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春,邱 悅,丁香乾,李 靜
(1.中國海洋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266100;2.海爾數(shù)字化家電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266101)
在自然界中,云媒體調(diào)度服務大量存在,且傳輸過程中總是受到帶寬和計算資源的限制,降低了調(diào)度服務的滿意度。提高云媒體調(diào)度服務滿意度的方法是合理分配資源,因此云媒體資源分配技術(shù)是當今較熱門的研究課題[1-3]。文獻[1]提出了一種考慮能源參數(shù)的組合拍賣機制的資源分配模型,提高了數(shù)據(jù)中心的資源利用率。文獻[2]結(jié)合博弈理論以及擁塞控制算法提出線性的帶寬資源分配方案,提高了帶寬效用。Ye 等[3]綜合考慮服務的負載均衡博弈算法以及虛擬機的配置博弈算法來優(yōu)化數(shù)據(jù)中心的資源。以上策略雖然從云媒體服務提供者 CP(Cloud-service provider)的能源消耗角度進行資源分配,但是缺少對云媒體服務請求者 CR(Cloud-service requester)的QoS 特性支持,形成了提高CR 服務滿意度的瓶頸。因此,研究一般意義下的云媒體資源分配的整體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
一種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滿足SLAs 協(xié)議來提高服務滿意度[4-5]。Copil 等[4]提出了一種基于粒子群優(yōu)化技術(shù)的服務等級協(xié)議,保證了資源消耗和性能之間的平衡。Son 等[5]提出了一種基于SLAs 的云計算框架,充分考慮了分布式數(shù)據(jù)中心的工作量和地理位置,合理地運用云數(shù)據(jù)中心。以上幾個策略沒有考慮資源分配的效用值,因此整體云媒體服務效用不高。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綜合考慮了CR 和CP 服務雙方的QoS 支持和云媒體資源分配服務的效用值,提出了一種基于協(xié)商機制的云媒體資源分配調(diào)度算法RAANM,首先引入CP 和CR 的效用函數(shù)模型,從服務價格、服務響應時間和服務帶寬3 個方面對該模型進行了統(tǒng)一化描述,然后結(jié)合云媒體服務雙方的評價和讓步策略對云媒體資源進行協(xié)商,得到能夠提高服務效用的云媒體資源分配策略。最后給出了資源分配效用最大的協(xié)商算法。
傳統(tǒng)的媒體資源分配調(diào)度策略采用基于QoS特性和優(yōu)化配置虛擬機的分配算法。為了提高分配的服務滿意度,很多媒體資源分配策略都引入了QoS 以及數(shù)據(jù)中心資源利用率等參數(shù)。例如文獻[6]將CPU 作為虛擬機的線性資源效用參數(shù),使得CR 可通過動態(tài)的效用函數(shù)來獲得服務,從而獲得較高的服務滿意度以及最小的能源消耗;文獻[7]提出了基于隊列模型的優(yōu)化云媒體資源分配算法,綜合考慮了減少服務響應時間和服務資源消耗,通過提高算法的QoS 特性來獲得較高的服務滿意度。
服務效用可以描述云服務的滿意度。本文從提高云媒體服務效用的角度出發(fā),其目標函數(shù)不再是最小化響應時間,而是最大化服務效用值,充分提高云用戶的滿意度。由于云媒體中的資源調(diào)度和傳輸需要大量的帶寬和計算資源,所以本文將云媒體任務傳輸帶寬B 作為一個重要的云媒體服務參數(shù),結(jié)合云媒體服務價格P 和云媒體服務的響應時間RT 的效用函數(shù),提出了云媒體服務的價格、時間塊和帶寬的效用模型。通過提高云媒體服務的效用,提高云媒體服務的滿意度,目標函數(shù)模型為:
式中:U(P,RT,B)為CP 和CR 的綜合效用函數(shù);UP(P,RT,B)、UR(P,RT,B)分別為CP 和CR效用函數(shù),具體描述在第3 節(jié)中給出;分別為CP 和CR 所能接受的最小效用值,如果CP或CR 的效用值低于最小效用,那么此次分配失敗;ωP、ωR分別為CP 和CR 的綜合效用權(quán)值。
圖1 云媒體資源分配框架Fig.1 Cloud media resource allocation framework
如圖1 所示,首先CR 發(fā)出云媒體任務請求并給出描述任務的協(xié)商參數(shù),將任務提交給云媒體資源分配中心的任務調(diào)度模塊,由任務調(diào)度模塊將任務提交至任務解析模塊,從而解析任務并將任務及其協(xié)商參數(shù)提交至服務協(xié)商模塊,服務協(xié)商模塊與資源分配模塊進行協(xié)商,利用式(1)得到最優(yōu)效用協(xié)商參數(shù)組合,執(zhí)行RAANM 協(xié)商算法得出相應的云媒體資源組合,分配給CR。
效用函數(shù)描述了用戶對于所獲得的服務在一定衡量單位下的滿意度[8]。本文根據(jù)SLAs 協(xié)議結(jié)合媒體特性給出基于云媒體特性的效用函數(shù)。其中SLAs 是一種服務保證,它定義了一組QoS參數(shù)集合,并可以描述服務策略。由于媒體服務請求需要支付一定的代價,適中的服務價格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云媒體服務的效用。同時,媒體服務(如媒體的實時播放,視頻的同步播放等)對時間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云媒體服務具有一定的時效性[9-10],合理的響應時間會反映出云媒體服務較高的效用。此外,媒體的傳輸需要大量的帶寬,適中的帶寬會提高云媒體服務的效用。因此,把對云媒體服務的價格、響應時間和帶寬作為所考慮的QoS 參數(shù)集合,通過計算每個參數(shù)的效用函數(shù)來獲得云媒體服務的綜合效用函數(shù),進而提高云媒體服務效用。
將QoS 參數(shù)集合表示成Q={P,RT,B},CR對于Q 中每個參數(shù)的效用函數(shù)可以用如下模型表示:
