸般的從一道淺谷中橫向掠過,留下幾朵煙塵,引起一片驚呼。幾秒鐘內(nèi),它們敏捷地沖上山岡,高傲地回頭一望,晃晃粗壯的犄角,慢吞吞消失在山岡后面,留給我們一路遺憾。
大漠深遠,戈壁坦闊,被陽光蒸騰的水汽飄搖幻化,營造著多變的海市蜃樓,使人產(chǎn)生無窮遐想。早起趕路,除司機外,車上眾人皆昏昏然。隨著車體的搖擺,腦袋晃得如同撥浪鼓。
在路旁胡亂散布著的一堆白石塊附近,汽車戛然而停。在一望無際的土黃色大戈壁上,整齊劃一的大塊石英石,顯然不是出自當?shù)亍J褨|側,有一道高約兩米、被嚴重風蝕了的框形殘墻,它們孤寂地端立在荒原上,意味著這里曾經(jīng)有人類活動?;蛟S,這里有水源?或許,這里曾是盤根錯節(jié)的古絲綢商道的一脈?翻閱資料,關于將軍廟的歷史淵源,從盛唐演繹到晚清,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卻總是包含著一位愛兵如子的將軍與士兵們共飲涓滴、直至全軍覆沒的動人故事。眼前景象,讓我聯(lián)想起了東天山南側那座佇立在蒼茫大地上的塞克散土墩,以及所有那些坍塌在歷史長河中的烽火臺,它們都是建在這樣一些荒蠻的要沖地帶,難免不讓人聯(lián)想到當年那些戍邊將士經(jīng)歷的艱辛。
旅行結束幾天以后,閱讀一份將軍廟的資料時,卻大跌眼鏡。那堆白石和殘墻均為好事者所為,一說是電影外景地,一說是旅游點標志。而真正的將軍廟遺址,還在兩公里之外,也僅剩下一道被沙土掩沒的石質(zhì)墻基。我們就這樣與真正的將軍廟遺址擦肩而過。
進入魔鬼城
從將軍廟向北,我們沿一條長滿梭梭的干河床蛇行,當殘陽即將沉落之前,兩輛車終于卷起兩股濃重的塵土沖進了魔鬼城。大漠孤煙,戈壁殘陽,這是邊塞影迷永不枯竭的主題。為趕上那美麗的一瞬,兩位車手被他的乘客頻頻催促著,在疏落的梭梭林中東奔西闖,幾度走入死境。當汽車戛然而停時,正值夕陽將落,晚霞將千奇百怪的雅丹頂部染上一抹通紅。幾位攝影愛好者各自操起相機,飛身下車,兔子般敏捷地沖進了雅丹群。
雅丹群被梳狀分布的干河床所切割,人在河床底,看不出范圍和走向。我逆著晚霞奔向西南,去尋找來路左側印象頗深的一組雅丹造型。那是兩座高聳在土垠之上的塔狀風蝕體。遠遠看去,一尊壯碩,一尊細長,一若長袍垂地,一若羅裙飄逸。二者對偶而立,如泣如訴,我腦子里閃過梁祝阿詩瑪望夫石一類的愛情故事。
等邁著踉蹌的步子找回到汽車旁,夜幕已經(jīng)迅速籠罩了魔鬼城,我們甚至來不及熟悉自己今晚的營地。鬼使神差的是,黑暗如同一條無聲的命令,讓魔鬼城內(nèi)千溝萬壑中靜止的空氣全都流動了起來。它們游蛇般地沿每一條衣縫貼近你的脊梁和肚腹,抽走你身上的熱氣。不久后,它們終于匯合成強勁的刮地風,迫使我們各自撲向自己的背包,胡亂抓起衣物套在身上,又在刮地風討嫌的撕扯中搶搭帳篷。
這是我們逃離城市以后,建立的第一個露營點。橘紅的篝火燃起來了。人們沉浸在篝火、夜色、帳篷和閃亮的星宿共同交織出的浪漫氛圍中。
第二天拂曉,渾圓的雅丹頂部早已有人支起了三腳架,耐心地等待日出。 爬上松軟的雅丹頂部,得以盡覽這座諾敏風城的全貌。在北高南低的一片浩茫的川地里,大氣磅礴地展開了一片光色與形貌皆佳的南北走向的雅丹群落。一條土白色的寬闊的干河床從遙遠的北方流瀉而下,經(jīng)過腳下時,已經(jīng)被分割成幾條梳狀的河道,又在南側數(shù)公里之外匯合起來,一直向南而去。諾敏風城就坐落在這塊巨大的棗核狀區(qū)域內(nèi)。連綿的錐臺地貌在這片棗核狀地帶分布開來,形成一個極其斑斕而怪異的世界。這大概是經(jīng)年歲月中,洪水與風共同侵蝕的結果。登高鳥瞰,以赭紅為主調(diào)的雅丹鱗次櫛比,正如涌動的群牛奔過大荒原。由于巖土構造的差異,以及風動、水蝕和光化學的共同作用,雅丹表面分布著赭紅、奶白、淡黃、軍綠、姹紫等不同顏色的水平的色帶,又被垂直分布的千百條粗礪的水蝕紋所切割,使雅丹表面形成斑斕的彩色紋縷。在新疆,分布有1500平方公里雅丹地貌,而尤以諾敏風城以色彩見長。
