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燕
識字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語文基本素養(yǎng)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下,我們的識字教學方法非常簡單,就是讓學生進行反復的抄寫,導致學生一味地在“應付”,學生的識字能力也沒有明顯的提高。所以,教師要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使學生在教師構建的輕松環(huán)境中快樂地進行識字。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進行概述,以期能夠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借助游戲進行識字教學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庇螒蚩梢杂鋹傆變荷硇?,放松幼兒大腦,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有效的游戲組織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學習語文帶來的樂趣,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借助恰當?shù)挠螒騺碇匦抡{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輕松地掌握漢字。
例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你猜我說”的游戲活動,具體地說就是將學生一段時間學習的漢字制作成卡片,然后,2~3人一組,其中,一名學生背對卡片,另外的學生對這個漢字進行描述,但不能說出這個漢字的讀音,當背對卡片的學生猜出來之后,還要在相應的題板上寫上正確的漢字,之后,交換位置,由另外的學生進行猜。以“綠”為例子,負責說的學生不能發(fā)出“l(fā)v”的音,只能說類似的,比如,小草是什么顏色的,或者是指著綠色的衣服詢問等。當學生猜出來之后,還要寫出來,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識字的效果,同時,在這樣的游戲下,學生的想象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和提高,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借助情境進行識字教學
情境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下所提倡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目的就是要將學生引入一個熟悉的情境當中去學習,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恰當?shù)那榫硠?chuàng)設對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要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識字,進行學習。
例如,在教學“跳”字時,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首先,我們可以先用肢體語言來展現(xiàn)“跳”這個動作,接著,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學唱“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然后,再向學生解釋“跳”字的組成,同時,引導學生想象小青蛙跳的狀態(tài),進而使學生掌握該字。因此,在漢字教學中,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以確保學生輕松地掌握有關的漢字。
三、借多媒體進行識字教學
多媒體作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手段,不僅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體技術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集動畫、視頻、文本、音頻等于一體,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兒歌,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實物等,這樣不僅拉近了識字教育與生活實際應用的距離,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漢字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火”字時,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正在燃燒的火,并引導學生去認識該字,同時,我也向學生講述“火”的危害,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情感、態(tài)度也能得到培養(yǎng),從而使識字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進而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同時,也為語文學科價值的最大化實現(xiàn)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連建財.小學生:如何提高識字能力[J].山西教育:管理,2005(03).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