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琴
提到學困生,老師們都有“你愛他千百遍,他虐你千百次”那種無可奈何的感覺。我們身累,心累,身心疲憊。因為面對學困生,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卻收效甚微。對于學困生的教育,古人有“因材施教”“親其師,信其道”等辦法;現(xiàn)代有“表揚激勵、降低臺階”等方法。今天,我和大家談談自己在一年級的識字、寫字這幾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是怎么樣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的。
一、識字教學
新課程語文教學改革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強調(diào)了識字教學的“極端”重要性,識字是閱讀、寫作的起點。對識字的教學,我除了在課堂上用各種辦法教孩子們識字外,還把檢查孩子的認讀作為識字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每個班上總有一些孩子拼音讀不準,或者是學習中偷懶。老師在課堂上也無法把每個孩子的情況了解清楚。于是,我把他們分為四人小組,注意優(yōu)等生與中等生和學困生的搭配。選出優(yōu)等生任小組長,檢查其他學生的學習情況。小組長檢查時,老師一定認真監(jiān)督、評比,并且指導他們怎么樣檢查,還可以讓做得好的小組長帶著小組成員給大家做示范。每次讓小組長報告檢查結(jié)果,老師做出相應的處理措施,不會的讓優(yōu)等生教一教,或者讓前后方教一教,老師在課堂上多關注學困生,并且注意學后檢查。這樣就可以減少學困生的
數(shù)量。
可別小看了小組長的能耐,他們檢查得可能比老師還仔細,因為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強化了他們學習的責任感,以及對同伴學習進展的關心;互相教讀的這個過程培養(yǎng)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相帶動,起到了共同提高的作用。
二、寫字教學
新的教學要求,低年級不但要會寫字,還要寫好字,要求學生的書寫規(guī)范、端正、美觀。對寫字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會寫,還要求學生記憶,教給學生記字的方法。
教學中有很多記憶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疊一疊等等。這些方法對有具體的構(gòu)字特點的字有用,有些特殊的字我們就用一些特別的辦法來幫助學生邊寫邊記。
比如“春”字,我就教他們編順口溜:三個人曬太陽,并且一邊念一邊寫,做到順口溜與字形結(jié)合起來;“日”“目”兩個字,根據(jù)他們所代表的事物特點來區(qū)別;太陽只有一個,所以里面是一橫,眼睛是兩只,所以里面是兩橫。如果把“目”寫成“日”就成了獨眼龍。在西師版五年級下冊有一個單元訓練中,提到了這樣一句話:“漢字的偏旁代表了漢字的意義?!逼鋵嵉湍昙壍慕虒W,也可以讓孩子注意漢字的偏旁,根據(jù)字義來記憶。只要老師在教學中處處留心,總能找到孩子們感興趣又適用的辦法。
寫好字可以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所以指導孩子寫字,不僅要注意結(jié)構(gòu)的擺放,關鍵筆畫的擺放,還要注意有些筆畫的長短、收筆和起筆。少數(shù)孩子開始學習書寫的時候不能領悟,不知道漢字怎么擺放才漂亮。個別輔導時,老師可以握著學生的手寫一寫,讓學生看著老師的示范寫一寫,必要時可以老師寫一個,擦掉但要留下鉛筆印,讓學生照鉛筆印寫一寫。這就好比描紅,但比描紅效果更好,因為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勝過書本上冰冷的紅字,他們更喜歡模仿老師的字跡。如此反復練習,學生的字自然就漂亮多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我們的教學工作卻不一定如此。因此我常用這句話來自勉: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教學工作是有怨有喜,有苦有甜,有笑有淚的一份工作,個中滋味,只有用心才能真正品味!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