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孫
天氣逐漸變冷,關(guān)于“秋膘”和“秋燥”的話題又開始為人們所關(guān)注。真有必要“貼秋膘”嗎?該如何緩解秋季特有的干燥感?營養(yǎng)專家為你解答。
“貼秋膘”“潤秋燥”到底是什么?
進入秋季,氣溫逐漸下降,人們好像突然變得特別容易餓,時時刻刻想吃東西;又特別容易渴,喝多少水都好像不管用。用老話說,這就是到了“秋燥”和“貼秋膘”的時節(jié)了。
為什么人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有這些變化,比方說秋天突然胃口就特別好,這屬于無數(shù)年進化過程中存留下的一些本能反應(yīng)。缺衣少食的時節(jié)離我們并不遙遠,數(shù)千年人類歷史中,饑荒不再威脅大多數(shù)人生命的好時光不過一百多年,而在此之前,食物匱乏一直是生存的一個巨大問題。因而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就養(yǎng)成了在食物短缺的冬天來臨之前,盡可能儲存食物并且增加體內(nèi)脂肪含量,以此扛過寒冷又食物短缺的冬季。就像在北方,在暖氣還沒有來的那段時間,如果不開空調(diào)暖風,一旦你覺得寒冷,就格外想吃那些讓人覺得溫暖或者熱量高的食物。
今天,大部分人不再需要擔心自己餓死凍死,甚至有的還面臨脂肪熱量過度的問題,取暖條件也日益優(yōu)化,“貼秋膘”已經(jīng)不存在任何實際上的意義,但“囤糧囤脂”的憂患意識及其帶來的生理反應(yīng),被深深印刻在人們體內(nèi)。
“秋燥”則更多來自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所謂“秋高氣爽”,秋季溫度降低,降水減少,給人干爽的感覺。皮膚的皮脂則隨著溫度降低而分泌減少,流動性變差,皮膚不再油膩膩的,同時意味著皮脂膜變薄弱,天然保濕力有所下降,加上外界干燥,皮膚失水變多就形成了特有的“秋燥”。大量喝水喝湯喝各種飲料,如果無法解決皮膚天然保濕力下降的問題,就會有怎么補水還是干的感覺。
同時,“貼秋膘”也會造成“秋燥”:大量吃肉、海鮮等高蛋白食物,本身就要消耗更多的水分用于消化吸收,一旦水分補充量不足,就會出現(xiàn)唇干舌燥甚至便秘等問題。
這么“潤燥”不靠譜
一說到“潤燥”,很多人第一個想法就是大量喝水,但也有人不愛喝水,以喝湯或者喝飲料代替,飲品的選擇其實也直接影響到了“潤燥”的效果。
日常不愛喝水的人,以為喝湯就能取代,但只要仔細想想,隨餐的湯加起來到底能有多少有效的水分補充?按照一碗湯300毫升計算,每餐喝兩碗已經(jīng)不算少了吧?這樣一天要喝六七碗,才能勉強達到日常所需的水分攝入量。但可別忘了,湯里面還有大量的油、鹽以及調(diào)味品,這些物質(zhì)還會損耗一部分水,讓你覺得更干。
有些人覺得白水不好喝,要大量喝水就要在其中加點調(diào)劑品,于是乎大量的黑糖、冰糖、蜂蜜等各種甜味劑紛紛加入其中。雖然和白砂糖比起來,它們含有略多一點的蛋白質(zhì)和微量元素,其本質(zhì)依然是糖,沒太多“潤燥”效果。少量的糖能調(diào)節(jié)食物口味,又迎合人嗜甜的本性,可攝入的糖分太多,不僅不利于“潤燥”,還容易讓人發(fā)胖,更可能誘發(fā)某些炎癥因子的活性,加劇粉刺痘痘或者某些潰瘍炎癥問題,民間說法中,這些屬于“上火”“燥”的表現(xiàn)。譬如在泡菊花茶中加入過多的冰糖,喝茶成了喝糖水,肯定對身體不利。
水果營養(yǎng)豐富,富含水分,秋季又是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然而為了“潤燥”過量吃水果,尤其是糖分含量非常高的葡萄、柿子、蜜瓜等,反倒會有糖分攝取過度的副作用。而用糖漬的水果制品如柚子蜜、紅棗蜜,或者加糖烹飪的水果餐如冰糖燉梨、水果羹等,更是多吃無益。
某些中醫(yī)流傳下來的“潤燥方”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角度來看,雖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仍需要去粗存精。例如所謂的“三白湯”,用蓮藕、荸薺、山藥一起煎水服用,本意讓你多喝一點水的同時又補充部分營養(yǎng)成分,讓水分更容易被吸收利用,如果把“煮”換成油炸或者在煮制過程中加入大量糖,就不僅不“潤”,還容易感覺干了。
潤燥,該怎么吃?
