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困生和學差生歷來是令教師頭疼的事情,他們普遍被教師貼上“零基礎”的標簽,而對剛剛考上教師編制的英語教師來說,又面對的是剛剛小升初的學困生和學差生,那就更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如何解決這個實際問題,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本文試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分析他們的出路,希望可以以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的學,從而真正達到教學相長。
關鍵詞:新英語教師;“零基礎”學生;出路
剛剛考上教師編制的英語教師雖然經過了在職的專業(yè)訓練并獲得了合格的教師資格證書,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就是一個成熟的英語教育教學的專業(yè)人員,從這一方面來說教師在英語教學的方面也是“零基礎”,他還需要隨著教學工作經歷的延續(xù)、經驗的積累、知識的更新及不斷的反思才能逐漸達到專業(yè)的成熟。他們是教師隊伍里的弱者,就是這樣一群特殊的群體,當他們碰上剛剛升入中學的被教師普遍稱為“零基礎”特殊的學生群體的時候,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就產生了。本文試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分析他們的出路,希望可以以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的學,從而真正達到教學相長。
1 教師方面
1.1 剛剛考上教師編,會懈怠、會緊張
剛剛有從業(yè)資格的英語教師終于完成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涅槃之旅。他們從萬千的書海和題海中乘風破浪,又從千千萬萬的競考大軍中脫穎而出,其中的酸甜苦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而一旦他們無需再承擔這種壓力的時候,享樂放松之欲就會覆水難收??墒?,誰能想到放松放松著就到了要他們自己上那三尺講臺師正為范的時候了,他們這時才真正感覺到巨大壓力的存在。以前他們是學生,教師講學生聽都成為習慣了,現(xiàn)在卻需要自己當教師,學生在下面聽,自己一下子很難適應這個角色的轉換。因此,對于這樣一群特殊的“零基礎”英語教師來說,首先就要把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提前調整好,從擺脫學生身份的狂歡中清醒過來,樹立做一名合格負責任的新時代的英語教師的意識,完成從學生到教師角色的蛻變。
1.2 經驗不足,一概而論,學生差就稱其為“零基礎”
教師要有責任心,給予“零基礎”學生更多關注。由于自己實踐經驗嚴重匱乏,把有幾十個學生的且水平不一的一個班甚至有多個這樣班級的整個年級交給自己教的時候,自己感覺無從下手,最大的困擾就是學習特別差的學生或者在英語學習方面有困難的那些學生。因此不管學生的水平如何、困難何在和基礎究竟差在哪,就把他們統(tǒng)稱為“零基礎”學生。這實際上是把學生的“零礎差”放大化了,也是為自己從未有過教學經驗找借口和推卸責任的表現(xiàn)。這樣不僅是給自己背了一個沉重的包袱,而且無形之中也會對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害人害己?;蛟S學生真的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差,只是自己缺乏經驗,沒有調查清楚不同學生的不同困難。為此,一方面教師要樂觀,樹立起從零開始從頭再來的勇氣,敢于迎接新的挑戰(zhàn)。這里所說的從零開始不僅是自己教學經驗的積累,而且還是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的困難達到讓學生不斷進步發(fā)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觀察、善于學習、善于反思,真正找到學生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具體學情因情施教。
1.3 教師對初一學生的學情未做透徹分析了解
初一是比較特殊的一個時期,一方面學生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未免對新的同學、新的教師、新的教學方法、新的學習環(huán)境有所不適,新教師很有可能對這一點考慮不周;另一方面,初一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初期階段,身心快速發(fā)育成熟,對自身穿衣打扮以及自己在異性心中的形象比較關注,很可能出現(xiàn)叛逆心理,忽視了學習。面對這樣的情況,新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材,不僅要研究初一的教材,還要研究小學階段及初二初三階段的教材,做到中小學教學內容的幼小銜接和過渡。新教師還應該努力形成適合初一新生的教學方法,以往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如聽做、說唱、玩演、讀寫及視聽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展開的,而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要求不高,而初中階段主要的教學活動如聽、說、讀、寫都是側重學習內容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最后,新教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不僅做學生的教師,更要做學生的朋友和知己,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 學生方面
2.1 基礎確實比較差,對英語學習完全失去興趣和信心
溫家寶總理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關于民生話題的提問時,他用了一個新穎的比喻,來闡釋當今中國“整個社會的生活狀況”。他說:“一個艦隊決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個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個最慢的船只?!蓖?,一個班級里總有學習好的學生,也總有學習差的學生,但學生學習好壞不是天生的,要想一個班級的所有學生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團隊學習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對于那些“零基礎”的學生來說,教師首先就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對他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更多的關注,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更多的給予他們鼓勵支持,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其次,教師要在學生之間實行“連坐”,想方設法讓學生擰成一股繩,讓他們堅信他們是一個完整的團體,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他們有著共同的命運,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意識到團隊學習合作的重要性,才會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同時可以有目的的引導學生,讓學生自愿“連坐”。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不僅僅表現(xiàn)在學習,更表現(xiàn)在其它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誘導那些學習好但在其它方面差的學生與那些學習雖然差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優(yōu)異的學生簽訂互幫互助協(xié)議,形成優(yōu)勢互補、互幫互助的良性循環(huán)。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連坐”要合情、要合理、要有實效,不應引起學生的排斥,更不應該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2.2 學生自身英語學習不得要領,長時間的努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這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策略技巧方面“零基礎”的表現(xiàn)。英語學習不僅僅是興趣的問題,學生很可能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但是并沒有掌握學習的要領,訣竅,因而付出的努力總是得不到相應的回報,長時間的努力和堅持換回來的卻是一次次的打擊,學生出于自身學習的需要,不得不苦苦堅持,硬撐下去,他們亟需能讓他們頓悟或者說是開竅的策略技巧。很多時候,一個單詞、一句話、一篇文章、一個講座就會讓學生頓悟、開竅,產生英語學習的靈感,并且能夠讓他們在以后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得心應手。因此,英語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傳授英語學習上的策略技巧,可以請學習好的給學習差的學生分享自己學習英語的成功經驗,也可以請權威專家來學校做關于學習策略技巧方面的講座,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把策略技巧的培養(yǎng)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始終。
總之,不管是教師方面的“零基礎”還是學生方面的“零基礎”,都不是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關鍵是要讓新教師解除給差生貼標簽的偏見,敢于讓自己從教學經驗上的“零基礎”起步,同時也要鼓勵那些“零基礎”的學生從頭開始,與他們同進同退,相守相伴,共同進步,與他們融合為一個整體,多做以前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勇于堅持新思想、敢于嘗試新方法和樂于接受新事物?!傲慊A”的教和學要想取得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教師和學生都要心中有個永恒的目標,做好長期奮斗努力向前的心理準備,相信用心付出之后會有實實在在的回報,會實現(xiàn)師生雙方的共同提高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何齊.《面對小學是零基礎的學生如何有效英語教學》[M]. 2011
[2] 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
[3]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劉圣坤(1991— ),男,漢族,山東省臨沂市人,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