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林
文章開始前我先問大家兩個問題:中國有沒有比褚橙更好吃的橙子?為什么柳桃和潘蘋果沒有成功?
褚橙在進京之前效益已經很好
陳春花教授在序言中認為褚橙之所以成功,源于褚時健對經營本質的把握:1)以顧客價值為導向;2)以產品力為根本;3)對價值鏈的深刻靈活理解;4)通過科學管理釋放管理效能。
但褚時健說:“處理我的案子時,他們給我留了120萬塊錢。聽說我要種橙子,幾個有錢的朋友每人借給我?guī)装偃f,加起來一共1000來萬,他們說,就是給你玩玩,玩沒了也沒關系,反正我們也用不著。到2009年,這些債務都還清了,還錢的時候,他們又不肯要利息。”
也就是說,褚橙在2012年前已經銷售,且效益還好,但是你我都沒有聽說過,也沒有達到一果難求的境界。
可以看出,顧客價值導向、價值鏈思維、精細化的科學管理、褚橙過硬的產品品質并沒有讓褚橙大紅大紫。
“褚橙”什么時間在市場上開售我不知道,我只知道2012 年11月5日 “褚橙”首次進京,受到消費者尤其是企業(yè)家隊伍的火熱追捧,才成為京城最時尚的禮品水果。
那么,為什么褚橙火了,而不是它們?
褚橙成功的本質:中國第一個農產品品牌化營銷的成功案例
營銷管理講究整體性結構,包括三個階段:市場環(huán)境研究、營銷戰(zhàn)略定位、營銷策略制定——就是常說的4P,后來的4C、4R了。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優(yōu)質水果有巨大需求,目前這些需求需要大量進口產品滿足。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產階級產生,消費者出現了從時間到財富的盈余,人們的購買行為從低價向高價轉移,體現出用戶從追求價格導向轉變?yōu)樽非髢r值消費的升級;人們的購買行為從標品轉到非標品,體現出用戶從追求功能價值到追求情感價值的變遷。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圈層經濟出現,很多行業(yè)中大眾品牌日漸式微,而充滿個性化的、情感色彩的品牌逐漸登場。
褚橙站在風口上了。
既然趕上了風口,就要給產品精準的營銷戰(zhàn)略定位,放大這一市場需求。
“褚橙”的注冊商標本來叫作“云冠”牌冰糖橙,但上市初期,“云冠”橙賣得并不順利。后來,盡管褚老不同意,但其妻子馬靜芬還是打出“褚時健種的冰糖橙”的橫幅,結果橙子很快銷售一空。不難看出,褚時健強大的名人效應是這一產品大賣的堅實基礎。
廣告大師李奧·貝納說每個產品都有它“與生俱來的戲劇性”,這是品牌成功的原動力。那么褚橙的原動力是什么呢?就是褚時健先生起伏跌宕的一生。
昔日煙草大王事業(yè)跌入谷底,身陷囹圄,痛失愛女,年逾八旬種橙子東山再起。他的一生足夠讓人唏噓長嘆、足夠蕩氣回腸。講起他的故事怎能不讓人感嘆人生無常,同時心生人定勝天的豪氣,激勵我們每一個人樂觀面對人生。
于是準確的品牌定位產生了——勵志橙。再加上廣告語“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的精彩演繹,給每一個人無窮的人生動力,給我們正能量。
定位大師艾·里斯和杰克·特勞特說:“定位并不是你對產品本身做些什么,而是你發(fā)現了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并且占有了這一位置。”褚橙發(fā)現并在消費者心中注冊了勵志這一定位。
面對經濟大潮風起云涌,互聯(lián)網經濟不斷顛覆,每個企業(yè)家都需要不斷激發(fā)自己的斗志,勇領潮頭,勵志橙就是他們最好的自我表達。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不斷激勵自己,才能實現不斷超越,即使是屌絲的逆襲,勵志橙也是我們的宣言。
但是,光有褚時健強大的人格做背書是不夠的,畢竟,橙子是拿來吃的,于是營銷者還為產品找到了USP(獨特的銷售主張)作為支持點——24:1黃金甜酸比例,更符合東方人口味習慣;哀牢山獨特的地形氣候成為產品的地理信任狀;再加上褚橙過硬的產品品質……這些都成為勵志橙的可信度支撐點,獲得顧客的認同。
回到文章開頭的第二個問題:為什么柳桃和潘蘋果沒有成功?
