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皆可以為堯舜”的觀點來源于孟子,成熟于王陽明。長期以來,堯舜一直被作為一個神圣的符號,“為堯舜”成為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價值目標。王陽明從理論上論證了“人皆可以為堯舜”的可能性,即人人皆可通過“致良知”而成就“為堯舜”的人生價值目標。但在現(xiàn)實中,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更多地取決于社會發(fā)展、客觀環(huán)境等因素,這使得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必定存在機會、條件等差別,故能夠“為堯舜”者只能是極少數(shù)人。因此,“人皆可以為堯舜”可被視作實現(xiàn)崇高人生價值目標的一種參照、一種教育理念。這一思想對高揚人的主體性、鍛造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追尋人的生命價值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王陽明;人皆可以為堯舜;致良知
[中圖分類號]F270;C93[文獻標志碼]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04
“人皆可以為堯舜”的觀點來源于孟子,成熟于王陽明。千百年來,它已成為仁人志士定位人生價值目標的參照,但堯舜多被放置在高高的圣壇上,成為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人物。王陽明認為,“人胸中各有個圣人”,“滿街人都是圣人”,只要“致良知”,“人皆可以為堯舜”。表面上看,王陽明為“人皆可以為堯舜”鋪就了一條康莊大道,但實際上,他為“為堯舜”目標的實現(xiàn)筑起了一道高不可攀的墻,從而使得“人皆可以為堯舜”成了常人難圓的一個夢想。本文擬從王陽明“人皆可以為堯舜”的理論依據(jù)入手,對其思想予以反詰,并揭示其現(xiàn)實意義。
一、王陽明“人皆可以為堯舜”的理論依據(jù)
在王陽明看來,“人皆可以為堯舜”的理論依據(jù)是人人皆有良知,且人人皆可致良知。良知是基于“孝”“悌”的人倫親情而推己及人的情感流露,特別是以己推人的惻隱之心。“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盵1](P7)凡人都是父母生育給養(yǎng),基于生命的健康發(fā)展,家庭和社會教育會給生命主體灌輸社會正義等善的理念,使得生命主體自覺向善并行善?!叭斯逃幸娖涓缸有值苤畨嬆缬谏顪Y者,呼號匍匐,裸跣顛頓,扳懸崖壁而下拯之?!盵1](P91)也就是說,見親人蒙難,會不顧自身危險下去營救,是緣于良知本能?!肮史蛞咀屨勑χ?,然已謂之無惻隱于溺人之旁而不知救,此惟行路之人,無親戚骨肉之情者能之心,非人矣。”[1](P91)良知是人與禽獸、君子與小人相區(qū)別的“幾希”,是人存在于世的價值佐證,是維系人類社會綿延流轉的精神力量。
良知作為人性善的本能表現(xiàn),具備道德主體的特點,它“自明”“精精明明”“靈昭不昩”“至善之發(fā)見”“明德之本體”,能夠促使社會主體自覺履行“孝”“悌”“忠”“恕”的人倫規(guī)范?!傲贾?,良能,愚夫、愚婦與圣人同”[1](P56),“人人之所同具者也”[1](P71)。上至圣人,下至愚夫愚婦,無不自然知良知。而致良知工夫也簡易可行。只要秉承良知,事親、從兄、事君(“孝”“悌”“忠”)三者無非一事,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傳習錄中》[1](P96)中載:
故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親便是孝,致此真知之真誠惻怛以從兄便是弟,致此真知之真誠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個真知,一個真誠惻怛?!w天下之事雖千變?nèi)f化,至于不可窮詰,而但惟致此事親,從兄一念真誠惻怛之良知以應之,則更無有遺缺滲漏者,正謂其只有此一個良知故也。事親、從兄一念良知之外,更無有良知可致得者。故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p>
