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研究

2015-05-30 23:03:42張京毅張震劉兆華
職業(yè)·中旬 2015年1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標準教師

張京毅 張震 劉兆華

摘 要:教育技術能力是高職院校教師的必備技能和基本素質,針對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標準還有待規(guī)范。本文從基本和提高兩個層次提出了七個維度的標準,從不同角度規(guī)范了教育技術能力的標準,為該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 教師 教育技術能力 標準

課 題:本文為廊坊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提升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30219。

隨著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教育技術已然成為高職院校教師的必備技能和基本素質。如何發(fā)展教師基于信息環(huán)境下的教學設計能力、評價學習的能力、與學生溝通的能力,建構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促進其專業(yè)發(fā)展,是目前的研究熱點。

我國已經制定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但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明晰的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高職院校畢竟在教學理念、教學對象、教學手段上都和中小學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因此不能直接套用上述標準。所以,構建一套較為完善的、符合我國具體情況的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使教師教育技術的培訓更加標準化、科學化、現代化,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改革服務,加快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水平,尤為重要。

一、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

關于教育技術的定義曾發(fā)生過多次變化。過去,教育技術一味地強調技術的作用,因此為應用技術而應用技術的教學場景時常能看見。如今,教育技術的內涵得到了嶄新的演繹,教育技術的范疇擴展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技術的存在是為了達到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目前學術界普遍認同的教育技術的定義是: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它明確地把教育技術劃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同時,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和意義也相當明晰,即為了改善學習、促進教學最優(yōu)化而需具備的各種理論認知和實踐運用的能力。

二、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的主要特點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除了基礎性能力之外,還應具備職業(yè)特色,主要包括: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職業(yè)教育的內涵,具備從事職業(yè)教育的技能,有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技能的意識;教師應該具備全面的操作技能,熟練掌握各種專業(yè)工具的使用,并能從事相關的科研工作;能融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具有提升職業(yè)技能的能力,可以進行信息化的專業(yè)課教學。因此,在制定相關標準時要特別重視這些特點,做到有的放矢。

三、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構建

筆者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的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的特殊性,構建出高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這個標準是開放性的、粗線條的,因此在具體應用時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化。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主要從兩個層次進行設置,第一層次是基礎層次,主要包括必備的教育技術能力,包括四個維度;第二層次是提高層次,是對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三個維度。具體的內容如下。

1.基礎層次

(1)態(tài)度和意識。對教育技術的重要作用有清晰的認識:要積極適應新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轉化,能結合專業(yè)教育不斷學習,更新專業(yè)理論;具備主動將教育技術引入教學活動的意識:擁有自行設計、開發(fā)教學資源、積極參與教學資源建設的意識以及將教育技術能力進行傳播的意識。

(2)基本理論知識。具備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能夠正確理解教育技術概念、相關的基礎理論,明確教育技術面向的應用對象;具備教育技能知識:了解多媒體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的基本原理,掌握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和知識,了解常見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能明確信息化教學的要求。

(3)技術技能操作。能操作不同類型的教育媒體:了解多媒體信息系統的組成,對各個設備會安裝與使用,可以熟練操作相關設備并進行有效教學;能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能管理、獲取或開發(fā)教學資源,并在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能將有效的信息資源與相關課程進行整合,提高教學效果;能利用教育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不同教學環(huán)境:快速選擇與恰當使用多媒體,能夠非常熟悉各種軟硬件環(huán)境,可以隨時根據教學環(huán)境需求來選擇輔助軟件,能有效使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有利于教學的學習環(huán)境。

(4)信息化教學能力。教學設計中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基于基本理論并融合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過程,使得教學過程中涉及的相關要素合理轉化為信息技術。將信息化手段引入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更新思想、轉變觀念、調整角色,在教學中運用信息化的手段,能合理使用相關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引入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對比傳統教學并進行反思:明確如何進行信息化教學評價,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效果評價習慣;及時對信息化技術進行總結與反思;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可以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并能正確分析,優(yōu)化教學方法。

2.提高層次

(1)教師成為學生信息技術應用的引領者和示范者。展示熟練的技術技能和對新技術學習的主動性;示范利用多樣化的媒體,與學生、同事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示范利用信息化工具與學生、同事及其他成員進行協作,以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示范和促進已有的和新興的信息化工具的有效使用,并對信息資源進行查找、分析和評價,從而對研究和學習提供支持。

(2)設計、推動信息時代的學習體驗和評估。設計或改編融入信息化工具和資源的學習體驗,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新鮮感、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個性化學習環(huán)境,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活動,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風格,滿足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需要;針對學習內容和評價標準,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多角度的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并利用評估結果反饋學習和教學情況。

(3)促進和激發(fā)學生以及教師自我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支持、促進并示范有創(chuàng)造性的、創(chuàng)新性的思想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利用信息工具進行反思,使學生在不斷反思中獲得成長;鼓勵學生參與探索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并運用信息化的工具和資源來解決這些問題;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根據信息化教學的效果,進行科研,并提出合理的改進措施,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對教育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

四、小結

教育技術能力是高職院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與成長的助推器。對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進行分析,不但能更有效地培養(yǎng)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而且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學改革,服務于教育。本文對此標準的研究還十分粗糙,但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高職院校老師關注此問題,深入進行研究,使得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成為高職教師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鄭志平.美國新版教師教育技術標準對我國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yè),2010(10).

[2]張一春.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的模型建構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4(5).

[3]李驃.職業(yè)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體系的構建[J].科技風,2014(1).

(作者單位:廊坊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

猜你喜歡
高職院校標準教師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最美教師
快樂語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師如何說課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忠誠的標準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還是丑?
高職院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初探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現狀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云南省| 尖扎县| 北辰区| 元朗区| 佛坪县| 牡丹江市| 合作市| 上高县| 峨眉山市| 长岭县| 德州市| 恩平市| 普安县| 饶平县| 平远县| 桑植县| 阜阳市| 扎兰屯市| 新闻| 麻江县| 大新县| 栖霞市| 五莲县| 中宁县| 平潭县| SHOW| 闽清县| 宽甸| 宁安市| 且末县| 宜城市| 张家川| 康平县| 长沙县| 丽江市| 松原市| 合肥市| 郑州市| 江阴市| 阿拉尔市|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