首先仍要多喝水,不過一定要注意飲水方式。嗓子冒煙了再牛飲,身體已經(jīng)處于輕度脫水狀態(tài),補水的效果未必理想。喝得太多太快,反倒引發(fā)胃部不適。喝水需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泡淡茶或花草茶,不喜歡那么寡淡口味的可以加入少量新鮮水果片調(diào)味,時不時就喝一點,一天持續(xù)補充。不過喝水未必能解決皮膚干燥問題,在保證飲食營養(yǎng)全面的基礎(chǔ)上,選擇適合自己的保濕滋潤護膚品才是緩解皮膚“燥”的更好辦法。
一說到“潤燥”,很多人就會想到“上火”。這是因為某些食物吃多了會引起炎癥因子的活躍,而有些食物則有著輕微抑制炎癥的作用。甘厚肥膩、重口味的食物通常更容易引起“上火”,導致并加劇皮膚泛紅、發(fā)熱、潰瘍腹脹、便秘等統(tǒng)稱為“燥熱”的反應(yīng)。富含水分和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則能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適度促進腸蠕動,讓人感覺不再那么“燥”。營養(yǎng)學上通常建議一天要攝入至少兩種深色葉片的蔬菜如菠菜、芥藍,一種淺色葉片的蔬菜如生菜,加上果實、根莖類蔬菜如甜椒、西紅柿、胡蘿卜等,才能保持基本營養(yǎng)。喜愛吃肉的,注意至少“一份肉搭配兩到三份蔬菜”的配比原則,相對不容易“上火”。
蔬菜水果的“潤燥”效果也會受到不同烹飪方式的影響,用大量鹽腌制、糖漬的咸菜、蜜餞,或者蔬果干、油炸水果片,幾乎不能補充身體水分,還會吃了更干,需要嚴格限制攝入量。
鑒于大部分人入秋后都有饑餓感加劇、不由自主多吃的情況,可選擇攝入一些纖維素豐富、飽腹感強、熱量脂肪相對不那么高的食物,譬如各種豆類(煮制為主,避免煎炸)、粗糧(包括玉米、小米、山藥、紅薯、麥麩、燕麥等)、低鹽低糖的烘烤類堅果等。這些食物可以加入日常飲食中,比方把純米飯換成雜糧飯,白粥變成八寶粥,用蒸煮的玉米山藥紅薯替代日常的主食等,或者作為加餐,例如覺得餓的時候吃一罐酸奶配堅果代替原本的蛋糕點心。
“食補潤燥”有講究
“燥”不是一天沒喝水就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而是自身生活習慣加上外界等因素重重疊加累積后的身體表現(xiàn)所以“潤燥”也是一種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調(diào)整,并不是吃藥,服幾帖特效膏方就有顯著效果的。
中醫(yī)歷史上確實有一些出名的“潤燥良方”,但這里所說的“燥”,包括了一些慢性疾病的因素,和日常人們理解的“秋燥”有著本質(zhì)不同不能看到“潤燥”就盲目地隨意取用。尤其各類藥材,更不適合未經(jīng)醫(yī)囑隨意服食。
所謂的“潤燥”食物,多是起到補充某些營養(yǎng)素的作用,盡量讓人的飲食結(jié)構(gòu)恢復正常,并不意味著多多益善或者效果立竿見影。如果以為可以“潤燥”就不加節(jié)制地吃,不僅沒什么效果,反倒會刺激腸胃引起更多不適。任何所謂“潤燥”的食物,需適當適量添加在日常餐飲中,并盡量注意飲食清淡,才能逐步改善“燥”的問題。
飲酒、吸煙、熬夜等行為都會加劇身體脫水,激發(fā)炎癥反應(yīng),令某些激素失調(diào)的疾病,也會讓人感覺身體燥熱、皮膚干枯。所以如果想徹底擺脫“燥”的惱人反應(yīng),除了關(guān)心怎么吃,必須從整體考量,必要時去醫(yī)院檢查,找到真正導致“燥”的因素到底在哪里。
除了在飲食方面加以調(diào)整和注意,生活習慣的改變也可以緩解“秋燥”,增加運動量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運動能夠促進體內(nèi)循環(huán),增加血液的含氧量以及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交換,有一定的“滋潤”效果。寒冷干燥的季節(jié)每天運動,讓身體處于溫暖微汗的狀態(tài),消耗多余熱量,能夠很好地“潤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