上述話語無異于宣告了一場成圣的革命,完全顛覆了原有人們關于成圣的認識。自古以來,“堯舜”被視作神圣代言,并被涂抹上華麗的政治色彩,一直被置于圣壇之上,平常人只可遠遠望及,而不敢去觸碰。像孔子眼中的圣人指的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并說道:“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論語·述而》)。他以古代先王賢相為圣,現(xiàn)世中還未有活的圣人。孟子則認為“圣人,百世之師也”(《孟子·盡心上》),“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他眼中的圣人是道德人格和仁政功績并舉的人。除此之外,成就“為堯舜”之路也被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像程朱理學將“理”作為至善法則,實則將成圣群體指向了精英階層,常人要成圣,須假借“支節(jié)上求”,“從冊子上鉆研,名物上考索,形跡上比擬”。如今,王陽明卻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直讓人瞠目結舌,不敢相信,似乎只要秉承良知,“滿街人皆是圣人”似乎不是欺言妄語了。
鄭 州 輕 工 業(yè) 學 院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版
)2015年
第3期
周輝:王陽明“人皆可以為堯舜”思想辯詰
二、王陽明“人皆可以為堯舜”之反詰
從理論上來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具有可能性,但從現(xiàn)實上來看,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企及,其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1.人的有限性制約著社會主體的發(fā)展高度
人心作為本體存在,是至善的,“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 [1](P53)。但人生而接物,無時無刻不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產(chǎn)生意,“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1](P6),意有好惡,“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1](P33)。另外,人心連接主客觀世界,將客觀世界統(tǒng)攝于心,產(chǎn)生意識反映,“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P122)。客觀事物因為被納入到意識中而具有了為主體而存在的獨特意義,但也因為這樣,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都難以逃脫主觀性的限制。由于每個人都無法逃脫以自我為限的認識格局,因此難免會“好好色、惡惡臭”,致使認識偏倚、狹隘。
人們自身意識的反映機制,是制約人的認識高度的因素之一。意生好惡是每個人認知難逃的天然缺陷,主觀性是人們認知過程中難免的語境結果。即使時常反求諸己,在意識中知惡而去、知善意為,仍難免受到物欲、情氣的干擾和蒙蔽,“知得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不做去,則這個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1](P135-P136)。更何況,人們原本是能夠祛除良知蒙蔽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皰短揭猿焙?,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令人痛心的是,許多人情愿受惡性牽引,甘愿淪為情欲俘虜,只受軀殼左右,任物欲橫流,作奸犯科,淪為罪犯?!暗涝谶兌笾T遠,事在易而求諸難”,“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由耳”[1](P56)。
社會環(huán)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社會制度等都會制約人的發(fā)展高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水平是制約人的有限性的根本原因,尤其是處在社會生產(chǎn)力欠發(fā)達、社會分配還有待公正化的情況下,勢必會出現(xiàn)貧富差距、階級差異等不平等現(xiàn)象。為了保障自身優(yōu)勢資源的持續(xù)傳遞,優(yōu)勢階級(階層)必定制定利己的考核標準,設置較高的準入門檻,將不符合標準的人擋在體系之外。而那些意欲爭奪優(yōu)勢資源的人必定會違逆本心,“相矜以知,相軋以勢,相爭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聲譽”[1](P63),從而使得社會價值取向功利又涂毒。為實現(xiàn)功利化的價值目標,有的人不是將個人的潛質(zhì)發(fā)展放在第一位,而是根據(jù)社會上的功利化標準去擇業(yè)、從業(yè),甚至會為了解決迫切的生存問題,違逆良知,畸形發(fā)展。