因為它們沒有找到準確的定位,這一定位要存在于消費者頭腦中,能引起眾多消費者的認同,就像勵志。
褚橙的流行,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互聯(lián)網社交媒體營銷
褚橙的流行,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互聯(lián)網社交媒體營銷。
2012年褚橙營銷,參與進來的更多是一些企業(yè)家。尤其是中國教父級人物柳傳志、王石在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傾力推薦,惺惺相惜,為褚橙積蓄了強大的營銷勢能。這一勢能讓褚橙迅速向企業(yè)家群體蔓延,通過企業(yè)家向職業(yè)經理人和職場精英滲透,引發(fā)牧群效應,最后達到 “一果難求”的火爆程度。
2013年營銷者抓住兩點:第一,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第二,落腳到生活方式的傳播。褚橙推出了個性化包裝,針對韓寒、蔣方舟、雕爺、流瀲紫等意見領袖,寄送定制化包裝的褚橙。
比如,送給雕爺的包裝就是“即便你很有錢,我還是覺得你很帥”,送給流瀲紫的則是“微橙給小主請安”。這些調皮有趣的定制化包裝,也讓收到禮物的意見領袖們紛紛主動在網絡曬單。
韓寒就發(fā)了一條微博:“我覺得,送禮的時候不需要那么精準的……”附圖是一個大紙箱,上面僅擺著一個橙子,箱子上印著一句話:“復雜的世界里,一個就夠了”(韓寒創(chuàng)辦的“一個”App的口號)。這些意見領袖不斷再轉發(fā),吸引了更多年輕消費者。
如果沒有互聯(lián)網社交媒體的免費傳播,褚橙能取得這樣的成功嗎?
褚橙還運用了互聯(lián)網營銷的慣常做法——饑餓營銷。由于橙子是成熟一批上市一批,沒買到“褚橙”的人們紛紛留下手機號和郵箱地址,排隊等候提貨的達3000多人,“褚橙”預訂量超過30噸、6000箱、150000枚,一些客戶一次訂購少則二三十箱,多則近千箱,與家人、朋友、同事分享。你是不是聽出來了小米的節(jié)奏了?
褚橙的成功是中國第一個農產品運用互聯(lián)網進行品牌化營銷的成功案例。如果沒有互聯(lián)網,褚橙就不可能有這么大的知名度,這么大的感召力,最后產生這么大的銷售額。想想在以前要取得同樣的效果,要花多少廣告費和推廣費?
如果沒有品牌化運作,褚橙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功。今天我們花那么多錢買到的不是橙子,我們買到的是“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
褚橙啟示:中國農產品品牌化之殤
很可惜,截至今天,中國農產品品牌化運作的幾乎沒有。這就是都樂打敗中國香蕉的原因,這就是立頓打敗中國茶葉的原因。
2012年,褚橙初次在網上銷售的時候,網站日訂單最高數達到1000單;2013年,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5000—6000單。在褚橙的整體銷售中,北京輻射范圍的貢獻50%,上海和廣州貢獻50%。這些地方都是互聯(lián)網滲透率最高的地區(qū)。
黃鐵鷹先生擺出一組數據: 2013年褚橙在網上賣了1500噸,在傳統(tǒng)水果銷售渠道賣掉了8500噸。他認為:互聯(lián)網賣了個小頭,弄了個大聲音;傳統(tǒng)渠道賣了個大頭,弄了個小聲音。
但我想問的是,如果沒有互聯(lián)網營銷塑造出褚橙強大的品牌形象,傳統(tǒng)渠道能取得這樣的效果嗎?
最近黃鐵鷹先生有這樣一句口頭禪“這些事兒能靠互聯(lián)網解決嗎?”是的,互聯(lián)網只是社會的重新組織方式,沒有了傳統(tǒng)企業(yè)它沒有存在的基礎;但是如果今天你沒有被它組織進新的社會系統(tǒng),你明天就沒有生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