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
新訓結(jié)束后,我被分配到了五連。那時候連隊文化高的人不多,大部分人表上填的都是“高小”。我高中沒畢業(yè),文化程度算是高的。上個世紀70年代初,部隊政治活動較多,連隊領(lǐng)導經(jīng)常讓我寫發(fā)言稿、出黑板報、編節(jié)目,甚至畫漫畫。我是初生牛犢,來者不拒,什么任務(wù)都敢接。自認為受重視,感覺好得不得了,但最被戰(zhàn)友們認可的還是歌教得好。
說起教歌我還真不含糊,上初中時,在文藝宣傳隊待過幾天,識些簡譜,有點基礎(chǔ)。按照培訓時學到的知識認真?zhèn)湔n,不但抄寫詞曲,還反復試唱練習。記得第一次教歌,全連百十號人集合起來,連排干部坐在前排,眼睛都看著我,立馬緊張得我身上冒汗、腦子發(fā)蒙,事先準備好的詞都不知跑哪兒去了。指導員鼓勵我說“別著慌,慢慢來”,我才穩(wěn)住神放松下來。
隨著時問的推移、經(jīng)驗的積累,逐漸增強了信心,越來越講究方法。每次教歌,我都先示唱,講歌詞大意,再教譜,分句練,隨后就是輕聲跟唱和分班排測驗,把大家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軍人唱歌,指揮和起頭很重要。起頭前,你要找到這首歌的最高音階,估計能唱上去,再按音階往下順溜找到第一句歌詞的第一個音階,這時的高低正合適,不像有的人一起頭就高,弄得大家聲嘶力竭沒法唱。記得連隊有一年分散執(zhí)勤,我便騎著自行車到執(zhí)勤點逐班逐排地教,風雨無阻。功夫不負有心人,連隊的歌越唱越好,還在上級組織的歌詠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
歌唱得有了一定水平,戰(zhàn)士們就不滿足于那么幾首隊列歌曲了,說只唱“說打就打”沒啥意思,得整點抒情好聽的歌來唱。記得當時有部新片叫《青松嶺》,那里的插曲很好聽,我們連便率先學會。有時全營集體活動時,屁股還沒坐穩(wěn),兩側(cè)兄弟連已開始叫陣:“五連的趕大車,快!快!快!”我便毫不含糊地指揮全連唱了起來:“長鞭哎,那個一呀甩哎——叭叭地響哎——哎哎嗨咿呀——”嘿,別看不是隊列歌曲,照樣唱得群情激昂,有滋有味,從此五連唱歌的名聲大振。
我不但指揮全連唱歌,還指揮過全營唱歌。通過教歌,我鍛煉得不那么內(nèi)向靦腆,以至于當老同學來部隊看我時都說:“當了兩年兵,連性格都變了?!?/p>
不久前我到一個中隊檢查工作,正趕上開飯前唱歌,只見戰(zhàn)士們臉漲得通紅,脖子上青筋凸顯,扯著嗓子喊成一片,聲音不小,但沒旋律,沒高低起伏、抑揚頓挫,愣沒聽出唱的是什么歌。我說你們這是要氣死作曲的人呀。再問中隊干部,說沒人會教歌和指揮唱歌,中隊長說他們是“以老帶新,一直都是這么唱的”。我說,你們這是“吼歌”,不是唱歌,唱歌是軍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體現(xiàn)精氣神,也是一種文化滲透和熏陶,展現(xiàn)的是一支部隊的文化底蘊……我還給他們講了我以前教歌的故事,他們聽得津津有味。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