尋找火山口
太陽轟轟烈烈地升起,不久就驅走了清晨的涼爽,將熱氣灑向大地。我們快速清理營地,立即驅車向北,去尋找那個神秘的火山口。
暑氣終于趕在我們前面,迅速覆蓋了大戈壁,身體開始感到躁熱。不僅如此,過度明凈的大氣層缺少濾過能力,使陽光射在皮膚上有種灼痛感。穿過一些岡巒,進入黑戈壁不久,司機一個急剎車,隨即跳下車去,興高采烈地捧回一塊灰頭土腦的石頭。但等到那塊石頭疙瘩用水一沖洗,一塊暗紅色、半透明而且成型很好的瑪瑙石呈現(xiàn)在眼前,令眾人唏噓不已。
眾人的眼光不再飄忽,個個像鵝一樣伸長脖子注視著車窗外,從遍地的石子兒中辨識著與眾不同的那一顆。大家各自走向戈壁深處,頂著驕陽的炙烤,開始了一場本不在計劃中的尋寶活動。
第三天,我們露宿在一個岡巒間的背風處。按照資料中的坐標,火山口應該就在附近,可是它渺無蹤影。我們曾一度用望遠鏡在地平線上發(fā)現(xiàn)一些突出的錐體,而結果卻都令人失望,不過是一些小小的土丘而已。
在曠野環(huán)境中,GPS定位誤差小于10米,它從未出賣過我們,何至于找不到一座偌大的火山口?
那天,我們還是碾壓著尖利的碎石迂回在密布的岡巒之間,堅持向東北方向穿行了數(shù)公里,以期找到那個火山口的一點線索。最后,帕杰羅像坦克一樣艱難地拱上一個高崗,終于發(fā)現(xiàn)再也無路可走。而那只可惡的油表,也趁火打劫地迅速指向那條紅色警示線,逼迫我們作出放棄的抉擇。
沉重的硅化木
當我們沿著一條落差很大的干河床撤離將軍戈壁時,突然與一棵茁壯的大蕓相遇了。那時,汽車正從它側面駛過。但就在視線掠過的一霎那,它的與眾不同已經(jīng)映入眼簾。幾天來,大戈壁儀態(tài)萬千,卻還未曾出現(xiàn)過如此一團嫣紅。
這是一棵茁壯的大蕓花株,粉紅色,酒瓶般高,密集的喇叭狀卷筒層層疊疊地圍成一個塔狀株體,光彩耀人地佇立在正午的炎日下。
大蕓的種子只能寄生在紅柳的根系上才能生存,所以繁殖率特別低。這些年,在西北大漠遭受劫難的沙生植物中,大蕓首當其沖。個中原因,在于大蕓那種被宣揚得神乎其神的起陽效能。即使在生死之地的羅布荒漠,鋌而走險的采挖者的足跡也能縱深延展幾十公里。
這株大蕓生在路旁,八成要遭遇劫難,近處一叢紅柳延展出的根維系著它艷麗的生命。但我們無能為力。當離開它之前,所有的相機都對準它,為它留下一份短暫的美麗。
不久以后,一種沉重感壓上心頭,那是我們進紅土帶以后。紅土帶是天山以北侏羅紀地質(zhì)露頭的典型標志。
進入石樹溝以北地區(qū),我們就逐漸看到了那種景觀上的不協(xié)調(diào)。胴體般柔和的地表開始出現(xiàn)斑斑點點的瘡痍。渾圓的岡巒上堆起了散亂的土堆,平整的山坡被挖掘出縱橫的溝槽,瑪瑙色、琥珀色、鐵灰色或豹皮紋的木石殘塊四處散落,幽暗的盜洞一直延伸到地表以下幾米深處。尚無能力盜走的樹體躲在盜洞的深處,發(fā)出金屬的光澤。
將軍戈壁的一絕,就是世界上罕見的硅化木。恰因其絕,從而導致劫難。
在侏羅紀至白堊紀地質(zhì)年代,由于地殼的下沉或火山噴發(fā)等原因,將松柏、蘇鐵、銀杏等樹木迅速埋藏并隔絕空氣。歷經(jīng)一億多年的地質(zhì)變遷,樹木有機質(zhì)與外界硅化物發(fā)生置換而形成硅化木。這種遠古瑰寶,一直是億萬年地質(zhì)變遷和物種衍化的歷史見證,在地球物理、古氣候、古生物、生命起源和生命變異的研究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鑒于這種遺存在世界上并不多見,已經(jīng)成為獵寶者大肆盜挖的目標。史料稱,過去,這里曾有過近千株直立在地面之上的硅化木,號稱石樹林,因而此地被叫做石樹溝。而現(xiàn)在極目望去,不見一棵。大量的地表硅化木被擄掠以后,貪婪者的目光又轉入地下,像開掘露天礦一樣,深挖狂掘,留下滿目創(chuàng)痍。
直到前行幾十公里,才終于看到了兩株人工榫接的硅化木矗立在公路兩邊。那是硅化木展覽園作為實體廣告而移植的,如同電影道具。一種稀世罕見的遠古奇觀,就這樣慘遭毀滅。發(fā)人深省的是,這種瘋狂的盜挖持續(xù)了十多年,竟然未能有效制止,以至于這種稀有資源消失殆盡。
