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兒童的氣質研究是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的重要內容。本文介紹了一種目前比較主流的兒童氣質研究途徑——行為抑制性研究,從行為抑制性的定義、研究方法、研究意義以及行為抑制性的形成因素方面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行為抑制性;陌生情境觀察法;教養(yǎng)方式
20世紀80年代,兒童的個體氣質差異成為兒童發(fā)展心理學領域的研究熱點。關于氣質的穩(wěn)定性,美國心理學家杰羅姆.凱根(Jerome Kagan)提出了行為抑制性-非抑制性的說法,他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時也對其它心理學家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此之后兒童行為抑制性研究進入全面并不斷深入的研究階段。
一、兒童行為抑制性的定義
當置生于一個陌生不熟悉的情境時,比如遇到陌生人或新玩具或新環(huán)境,不同的兒童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有的兒童會表現(xiàn)出怕生,拒絕接觸新事物并退回到看護人的身邊尋求保護;而有的兒童卻表現(xiàn)得不怕生,可以離開看護人主動與他人交流融入新環(huán)境。這就是兒童行為抑制性的不同。
行為抑制性是指個體在面對陌生情境時(包括陌生的人、事、物)最初一小段時間階段里的消極行為表現(xiàn)。在這段時間內如果兒童表現(xiàn)出敏感、退縮、膽怯的行為,則被稱為行為抑制性兒童;相反,如果兒童表現(xiàn)出不怕生,善于交往,主動接近陌生情境則被稱為非抑制性兒童。
關于行為抑制性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會有不同的定義,但這些定義里面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成分,即行為抑制性是:①反應或行事的模式;②可能受生物因素決定;③在遭受不熟悉或挑戰(zhàn)性情境時;④兒童表現(xiàn)出焦慮、苦惱或失調。
二、兒童行為抑制性研究的意義
兒童行為抑制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研究兒童在陌生情境下的行為抑制性表現(xiàn),可以認識不同兒童在氣質上的個體差異;通過縱向研究兒童在2歲,4歲,7歲,10歲,14歲各個階段在陌生情境下的行為抑制性表現(xiàn),可以了解行為抑制性隨著年齡變化的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對比研究不同國家的兒童行為抑制性表現(xiàn),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兒童抑制性的共性及個性;通過研究兒童行為抑制性表現(xiàn)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可以分析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行為抑制性形成的影響;通過研究2歲兒童行為抑制性表現(xiàn)與上小學后老師對其在學習能力、同伴交往、學習任務達成等方面評價之間的關聯(lián)度,可以預測不同抑制性表現(xiàn)的幼兒在上小學后對學校的適應能力。總之,兒童行為抑制性研究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到兒童個體氣質差異,也能從文化背景、父母教育方式方面去深入理解差異存在的環(huán)境原因,同時兒童早期行為抑制性研究還能幫助我們預測兒童在將來某些社會情境下(如學校)的行為表現(xiàn)及適應能力,從而可以針對一些特殊表現(xiàn)兒童做出相應的教育模式調整。
三、兒童行為抑制性的研究方法
兒童行為抑制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報告法和觀察法。
報告法即通過父母訪談或問卷調查的形式獲取兒童在陌生情境下行為抑制性表現(xiàn)。父母作為兒童日常生活的第一陪伴人,熟悉兒童在各類情形下的自然行為表現(xiàn),因此通過父母訪談或填寫問卷的方式可以獲取最直接最全面也相對可靠的信息。問卷調查尤其適合進行大規(guī)模的信息收集,可以快速有效地收集數(shù)據(jù)。但是報告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訪談的內容受限于父母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同的父母可能會對同樣的行為表現(xiàn)在描述上存在偏差。而且因為父母跟孩子的特殊親子關系也會在某些描述上夾雜感情因素,導致描述結果偏離客觀事實。同樣問卷模板的選項也無法窮盡所有可能的行為表現(xiàn),致使收集的數(shù)據(jù)有所遺漏。
行為抑制性研究中使用的觀察法主要是指實驗室情境觀察法。即通過給被試施加一定的刺激,觀察被試對刺激的反應。通常的做法是,將幼兒和母親邀請到一個環(huán)境陌生的實驗室,引入陌生人和新奇玩具,觀察幼兒與陌生人和玩具的互動。在陌生情境實驗室觀察中,兒童的行為抑制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xiàn):①被試第一次與陌生人對話的潛伏期;②被試第一次玩玩具的潛伏期;③被試與母親的距離;④被試與母親待在一起的時間;⑤被試注視陌生人的時間;⑥被試回避陌生人的次數(shù);根據(jù)具體研究內容及被試年齡特點的不同,行為抑制性的體現(xiàn)形式也會有所不同。
事實上,當前的行為抑制性研究已經(jīng)不局限于使用一種單一方法,而是綜合使用訪談、問卷調查和觀察法。觀察法也由實驗室情境擴展到家庭、幼兒園和學校??傊?,研究方法在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中。
四、影響兒童行為抑制性的因素
行為抑制性-非抑制性作為氣質的一種特征,首先具備先天性。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快速發(fā)展使得研究者們可以從生物學的角度尋找行為抑制性的先天生理因素,心理過程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的關聯(lián)研究,極大地推動了行為抑制性在生理生物水平上的深入探尋。關于行為抑制性-非抑制性的先天生理特性,目前取得的比較一致的觀點是:邊緣系統(tǒng)的主要結構——海馬結構、扣帶回、隔區(qū)、下丘腦和杏仁核——以及它們對運動和自主目標的反射弧是行為抑制性特別重要的參與者,它們影響主要結構的變化。這些大腦結構在興奮能力上的變化可能受到許多基因而不是一個單一等位基因的影響。
除個體本身的先天生理特性外,兒童后天的成長環(huán)境也對行為抑制性的發(fā)展有著重大影響。家庭是作為個體成長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境場所,父母作為撫養(yǎng)人與個體之間進行著密切的互動,家庭環(huán)境尤其母親的教養(yǎng)方式勢必對兒童的心理成長產生重大影響。近幾年來,親子互動和兒童行為抑制性的關系成為兒童氣質研究的熱點,普遍的觀點認為,父母對待兒童的方式會影響到行為抑制性的穩(wěn)定性,即某種教養(yǎng)方式可能會使兒童傾向于更加抑制或更加非抑制。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具有高度恐懼氣質的母親且在教養(yǎng)行為上是過分關心的母親的孩子在不同情境中最抑制。
五、結語
兒童行為抑制性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一種被認可的氣質研究方法,經(jīng)過近幾十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體系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將來的研究趨勢將會在廣度和深度上更加綜合化系統(tǒng)化。
參考文獻:
[1]候靜,陳會昌,陳欣銀.兒童2~7歲行為抑制性發(fā)展.心理學報,2008,40(6): 701~708
[2]王爭艷.氣質研究的新視角——行為抑制性研究.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