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革+張爽+房宏君
摘 要 通過設計大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需求調研問卷,并以北京聯(lián)合大學972份問卷調查的實測數(shù)據(jù)為基礎, 探測出導師制工作下大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需求的構成情況。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學習動機由實現(xiàn)順利就業(yè)、注重他人評價、爭取評優(yōu)獎勵和學習專業(yè)知識四個維度構成;學習需求動機由職涯規(guī)劃、技能提升、提高自信心三個維度構成;并以研究成果為依據(jù),結合高校導師制工作開展情況,提出了改進本科生導師制的相關的建議,為本科生導師制的完善提供參考。
關鍵詞 學習動機 學習需求 導師制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35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Tutorial System Based on
Dimensions of Learning Needs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ZHANG Ge, ZHANG Shuang, FANG Hongju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3)
Abstract The paper detects the composi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need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s about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demand, which is based on 972 students in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consists of four dimensions: Successful employmen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others, lear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winning rewards for outstanding persons. The learning needs motivation consists of three dimensions: career planning, skills upgrading and improving confidence.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undergraduates' tutorial system,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of tutorial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utorial system through its research findings.
Key words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needs; tutorial system
1 本科生導師制概述
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本科生導師開展工作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對即將畢業(yè)的學生主要從畢業(yè)論文、考研、就業(yè)等方面進行指導,積極尋找提供實習就業(yè)機會,讓學生在工作中得到鍛煉。對于其它年級的學生,主要是引導他們熱愛本專業(yè),制定職業(yè)規(guī)劃,端正學習態(tài)度,鼓勵他們在完成學業(yè)的基礎上參加本行業(yè)從業(yè)資格證等考試,不斷提高個人素質,為今后的就業(yè)升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本科生科學研究計劃,努力培養(yǎng)他們對科研的興趣。在工作中經(jīng)常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并及時給予幫助。鼓勵大二大三的學生利用假期進行實習,讓他們在實習中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認識到成為一名合格從業(yè)人員所需具備的綜合素質,以便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
目前國內外關于本科生導師制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主要包括:彭廷紅、秦寶榮(2010)分析我國本科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本科生導師制實施定位、運行機制和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積極探尋對策;①趙鋼(2011)針對地方應用型高校與導師制的特點,提出階段復合型導師制,并就實施階段復合型導師制的必要性做了論述;②張秦(2014)分析了本科生導師制存在的問題,從選擇優(yōu)秀教師作為本科生導師、明確導師職責、學生義務和師生雙向選擇方面進一步完善導師制;③房晨(2014)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導師制的問題,實施的意義、設想與對策。④從目前現(xiàn)有文獻資料來看,還少有學者從學生需求和學習動機兩個方面探討導師制問題,因此本文嘗試從這兩個角度對本科生導師制作一些分析,以期拋磚引玉。
2 本科生導師制工作下學生動機、學習需求構成的實證分析
2.1 調研目的
某市屬高校于2009年開始試行本科生導師制。本文針對某市屬高校進行系統(tǒng)的調查和分析,探討適合這所大學的本科生導師制,并對其實施成效和問題進行探討,本次調研的目的是探測導師制工作下學生的大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需求的維度構成情況,為后續(xù)的導師制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指導。
2.2 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問卷調研的范圍涉及了調研院校所有配備導師的本科學生。本次調研問卷共發(fā)出1320份,回收1067份,回收率為80.8%;經(jīng)過嚴格審查和篩選,最終剩余有效問卷972份。為了保證總體樣本選取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本研究在對學生進行問卷發(fā)放的基礎上,對調查對象采用實際調查中最常用的分類隨即抽樣法隨機抽取部分系的同學進行實地訪談,收集、錄入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這樣保證其抽樣平均誤差達到較小狀態(tài)。從回收的有效問卷中可以看出,接受調查學生分布較為合理,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如按系分,有包括工程與藝術系,生物醫(yī)藥系、經(jīng)濟管理系、工程管理系在內的四個系都參與了本次調查;按年級分每個年級的學生都有參加,并且分布比例大致相當;按性別分,男、女生大約各占一半。顯然,這樣分布良好的樣本能比較全面反映該校學生的整體狀態(tài)和導師制工作的整體情況,保證了本次問卷調查的信度和效度。
