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
摘 要:林沖身職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他有一個突出的性格特點: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他上梁山的過程是從能忍到不能忍,從懦弱到堅強,從屈辱到反抗,這個轉(zhuǎn)變過程,對于林沖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道路。他沒有什么野心和抱負,武藝高強,粗通文字,也好結(jié)交江湖好漢。但林沖的忍辱負重并不是懦弱,不是無能,不是向權(quán)貴低頭的屈辱,這正是他的人性美的體現(xiàn)。任何一個人都追求過幸福平和的生活,不到無路可走的時候誰會想和這個自身存在的社會決裂,讓自己無路可走?特別是溫和敦厚的中華兒女,所以在林沖身上有更多中國人的共性。
關鍵詞:林沖 茍安 妥協(xié) 黑暗腐朽 反抗
中圖分類號:I20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217-01
林沖身職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他有一個突出的性格特點:善于忍辱,長于負重。從能忍到不能忍,從屈辱到反抗,從懦弱到堅強,被逼無奈上梁山,這對于林沖思想上的轉(zhuǎn)變是十分艱苦困難的。
1 燒香起事端
林沖跟妻子一起到岳廟燒香,作為當時首都八十萬禁軍的教頭,且不說有多大的排場,起碼也是人人尊敬,聲名顯赫的。不想正當自己被魯智深顯露武藝深深吸引時,妻子卻被不學無術的當朝太尉的所謂“兒子”,其實就是早年跟隨高俅浪蕩街頭,深知高太尉內(nèi)幕的一個混混調(diào)戲。不管是不是首都的教頭,不論是否身懷武功,對于男人來說這都是奇恥大辱,絕不能手軟??僧斔崞鹑^正要匡扶正義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這人是自己惹不起的,惹了他,官位、前途就都要和自己分道揚鑣了。于是“先自手軟了”就生動地刻畫出了當時林教頭雖然義憤填膺,但是提起的拳頭卻遲遲揍不下去的糾結(jié)心理狀態(tài)。出神入化的用五個字讓所有讀者都理解了當時林教頭的內(nèi)心世界。他想要保住自己的職位,不想打破自己原本安寧的生活。當魯智深帶著幾十個人來幫他撐場面,要群毆高衙內(nèi)時,林教頭卻很快找到了“情有可原”的理由:高衙內(nèi)并不知道這是自己的妻子,況且他父親又是高級領導干部,事態(tài)擴大了對誰都沒好處,所以要息事寧人。因此,他選擇了“忍”。
2 教頭起反心
雖然林教頭很想就此結(jié)束,畢竟高層工作繁忙,每天日理萬機。如果自己這點小事打擾到領導就不好了。但沒想到領導雖然日理萬機,但卻也還是有時間處理他這個“不聽話”的教頭。所以林教頭就是想忍也忍不下去了。
領導發(fā)來通知,叫林教頭帶著自己家祖?zhèn)鞯膶毜度ジ?。一心鉆研業(yè)務的林沖想當然的以為是領導給自己臺階,順便也給自己機會,說不定以后就能成為優(yōu)質(zhì)合作伙伴。想領導看了刀會說,果然這是把寶刀!自己順勢說寶刀配英雄,就把刀送給領導,這樣一舉兩得,雖然心中十分不舍,但是事到如今也只能這樣了。一路想下來林教頭覺得這么多天來壓在自己心頭的石頭終于可以放下了。于是一番準備過后就信步到了高太尉府上??蓻]想到的是,在自始至終就沒見到領導的前提下,自己卻被安了個擅闖軍機重地,涉嫌謀反的罪名。這下林教頭崩潰了,明明從一切角度來看,領導都是要和自己和解,怎么突然變卦,非但沒有出面客氣一下并且給自己送刀的機會,反而給自己安下一個這么大的罪名,難道是自己那天動手把衙內(nèi)給驚嚇出毛病了?但不論怎樣,罪名是逃不掉了,怎么辦?忍!司法程序走完,兩位差人押送去滄州牢城。
一直到這個時候,林教頭并沒有覺得自己該做出點什么反應,既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太尉消了氣自然就放自己出來了。他并沒有察覺出自己在統(tǒng)治階級殘忍的壓迫下,心中產(chǎn)生出的滿腔不平。但隨著事情進一步的發(fā)展,林教頭終于發(fā)現(xiàn),領導這是要置自己于死地啊。這才選擇了連自己都幾乎不能相信的另一條路。
