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梅
摘要:提升教學課堂反饋有效性,一直以來都是教育者的一大目標。課堂教學反饋有效性,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效率,還能夠有效地使目前的教學情形有所改善,使教學改革能夠跟上新課改的步伐,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反饋 有效性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饋的有效性,是深化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這就要求小學語文任課教師必須對此引起重視,認識并掌握有關有效教學的教學理念,并認真掌握具體的實施策略,使課堂教學反饋的有效性能得到真正的實施,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
一、對課堂教學反饋有效性的認識
課堂教學反饋的有效性,主要是針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的一個有效性,主要是指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之后,學生的學習有沒有獲得具體的進步或者發(fā)展,有沒有取得一定的效果。通過教學課堂反饋有效性的提升,教師才能夠精準地發(fā)現(xiàn)和反思自身近一段時間以來的教學過程是否有效,并能夠及時地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調(diào)整教學方針、教學方法。如果,學生通過了一定的時間學習還是沒有得到相應的學習進步,或者沒有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就算教師的教學課堂再精彩也只能算是無效教學。因此,要達到課堂教學反饋的有效性,以便教師能夠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時地采取相關措施,采取合適的教學反方法和手段,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用最少的精力投入,來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
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深研教材,吃透教材,以教材為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教材是嚴格按照國家的規(guī)定的課程標準來編排的,符合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以及要求。在新課改要求中,無論是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還是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教材的編排都將對這些學生的培養(yǎng)因素,融進了教材。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僅僅只是教授課本表面的知識技能,還要鉆研教材,深挖教材,準確的把握住教材的編排意圖,在教學課堂上抓住適當?shù)慕虒W時機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教育,使教學的“三維”目標能夠得到實現(xiàn),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和發(fā)展。此外。只有通過對教材的專研,教師才能夠牢牢的掌握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脈絡以及精髓,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掌舵者,才能夠準確的開展課堂教學反饋,并能夠使這樣的課堂教學反饋是在教師的掌握之中的,教師能夠及時快速根據(jù)課堂教學反饋來改變或提升自身的教學策略
2.了解學生,高效備課
新課程改革后,要求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因此,無論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都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有效課堂教學中也同樣如此,教師只有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學生,才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備課,使教學課堂達到高效的目的。也就是說,教師備課必須先備好學生。新課改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從以知識為本轉向以人為本,要求教師改變學生過去那種被動接受式的學習狀態(tài),實現(xiàn)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優(yōu)勢互補。在具體的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注意幾點:首先,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是學生對新知識接受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基礎以及起點能力,同時還要了解學生性格特點以及愛好、興趣等,教師只有通過全面地了解學生,才能夠準備出完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才能夠真正的達到有效教學。其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學習方式來進行教學,全面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再次,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是提升課堂教學反饋有效性的主要途徑,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力求做到全面、真實、有效,綜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反饋信息以及各個教學評價主體的反饋信息,對自身的課堂教學進行一個全面的、客觀的評價。
三、情感教育,提升學生對語文的感悟能力
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這個理念一直是我們在提倡并一直在努力的實踐。提升課堂的有效性并不是只要能夠提升學生知識能力,就對學生的情感或感受置之不顧。而是要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語文是一門語言,里面的教學課程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因素,情感教育能夠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教師必須要對此引起重視,確立情感培養(yǎng)目標,實施情感教育。對于好動愛玩的小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的首要動力,語文這樣一門學科,教師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濃烈興趣,那么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必定能夠得到一個飛躍的提升。反之,語文在學生眼里就只能是一個要不斷背誦的無聊過程,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來。如果學生能夠感悟到課文字里行間之中作者的深厚情感,感悟課文當中所描述的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體會到其中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那么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號。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孩子們不僅用智慧,而且用心靈感知周圍世界……思維和情感和體驗分不開。”由此可見,情感教育對于教學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的一大措施。
四、結語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目前教學的根本要求,教學反饋的有效性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效的重要前提。教師務必引起重視,掌握好相關的教學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總結教學實踐策略,全面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麗敏.小學數(shù)學教學反饋探討[J].學周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