2.3 調研問卷設計
本研究調查問卷經(jīng)過設計初始調查問卷、問卷小范圍測試、形成有效的正式調查問卷、對收集的有效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分析、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等環(huán)節(jié)。正式有效問卷的結構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學業(yè)動機調查、學生需求調查三個部分。
2.4 數(shù)據(jù)分析與假設檢驗
本研究運用SPSS19.0 軟件(中文版) 對972份有效問卷調研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在探析學業(yè)動機、學習需求維度構成方面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
2.4.1 學生學業(yè)動機構成維度
對正式調查所獲得的972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學業(yè)動機探索性因子分析。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KMO 和Bartlett 檢驗方面,KMO 值為0.955,Bartlett 球形檢驗顯著性概率為0,小于0.001,達到非常顯著的水平,表明相關性強,適合進行因子分析(見表1)。
表1 學術學業(yè)動機KMO 和 Bartlett 的檢驗
在進行降維因子分析過程中,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抽取因素,用正交方差極大法進行旋轉,以默認的特征根大于1 為提取因素的標準,并參照碎石圖(圖1)情況來提取有效因子。
圖1 學生學習動機因子分析碎石圖
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由13個項目組成的學生學習動機構成維度呈現(xiàn)出清晰的4 因子結構,4個因子解釋變異量為65.441%。結合項目內容和實際走訪調查情況,上述4個因子命名情況如下。因子1:實現(xiàn)順利就業(yè)。調研項目包括:通過大學學習能夠實現(xiàn)理想的就業(yè),從事自己擅長或有把握做好的事情,通過學習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提升工作技能是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因子2:注重他人評。調研項目包括:希望別人發(fā)現(xiàn)在學業(yè)上的出色表現(xiàn),在乎父母、同學對我學業(yè)表現(xiàn)的看法,他人的肯定和贊賞是推動我努力的主要動力;因子3:爭取評優(yōu)獎勵。調研項目包括:好奇心是學習和做事的主要激勵因素,評優(yōu)獎勵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在學習過程中有機會表現(xiàn)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因子4:學習專業(yè)知識。調研項目包括:提高學習成績是推動學習的主要動力,外界壓力是推動學習的主要動力,學習專業(yè)知識是推動學習的主要動力。通過對該部分調查數(shù)據(jù)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確認了學生學習動機由實現(xiàn)順利就業(yè)、別人的態(tài)度、評優(yōu)獎勵和學習專業(yè)知識4 個維度構成。
2.4.2 學生學習需求構成維度
本文對正式調查所獲得的972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學生學習需求探索性因子分析,生成表2。表2顯示,在KMO 和Bartlett 檢驗方面,KMO 值為0.978,Bartlett 球形檢驗顯著性概率為0,小于0.001,達到非常顯著的水平,表明相關性強,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表2 學習需求的KMO 和 Bartlett 檢驗
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需求結構較為明顯,共產(chǎn)生3個因子。第一個因子包括“明確自己喜歡的職業(yè)和工作、開展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發(fā)掘自己在職業(yè)上的興趣和價值觀、掌握所學學科和專業(yè)的就業(yè)情況” 等調查內容,命名為“職涯規(guī)劃”;第二個因子包括“參與學校社團活動,提高工作技能、學習應對考試的策略、掌握有效的學習技能、發(fā)展自己的領導才能”等調查內容,可命名為“技能提升”;第三個因子包括“增強學習和工作自信心、學會面對失敗和挫折、認清自己的缺點及優(yōu)點”等調查內容,命名為“提高自信心”。上述分析也驗證了學生需求由不同維度構成的假設。
3 結論
本文通過對調研數(shù)據(jù)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確認導師制工作下學生的學習動機管理由實現(xiàn)順利就業(yè)、注重他人評價、爭取評優(yōu)獎勵和學習專業(yè)知識四個維度構成;學習需求動機由職涯規(guī)劃、技能提升、提高自信心三個維度構成。根據(jù)研究結論,導師制工作可以以從下幾個方面完善:
從導師工作方面來說,導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學生的指導:首先,幫助學生精心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樹立遠大目標與志向;其次,對每個學生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構建個人的課程體系,形成所學專業(yè)完整的知識體系與能力結構;注重優(yōu)秀品質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增強自信心,加強技能提升鍛煉;認真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及評優(yōu)獎勵;再次,對于即將就業(yè)的學生,需要引導幫助其就業(yè),實現(xiàn)大學生活與未來發(fā)展的有機結合與鏈接。
從學校管理工作老說,管理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好導師工作:首先要選擇德才兼?zhèn)涞慕處煋敱究粕鷮?其次要加強對導師的培訓,如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如何提高自信心等方面的培訓;再次,管理人員應該更好地為導師及學生服務,做到信息及時化、透明化;最后,要求本科生導師隨時關注所指導學生的學業(yè)狀況,并于每學期期末或下一學期開學的第一、二周內完成學生成績分析報告。無論學生是否有不及格課程,每學期本科生導師均應為每個學生撰寫一份學生成績分析報告。
注釋
① 彭廷紅,秦寶榮.本科導師制實施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高教與經(jīng)濟,2010.23(2).
② 趙鋼.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階段復合型導師制理論探析[J].時代教育,2011(8).
③ 張秦.對本科導師制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
④ 房晨.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探索[J].價值工程,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