2.致良知的嚴苛要求使人的層次自然分別
人人都具備良知本體,是否意味著每個人都能現(xiàn)實成圣呢?當然不是。王陽明提出的“人皆可以為堯舜”,絕非簡易成圣論,反倒是嚴苛成圣論。要成為如堯舜般的圣人,必須建立在“致良知”的嚴苛工夫上。
王陽明認為,不論是常人還是堯舜,都是自身“致良知”的結果。每個人在出生之初都具備成圣資質(zhì),只不過有的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有的則放縱自身,陷溺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作奸犯科,淪為罪犯。成圣的鑰匙雖是由各人自己掌控的,但開拓成圣的道路既嚴苛又艱難,使得許多人自動舍棄了這寶貴的資質(zhì),更有多數(shù)人知難而退,不愿接受或經(jīng)受不住艱難困苦的考驗,從而淪為常人。
“致良知”的嚴苛性首先表現(xiàn)在對自身人生價值的定位上。要成圣,先要立成圣之志:“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1](P1073)縱觀歷史,士人多立為己、為家之志,而立為國、為民之志者鮮矣。立為己、為家之志只需通過某個功利化的目標即可完成,一旦取得功名利祿,滿足了“為親”需求,便多以“事親”為由,碌碌無為。對此,王陽明說:“此事歸辭于親者多矣,其實只是無志。志立得時,良知千事萬事只是一事。讀書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1](P114)更重要的是,踐行成圣志向,往往需要超越功名利祿,甚至生死憂患,正所謂“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對于那些耽于一己之利的常人來說,是自然要逃避和面對的。例如,王陽明少年便立下成圣志向,但其一生多次瀕臨生死邊緣,遭遇的險惡處境非常人所能承受;雖多次建功立業(yè),卻屢遭誣陷與攻訐,可謂命途多舛,但他心懷天下,忠于職守,早將榮譽、生死置之度外。
“致良知”的嚴苛性還表現(xiàn)在,對“行”的嚴格要求上,僅“知”不“行”,只能是“知”,不能是“致良知”,雖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己矣”,但即使像“孝”這類最為簡易的事務,踐行起來也非易事。《傳習錄中》[1](P55)載:
知如何而為溫清之節(jié)者,知如何而為奉養(yǎng)之宜者,所謂“知”也,而未可謂之“致知”:必致其知如何為溫清之節(jié)者之知,而實以之溫清,致其知如何為奉養(yǎng)之宜者之知,而實以之奉養(yǎng),然后謂之“致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步運動勝過十打綱領,再美的善言說辭也抵不了躬行實踐的一小步?!爸轮卦谟谛?,而不行之不可以為致知也明矣”[1](P56)。只有通過行動檢驗的“知”才能稱為“真知”,“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謂之知”[1](P47)?!爸轮辈环执笮 ⑤p重、緩急,不管是事親、從兄還是事君,不管是意識中的“致(至)知”還是行動中的“致知”,都是“致知”工夫的體現(xiàn)。這就要求人們時刻秉承良知意志,將當下事務作為磨練心性的修行鍛煉。但人們往往本末倒置:一是總以為離卻外物,僅在靜處涵養(yǎng),即可致得良知,對于此種做法,王陽明認為“反養(yǎng)成個驕惰之氣”;二是“脫卻本原,著在支節(jié)上求”[1](P96),看不起、做不來孝親、事兄之類的簡易之事,好高騖遠,心浮氣躁。
每個人在出生之初都具備成圣資源,但有的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有的則放縱自身,陷溺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作奸犯科,淪為罪犯。成圣的鑰匙雖是由各人自個兒掌控的,但由于開拓成圣的道路既嚴苛又艱難,使得許多人自動舍棄這寶貴的資源,更有多數(shù)人知難而退,經(jīng)受不住艱難困苦的考驗。
