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繼貴
【摘 要】 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師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和關系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轉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互動教學模式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形式。通過教與學的雙向互動,使學生獲得了真正的自我提高,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 高中英語課程改革 教學方式 師生的地位和關系 評價方式
2005年秋,江蘇省全面進入了高中英語課程改革,到今年已經進行了第二個輪回。與舊教材相比,除了內容與格式變化之外,新教材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體驗、參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語言教學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把“讀”放在第一位,符合學生的語言認知規(guī)律和我國的外語教學實際,具有指導意義的創(chuàng)新。
那么,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開展高中牛津英語教學呢?我認為主要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新教材對教師的要求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助過程?!安煌钠瘘c,同一個終點”要求教師在“為了學生的一切”前提下,摒棄“一言堂”和“師道尊嚴”的定勢,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要學會使用教育的智慧,要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師應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生動性以及趣味性的有機結合,要盡可能多地使用多媒體手段教學,以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語言信息的活動強度,開闊學生的輻射面和知識張力,提高學習效率,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整體靈活地把握單元教學
要想把這套教材用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教師要對新教材有一個全盤把握,要通盤考慮教學結構的合理性??筛鶕?jù)實際的教學需要適當進行刪減、增補和重組,詳略得當,讓教材內容和教學活動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教師要成為教材的駕馭者,而不應成為“填鴨式”傳授知識的工具。因此,在新的單元教學開始之前,各備課組都要認真謀劃本單元的相應教學思路,包括導入、詞匯、課文、語法以及課后練習等等,要形成教學鏈。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課后怎么去考查和評價本單元的教學效果等等,通過備課組的細化研究和探討,能使我們的教學定位準,重點突出,難點分散,從而使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3. 充分體現(xiàn)語言課的“誦讀”功能
語言的獲得離不開記憶、鞏固、應用和提高。因此,誦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誦讀能“集無形于有形”,“集零散于集中”,“集被動于主動”,為學生的知識儲備提供了最直接的永恒的來源。因此,英語教學應該體現(xiàn)“聽讀領先,說寫跟上”的原則,語言的輸入和鞏固過程是一個反復刺激、不斷加深印象的過程。要使學生不斷積累所學的語言素材,關鍵在于狠抓語言材料的輸入,并且不斷鞏固輸入的內容,要求學生形成自讀、解讀、朗讀和寫讀的良好習慣,“誦讀”二字深埋于心。當然,在誦讀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誦讀與理解相結合,理解是誦讀的基礎與簡化;(2)誦讀與及時復習相結合,“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及時復習能收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3) 誦讀與鞏固練習相結合,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之后,就要突出“學以致用”的語言功效,適時的鞏固練習為他們提供了運用語言的機會。
4. 采取靈活多樣的新課導入
當今的教學對象,思維活躍,知識面廣,求知欲旺盛,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地分析形勢,一日三省吾身,認真鉆研教材,研究學情,追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要想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一個吸引學生的好開頭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新課導入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引人入勝,能放飛學生思維的翅膀,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5. 注意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科學的評價方式應從多個角度來觀察、評價和服務學生,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勢潛能,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發(fā)展、自我成長的能力,也有助于他們更全面地認識自我、展示自我。新教材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應當只是從學生的學業(yè)成就來評價一個學生的優(yōu)劣。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多體現(xiàn)人文關懷。教師既可以從一節(jié)課的內容去評價,也可以從階段性的成果去評價,實行教考合一,講究練習以及測試的針對性;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互相評價,作業(yè)公示等等。這樣既可以肯定他們已經取得的成績,同時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與提升的空間。在關注學生的興趣、需要、學習習慣、合作、體驗和疑問的同時,更要注重挖掘學生心智潛能,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的成長和學生的發(fā)展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總之,在新教材具體運用過程中,教師要真正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全方位、多角度、創(chuàng)造性地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合理安排教學步驟,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理念作為第一重點,防止“穿新鞋,走老路”,“轟轟烈烈抓課改,踏踏實實搞應試”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只有這樣,新課改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從而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
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