紅土恐龍溝
從硅化木園出來,我們又離開公路,向東去尋找恐龍溝。汽車經(jīng)過一陣眼花繚亂的迂回,駛進一條紅土溝。本想,埋藏恐龍化石的絕地,應該是需要千辛萬苦才能到達的。沒想到,我們立馬就站在了這塊墟地上。
讀過斯文·赫定《亞洲腹地八年探險》的人,應該記得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中的袁復禮教授。天山以北恐龍化石的發(fā)現(xiàn),就系于這位中國知識分子孜孜以求的探索。
泥土是那種濃重的豬肝紅,徹底得不夾雜石質(zhì)。山丘半坡上被整齊地切出一塊臺地,大約十來米長,五六米寬。遍地皆是干透了的拳頭大小的紅泥團,大約是當年挖掘的產(chǎn)物。近處,還裸露著另一處發(fā)掘地。我們固執(zhí)而徒勞地在墟地上搜尋著,企圖在這片被古生物學家們過了篩子的土地上看到點價值尚存的東西。除了殘破的石膏坯,什么都沒有發(fā)現(xiàn)。
但我卻驚異于袁教授的辛勤。天山以北,那是個綿延千余公里的地理范疇??铸堧m大,與這個地理范疇相比,無異于山中一蟻,更何況還有頗為權威的崗瓦納學說關于這一帶不可能有恐龍的定論??疾礻犜趶?927年開始的數(shù)年間,游蕩在偌大一個地理范疇內(nèi),終于以一條發(fā)育良好的紅土帶為地質(zhì)線索,發(fā)現(xiàn)了第一塊恐龍趾骨化石。此后,隨著二齒獸、水龍獸、闊齒龍、三臺龍等大量古爬行脊椎動物化石的出土,一項“此其重要,飴不在中國猿人之發(fā)現(xiàn)以下”的成就終于震驚了學術界,袁氏因此而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北極星勛章。由于他的奠基,在此后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nèi),古生物學界在此地的發(fā)掘收獲頗豐。
看著腳下這片被學者們發(fā)掘過的紅土坡,想想昨日見到的那些硅化木盜溝,千年以后,它們都將被歲月湮沒。曾經(jīng)鏤刻在這片大地上的是是非非,還有人來評說嗎?
第五日,我們告別荒原,穿越芨芨湖以南那片連綿的沙丘和堿地,然后取道向西馳往奇臺墾區(qū)。遠處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朦朧的樹影和建筑物低矮的輪廓?;厥走b望,遼闊的將軍戈壁已經(jīng)消失在地平線之后,只留下北塔山虛幻的雪頂半隱在云霧中。五天以來,或寂寥,或恢弘,或落寞,或燦爛,或低懸,或高遠,戈壁蒼穹以變幻無窮的美,給人以非凡的感受。
路線攻略
D1烏魯木齊—將軍廟—諾敏魔鬼城
烏魯木齊經(jīng)吐烏大高速公路至奇臺縣,路程210公里,在縣城午餐后經(jīng)三個莊轉228省道至將軍廟,轉便道至諾敏魔鬼城,路程185公里。當日在魔鬼城安排露營和自助晚餐。
D2魔鬼城獵影
以魔鬼城為大本營,在三公里半徑內(nèi)徒步考察諾敏魔鬼城全境,并利用早日出、晚日落兩個黃金時段進行拍攝。
D3魔鬼城—石樹溝—恐龍溝
早拍攝后,以魔鬼城為大本營,前往東南方向考察石樹溝及恐龍溝,當晚返回魔鬼城露營。
D4魔鬼城—石錢灘—將軍廟
早餐后撤營,前往考察石錢灘,并尋找古海洋生物化石遺存。下午4點以后轉往將軍廟,當晚露營將軍廟。
D5將軍廟—大有鄉(xiāng)—烏魯木齊
經(jīng)芨芨湖轉三個莊街頭吃早餐,然后經(jīng)303省道至吉木薩爾薩爾縣大有鄉(xiāng)游覽天山深部風光,出山后在縣城吃午餐。下午4時后經(jīng)吐烏大公路返回烏魯木齊。
注意:將軍戈壁周邊補水困難。D2、D3、D4三天為全自助活動,應備足食品、飲水、燃料和露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