3 無奈終落草
在將要到達滄州時,遇到柴進,在柴進莊中與洪教頭比武之時,面對著洪教頭的無禮他一再退讓,一再被人誤解。受氣之時也時時忍讓,情愿負辱而行。雖然和洪教頭在最后的較量中勝出,但是也是由于柴進在旁邊的激勵和鼓動。到達滄州面對差撥的謾罵,他陪笑臉送銀子。我們從同一性質(zhì)的事件和武松做個對比,就可以看出武松性格的那種剛毅不阿和林沖的軟弱。
在滄州牢城的林沖,得到了柴大官人在人情上和財物上的幫助,又有李小二夫妻二人家庭般的溫暖,雖然知道是領導故意給自己以顏色,無辜被陷害成為階下囚,但安于現(xiàn)狀是林沖致命的弱點。他并沒有想要為自己的遭遇做點什么,甚至因為自己背著官司,怕李小二夫婦跟自己來往密切被牽連。但畢竟他的內(nèi)心深處還是潛伏著反抗的種子。正如李小二所說:林教頭是個急性子,幾句話不對就要動手。因此,當李小二告訴他店里來了幾個人,出手闊綽,言辭中隱約聽到他們是要對恩人不利,林教頭當即就明白了是領導再一次出手了,而且這次是要下死手。這下,內(nèi)心深處的怒火終于被澆上了油,壓抑多時的林沖做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決定:下定決心不再猶豫,要讓敵人“骨肉為泥”!
從血泊和仇恨里一步步走出來的林沖,最終是一個完整的革命者站在我們面前,他不僅在梁山義軍反抗封建統(tǒng)治者的戰(zhàn)爭中最堅決、最果斷,就是在大勢所趨的妥協(xié)投降的局面里他也是反對派中的一個。再看同是被逼上梁山的其他人:宋江被逼上梁山的道路可以說是最曲折的,但是他的頭腦里始終有濃厚的封建意識。他有反抗性、革命性的情緒,卻又有一直未能擺脫的軟弱性、妥協(xié)性。他對梁山的起義事業(yè)有很大的貢獻,但最后卻引導大伙走了一條受招安的失敗道路,宋江的思想始終是矛盾的、復雜的,他始終未能擺脫地主階級的教育給他造成的封建性的精神負擔。盡管他在實際行動上已經(jīng)參加了造反的隊伍,并且領導了向官府的激烈斗爭。但在他的思想深處總是想為朝廷效力,對皇帝始終存在著幻想。
林沖性格的轉(zhuǎn)變,絕不是個人的偶然動機、偶然行動的結(jié)果,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他沒有什么野心和抱負,武藝高強,粗通文字,也好結(jié)交江湖好漢。林沖的忍辱負重并不是懦弱,不是無能,不是向權(quán)貴低頭的屈辱,這正是他的人性美的體現(xiàn)。任何一個人都追求向往幸福平和的生活,不到無路可走的時候誰會想和這個自身存在的社會決裂,讓自己無路可走?特別是溫和敦厚的中華兒女,所以在林沖身上有更多中國人的共性。林沖的忍恰好說明了他的善良和謙讓,他沒有學到像陸虞侯那類人的巴結(jié)權(quán)貴,他沒有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黑暗的、黑白顛倒的社會,使林沖的人性美不能得伸展。他的悲劇,是真正的造化弄人的體現(xiàn)。在困境中,他的人生觀也在逐漸偏離原有方向。他越是逆來順受,命運就越是步步緊逼。最初受陷害時,他狠心休妻,被發(fā)配充軍也未見有什么反抗的舉動。在草料場,他一付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似乎對殘酷的命運毫不在意。一直到最后才顯露出了英雄本色。
參考文獻
[1] 陳建立.中學語文必讀書目“水滸傳”之李逵形象解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0).
[2] 邢海闊.“水滸”中的“藥”意象與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6).
[3] 楊式榕.論民國時期“水滸傳”續(xù)書人物形象的塑造[J].菏澤學院學報,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