CP 對于Q 中每個參數(shù)的效用函數(shù)可以用如下模型表示:
CR 偏好于每一次請求云媒體服務使用最低的價格,CR 的云媒體服務價格效用函數(shù)URP(P)在式(2)中給出,CR 的最佳期望價格和最差期望價格分別對應式(2)中的IXR和RXR。
而CP 偏好于每一次提供的服務獲得最多的收益,CP 的云媒體服務價格效用函數(shù)UPP(P)在式(3)中給出,CP 的初始價格和保留價格分別對應式(3)中的IXP和RXP。
CR 偏好于每一次請求云媒體服務響應時間最小,CR 的云媒體服務響應時間的效用函數(shù)在式(2)中給出,CR 的最佳期望響應時間和最差響應時間分別對應式(2)中的IXR和RXR。
CR 獲得帶寬B 的云媒體服務資源所獲得的效用函數(shù)為:
式中:IBR、RBR分別代表CR 對于云媒體服務的最高期望帶寬和最低期望帶寬;i 根據(jù)結(jié)果設置。
將式(2)代入式(4)中得到CR 的帶寬效用函數(shù)為:
用ωP、ωRT和ωB分別表示云媒體服務P,RT和B 的效用權(quán)值,ωP+ωRT+ωB=1,則對于CR或CP,其總效用函數(shù)為:
通過改變ωP、ωRT和ωB的值,CR 可以在協(xié)商中改變云媒體服務P、RT 和B 所占的比重。如果UP(P)=0、URT(RT)=0 或UB(B)=0,那么總效用為0,則此次協(xié)商失敗。
在圖1 中CR 通過第2 節(jié)中得出的云媒體資源綜合效用函數(shù)計算出云媒體服務雙方的效用值,進而服務協(xié)商模塊的云媒體任務協(xié)商參數(shù)對CP 的云媒體資源進行評價(通過計算效用值),如果求解出滿足CR 請求云媒體服務的最大效用值,則協(xié)商成功,資源分配模塊分配資源。若,則檢查CR 的云媒體任務請求是否超時,如果超時則協(xié)商失敗,如果沒有超時,則執(zhí)行讓步策略,讓步步長為[11]:
式中:t、τ 分別表示協(xié)商次數(shù)(最大協(xié)商次數(shù))和截止時間;λ 為對讓步速率控制的參數(shù),下一次CR 請求云媒體服務期望效用值為:
進行讓步策略后,再次對云媒體資源進行協(xié)商。
RAANM 算法描述如下。
輸入:m 個云媒體任務請求集合R ={R1,…,Ri,…,Rm};n 個可以提供云媒體資源集合P={P1,…,Pj,…,Pn};n 個可以提供云媒體資源對應的屬性集合Q ={Q1,…,Qj,…,Qn},其中Qj={Pj,RTj,Bj}。
輸出:m 個云媒體任務分配的資源。
算法步驟:
采用CloudSim 云仿真平臺,利用云媒體任務請求參數(shù)和云媒體資源的協(xié)商屬性作為輸入,評估RAANM 算 法、貪 婪 分 配 GA[12](Greedy allocation)算法以及隨機分配 RA(Random allocation)算法的性能。
分別將云媒體請求任務數(shù)目由100 增至700對算法進行評價,其中云媒體請求任務的屬性參數(shù)由系統(tǒng)在一定范圍內(nèi)隨機生成,生成的隨機數(shù)滿足以下條件:式中:Se、So分別對應云媒體請求任務的作業(yè)可執(zhí)行文件的大小和作業(yè)執(zhí)行后需要傳輸?shù)慕Y(jié)果文件大小;α 為相應系數(shù),通過對α 的設置可以反映云媒體服務P、B 和RT 之間的關系。
云媒體資源屬性首先劃分不同等級,分別對應不同的價格、響應時間和帶寬的范圍,參數(shù)設置滿足式(9),其他參數(shù)設置如下:
服務的執(zhí)行時間可以評價整個云媒體資源分配的性能,因此對云媒體服務的執(zhí)行時間進行了性能分析。執(zhí)行時間定義為,分別將云媒體任務請求數(shù)量由100 增至700。采用響應時間、傳輸帶寬作為云媒體資源分配的參數(shù),并對參數(shù)的效用值進行最大化選擇,因此可以獲得較短的服務響應時間,仿真結(jié)果如圖2 所示。
圖2 云媒體服務響應時間比較Fig.2 Cloud media service response time comparison
圖2 說明了云媒體服務開始時,任務請求較少,資源較為充足,3 種算法的響應時間基本相同,但隨著任務請求的增加,RAANM 算法表現(xiàn)出良好的穩(wěn)定性,而且響應時間要優(yōu)于其他兩種算法。
云媒體服務的效用值可以反映出云媒體的服務滿意度,將云媒體任務請求數(shù)量從100 增至700 對云媒體服務的效用值進行性能分析。RAANM 算法通過對參數(shù)的效用計算,得出最大化的云媒體資源分配效用,因此可以獲得很好的云媒體服務效用值,仿真結(jié)果如表1 所示。
表1 云媒體服務效用值比較Table 1 Cloud media services utility value comparison
表1 表明了隨著云媒體任務請求數(shù)量的增加,RAANM 算法的云媒體服務平均效用值高于其他兩種算法,因此可以更好地滿足SLAs 協(xié)議,從而提高云媒體服務的滿意度。
分別對云媒體服務的P、RT 和B 參數(shù)的權(quán)重值進行設置,結(jié)果如表2 所示。
表2 不同的云媒體服務權(quán)重值Table 2 Different weights of cloud media services
圖3 和表3 分別表示對于不同權(quán)重值的RAANM 算法,云媒體服務的響應時間和效用值。圖3 表示了當對響應時間的權(quán)重加大,云媒體服務的響應時間隨之減小。表3 表明對協(xié)商參數(shù)權(quán)值改變,RAANM 算法的總效用值仍然比較穩(wěn)定。從而說明了RAANM 算法的穩(wěn)定性。
圖3 對于不同協(xié)商參數(shù)權(quán)重值的云媒體服務響應時間比較Fig.3 Negotiation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weights cloud media service response time comparison
表3 對于不同協(xié)商參數(shù)權(quán)重值的云媒體服務效用值比較Table 3 Negotiation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weights cloud media service utility value comparison