“致良知”工夫之所以由低到高、先易后難,正因為人固有的有限性及各人“致良知”工夫的程度不一,使得人自然分層:“人之氣質(zhì),清濁粹駁,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其下者必須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則一?!盵1](P32)顯然,從人數(shù)上來說,具備自覺成圣的“中人以上”者,只是少數(shù)人,大部分的人屬于“中人以下”;從“致良知”的效果上來說,“中人以上”者,“生知安行”,知行自覺合一,不須教化,而“中人以下”者,“學知利行”,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教化,才可能成圣。
3.社會的現(xiàn)實性使極少數(shù)人能“為堯舜”
人性中的“惡”時常牽絆著人的認知視野,社會生產(chǎn)力制約著人的成就高度,而政治生態(tài)的殘暴性更使得生命的威迫無處不在,基于生命的生存底線,自動放棄“為堯舜”的價值目標,甚至淪為惡的附屬,也就有了合理解釋。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致良知”與人的責任明覺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相繼通過事親、從兄、事君而依次展開的,具體表現(xiàn)在家庭責任、職業(yè)責任和社會責任的擔當上?!爸铝贾惫し蛴傻偷礁摺⒂梢椎诫y,責任擔當也由低到高、由輕到重,越往后,對人的責任明覺意識要求越高。顯然,主體的責任意識發(fā)覺得越明顯,其成就自身價值的可能性就越大。但這種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人畢竟是極少數(shù)的。嚴酷的政治環(huán)境使社會主體的良知面臨極大的考驗。許多人基于自身生命的保存,而淪為了專制政體的附庸;大多數(shù)人以一己、一家之責為借口,放棄自身修為,得過且過。而圣賢則正是在艱難困苦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通過承擔艱巨的社會責任而成就的。
例如,王陽明所處的明王朝時期,朝綱混亂,宦官當?shù)溃鐣邮?。身處這樣復雜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許多人明哲保身,而王陽明則直面當時的社會危機,多次力挽狂瀾。如正德十四年(1519),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謀反。當時,王陽明剛剛完成朝廷交派的政治任務,成功平定南贛汀漳處(今湘贛閩粵四省交界地區(qū))的匪患。當他得知寧王謀反時,本可坐視不理或待命而動,但他未等朝廷命令,以忠君之心先斬后奏,用41天平定了這場叛變。其后又于嘉靖六年(1527年),前往廣西思恩、田州,平定該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叛亂、紛爭。事后,他不僅沒受朝廷嘉獎,反遭受奸臣詆毀,被剝奪爵位,所倡導的“心學”被定為“偽學”,直至其死后近四十年,才被恢復應有的聲譽。
時勢造英雄,英雄乘時勢,在同樣的客觀環(huán)境面前,有的人放棄機遇,自動退卻,而有的人則勇往直前,實現(xiàn)其人生價值。單就一個成就堯舜的“學”字,不知難倒了多少士人學子?!盀閳蛩础保瑥臅r間角度來說,是以人的一生為參照度量的;從功業(yè)角度來看,是以其對社會的貢獻作為衡量標準的,如此嚴苛的成圣之路,當然會將大部分人阻攔在圣賢門外。
三、王陽明“人皆可以為堯舜”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綜觀當前學者對王陽明“人皆可以為堯舜”思想的研究,多側重研究其對社會發(fā)展的積極意義上。筆者認為,應把它理解為一種教育效果的理想化表達,畢竟,只有先認可人性本善并相信人性向善,才可去“孺子可教”也,這也是王陽明發(fā)展孟子這一教育命題的初衷?!叭私钥梢詾閳蛩础彼枷胧峭蹶柮餍膶W思想的精華體現(xiàn),探尋這一思想將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性意義。
(一)信仰人性本善,為常人成圣提供現(xiàn)實的可能性
較之于人性惡論者來言,心學所堅持的人性本善對于完善人的生命價值、提升人的生命質(zhì)量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難免生惡,但王陽明心學的可貴之處在于,它認為惡只不過是善的暫時失去罷了,善的本體永遠根植于人心,只要不斷地施以澆灌,善的種子必定會發(fā)芽、成長。所以,有學者從比較論角度研究王陽明成圣觀的作用,認為它對生命的發(fā)展意義不亞于西方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歷史上的作用。“如果說路德是‘把僧侶變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變了僧侶,那么類似地,我們可以說,王陽明把圣人變成了常人,又把常人變成了圣人”[2]。更有學者認為他的這一思想摻雜了道教的修行方法,將原先枯燥無味而又繁瑣的以理成圣之路給剔除掉了,使得常人可以并且能夠去實驗成圣之道。
