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玲
摘 要:隨著新課改教學的不斷深入,教育日趨完善,對教育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謹。初中教學階段作為義務教學的最后一個階段,其教學方法的多變性和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成為教學的重點研究對象,發(fā)掘新形式的教學策略更是教學的未來目標。針對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中的互動教學法提出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教學;語文教學;互動教學;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教學有別于初級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這一階段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逐步地讓學生培養(yǎng)出自己的語文能力,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去。這就需要教師善于發(fā)掘新形式的語文教學方式,應運而生的互動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強調師生平等,構建互動教學基礎
語文教學互動性的有效展開,最基礎的一點就是:師生之間互相平等。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真正地做到“敢于提問”“善于提問”。教學過程的不斷發(fā)展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教師首先就要做到,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中的教師主導,要認識到教學主體是學生這一點。讓學生把握課堂的變化,教師本身作為一個引導者。如果能激發(fā)學生的教學參與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來,對互動教學的開展十分有利。
二、注重引導自學,完善互動教學過程
互動教學的實質,就在于教師和學生共同對教學問題進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更是有助于教師職業(yè)技能的提高,可謂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求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課堂的主導性,而是要注意到學生的參與性。爭取在語文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的位置,不斷地變更教學方式方法,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力圖引導學生對新授課知識進行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將課堂視為一個討論的大場景,在這個場景中提出自己的疑惑,收獲應該掌握的知識。
運用互動教學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不僅是知識的提高,還包括了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多項能力的綜合。而這些能力的體現(xiàn),也絕不僅僅是成績的高低,還包括了發(fā)展性的提高,即學生有沒有興趣繼續(xù)學習。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也就一再地要求教師,必須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制訂一套屬于自己學生的互動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完善自己,成就輝煌。
參考文獻:
徐依蘭.試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的重要性[J].語文教學通訊:D刊,2011(12).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