提出了一種基于協(xié)商機制的資源分配調(diào)度算法RAANM。通過協(xié)商策略進行云媒體的資源分配,從而獲得較高的服務效用值,進而可以更好地滿足SLAs 協(xié)議,實現(xiàn)較高的服務等級,提高云媒體服務的滿意度。
[1]Huu T T,Tham C K.An auction-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 for green cloud computing[C]∥201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oud Engineering,Redwood City,CA,2013:269-278.
[2]Wang L J,Meng M Q H.A game theoretical bandwidth 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cloud robotics[C]∥2012 10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Beijing,2012:3828-3833.
[3]Ye D S,Chen J H.Non-cooperative games on multi-dimens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J].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2013,29(6):1345-1352.
[4]Copil G,Moldovan D,Salomie I.Cloud SLA negotiation for energy saving-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proach[C]∥2012 IEE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Processing,Cluj-Napoca,2012:289-296.
[5]Son S,Jung G,Jun S C.An SLA-based cloud computing that facilitates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distributed data centers of a cloud provider[J].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2013,64(2):606-637.
[6]Minarolli D,F(xiàn)reisleben B.Utility-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virtual machines in Cloud computing[C]∥2011 IEEE Symposium on 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s,Kerkyra,2011:410-417.
[7]Nan X,He Y,Guan L.Optim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media cloud based on queuing model[C]∥13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Hangzhou,2011:1-6.
[8]Li S Y,Yang D,Qin Y J,et al.Network cross-layer mapping based on utility maximization[J].Journal of Software,2011,22(8):1855-1871.
[9]Hong Bo-hai,Tang Rui-chun,Zhai Yi-li,et al.A resources allo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edia task QoS in cloud computing[C]∥The 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Service Sciences,Beijing,2013:841-844.
[10]唐瑞春,馮驍,丁香乾,等.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內(nèi)容適應算法及其在UPnP AV 中的應用[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4,44(5):1441-1446.Tang Rui-chun,F(xiàn)eng Xiao,Ding Xiang-qian,et al.Contest-based content adaptation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UPnP AV[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2014,44(5):1441-1446.
[11]Son S,Sim K M.A price-and-time-slot-negotiation mechanism for cloud service reserv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Part B:Cybernetics,2012,42(3):713-728.
[12]Ma L,Lu Y M,Zhang F WA,et al.Dynamic task scheduling in cloud computing based on greedy strategy[C]∥Trustworthy Computing and Services,Beijing,China,201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