王陽明的“人皆可以為堯舜”無異于宣布了普通人成圣時代的到來,顯然,圣人無非是制度、特權塑造的光環(huán)而已,將這一光環(huán)剝除下來,圣人也就恢復了平凡身份,圣人來自于常人,常人中出圣人,圣人與常人之間的鴻溝不再,從而將人成就自身價值之路從制度和階級的樊籬中解放出來,張揚了人的主體性,為常人成圣鋪就了一條現(xiàn)實可能性之路。
(二)簡化成圣工夫,為常人成就人生價值提供方便法門
自孔子開創(chuàng)圣人學說以來,士人多走智性成圣之路,及至南宋朱熹時期,宣揚理氣二分,以理為本,更以“存天理,滅人欲”將智性成圣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這就意味著成圣必須得經(jīng)過“為之不已”的繁冗的方法和手段。“理學家在打開‘學以至圣大門、破壞圣凡不平等觀念的同時,卻把由凡至圣的通道弄得相當狹窄,手段繁難至極,不要說普通人,就是讀書人也會望而卻步,實際上,還是在‘圣凡同等的貌似平等的觀念中埋下了因人天生智商的高低而導致的人有差等的不平等種子”[3]。顯然,這會把絕大多數(shù)人擋在圣人的高墻之外。
但這種唯理至上、格物致知的成圣之道隨著北宋社會階級的分化而發(fā)生著變化。伴隨著市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一批庶人出身的士族階層躋身政治舞臺,開始主導道德話語權。原先僅以等級來劃分社會地位的標準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德性成為衡量人們?nèi)烁窀呦碌臉藴省T谶@種社會氛圍下,應運而生出簡易可行的成圣工夫,天理變?yōu)樾睦?,道問學變?yōu)樽鸬滦?,向客觀事物的向外求索變?yōu)榱朔辞笾T己的內(nèi)省自察,常人可以輕易地掌握成圣的方便法門。農(nóng)工商賈、愚夫愚婦都具備成圣潛質(zhì),橫亙在圣人與常人之間的高墻不再,圣人自有、常有,人人都是自身命運的掌控者和主宰者。
(三) 激發(fā)生命潛能,激勵常人不斷實現(xiàn)人生至善境界
在中國思想史上,對于圣人的地位認識有一個漸進放下的過程?!翱鬃拥氖ト擞^主要是指能夠治理天下的一種政治理想人格,它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而孟子則進一步將圣人神圣化了,他賦予圣人以一種至高無上的道德地位,使得原本圣人只是聰明人的涵義演變成了圣人乃是完美道德人格之象征的涵義?!盵4]到王陽明“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成圣思想,才真正揭示了成圣的切實之路。如果一個人的價值成就單建立在功名利祿的衡量標準上,那只會引發(fā)爭權奪利與勾心斗角,于己、于社會都將不利。要想探尋生命的意義、提升生命的價值,必須從激發(fā)自身的內(nèi)在潛能著手,惟此才有實現(xiàn)個人社會價值的可能性。
生命是有限的,只有將有限的生命放歸于無限的社會事業(yè)中,才能彰顯人生價值;生命又與“惡”時刻相隨,祛惡揚善是生命完善必然要面對的宿命,人卻可以以此拓展生命的高度,激發(fā)自身的潛能,為人類社會事業(yè)作出貢獻。在風起云涌的社會浪潮中,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許多仁人志士置個人生命于不顧,拯救生民于水火之中。正是這種將個人生命放置于社會事業(yè)中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勇于與惡執(zhí)著斗爭的犧牲精神,才顯示出生命的偉大和崇高。作為人心靈明的良知,是人區(qū)別于禽獸的“幾希”,是人的成圣依托,是生命發(fā)展完善的存在依據(jù)。發(fā)覺人的靈明本性,自覺拓展自身潛力,實現(xiàn)應有的人生價值,這對于當下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方旭東.以良知為圣——心學視野中的圣人[J].孔子研究,2000(2):102.
[3]錢明.“滿街人都是圣人”說的社會思想史意義[J].孔子研究,2013 ( 3 ):54.
[4]吳震.中國思想史上的“圣人”概念[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