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李健寧 肖隨龍 黃河
摘要: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方面、舞龍運動基礎理論方面、關于舞龍運動應用方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舞龍運動的理論研究現狀進行綜述,從而進一步探討舞龍運動非遺保護研究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舞龍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fā)展 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5)10-0082-03
我國是龍文化的發(fā)祥地,舞龍運動在我國歷史悠久,寄托著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深受國內外海外僑胞的喜愛。舞龍運動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是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象征著各族人民勤勞勇敢、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因此,本文就已有關于舞龍運動的研究現狀進行綜述,希望為舞龍運動的研究拋磚引玉。
1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
1.1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方面的研究
1.1.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還界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1.1.2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原則的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此過程中要從我國具體國情出發(fā),堅持本真性、主體性、整體性、科學性、瀕危優(yōu)先性、系統性、生態(tài)性、人本性和發(fā)展性等原則。在做檔案工作時,應遵循及時建檔、真實完整、系統有序、分級保護、優(yōu)化利用等主要原則。同時,還要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保護體系、確立對傳承人的保護措施、建設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實現合理有效的保護方法。還有,學者對比國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權利原則和發(fā)展原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本原則,才能正確認識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如何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1.2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路徑方面的研究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上,政府首先要發(fā)揮核心主導作用,要適時利用當前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進行普查、鑒定、整理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法規(guī),將保護主體與傳承主體的區(qū)別鑒定清楚,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真性,不能因為官員政績和現代文化而影響,致使“民俗”變成“官俗”,“真遺產”變成“假遺產”目。非物質文化遺產會隨著傳承人的逝世而消失,所以政府必須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當作工作核心,要在各方面鼓勵扶持傳承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挖掘傳承,才能全心全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工作。但是,作為傳承人切不能總依賴政府的扶持,不能抱有拿錢才辦事的“財迷心態(tài)”,這需要傳承人要有較高的素質和責任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方式主要是口傳心授。傳承方法可以分成兩種類型:非遺傳承人直接帶徒的個人傳授;另一個則是將其納入校園的教育內容,建立傳承基地,培養(yǎng)傳承人。但是,兩種傳承方式都各具其利,且后者只適用于市場較為廣闊、經濟效益較高的生存環(huán)境。目前,市場化運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難:保護資金緊缺、市場管理經營人員缺乏、社會化程度低,沒形成足夠的影響力。因此,在經濟全球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fā)展不僅離不開資金和市場的支持,還要注意保護其原生態(tài)的環(huán)境,切忌過于商品化,出現“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現象。一種文化如果只靠“口傳心授”進行傳承,必然會走進傳承的死胡同。因此,一定要有相關理論專著作為支撐,把理論和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將研究者和技藝者的溝通橋梁搭建好,二者相互學習與促進,構建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保護機制。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都扎根于偏遠的農村地區(qū),由于農村經濟發(fā)展水平低,農民的注意力主要是生計問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比較淡薄。因此,只有增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和展示的平臺,提高人民群眾接觸認識的機會,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青睞。例如: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日、文藝舞臺和文化下鄉(xiāng)等對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宣傳展示。目前,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一直處于百家爭鳴的境地:有學者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公共文化,要用公法進行保護;有學者認為設立私法保護,維護權利主體的合法利益。不管是私法還是公法,相互都有利弊,而公益訴訟法的建立,恰好可以有機融合來規(guī)避兩類法律保護模式定位不一致而引發(fā)的爭議。需要指出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需要社會各界的力量為一體,才能把這項公共文化事業(yè)的傳承做好做活。
2關于舞龍運動的研究
2.1關于舞龍運動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
2.1.1舞龍運動的起源與發(fā)展
上古時代,《易經》中就有龍形象的描述,“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在淵”、“飛龍在天”,這是我國最早對龍進行描述的記載,也為后世人們對龍留下深刻的印象。商代,人們在田中作龍求雨,也許只作了個土龍。但另一條卜辭把十五個人與龍連在一起,就使人想到那一長排人,將龍形舞起來的形象。然而從出土形象和文字資料兩方面看,目前還沒有發(fā)現商代“舞龍”的確鑿證據。據此推測“商代也許是我國舞龍運動的醞釀時期”。從西周到戰(zhàn)國,這一時期是龍之形象在出土文物中大量出現并逐步定型的階段,從西周禮器上環(huán)紋、云紋烘托之龍到東周末期青銅器上簡練化、抽象化的卷曲之龍,這一時期是龍之形象在出土文物中大量出現并逐步確立和盛行的階段,但不是人們現在手中供奉和舉弄的舞龍運動。據《漢書·西域傳贊》:“遭值文、景玄默、養(yǎng)民五世,天下殷富,財力有余,士馬強盛……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餳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之?!逼渲新荇~龍便是舞龍運動的前身。但是,民俗學家王俊奇認為:漢代至隋朝的幻術“魚龍變”和唐宋“觀賞式龍燈”并不是現代人肉眼所見的“舞龍”。明代以“祈神求雨”為目的“手舉舞龍”才是真正具有育體功能的體育活動。
綜合各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來看,關于“舞龍”的起源和發(fā)展的研究是滔滔不絕的,但至今仍沒有一個確鑿的論證。如果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挖掘發(fā)現:上古時代,就出現了龍神秘朦朧的色彩;商代卻有刻龍形的器具,處于醞釀時期;從西周到戰(zhàn)國禮器和青銅器上出現的卷曲之龍,是確立期;漢代的“魚龍蔓延”是發(fā)展開始時期。
2.1.2舞龍運動的分類
中國乃世界上第三大國,流傳于民間的舞龍運動也是數不勝數。舞龍的分類方法繁多。按制作材料分,有木龍、扁擔龍、竹篙龍、板凳龍、稻草龍、布龍、火龍、紙龍;按表演方式分,有醉龍、滾地龍、跳腳龍、瑞龍、拼字龍、三節(jié)龍;按表演時節(jié)分,元宵節(jié)表演的有:湖南的百葉龍、蓼葉龍、香火龍,江西的板凳龍、香火龍、子孫龍、瑞龍,四月八日表演的有:廣東的雞公龍、醉龍、龍船頭,端午節(jié)前后表演的有:廣東的舞龍船頭,中秋節(jié)表演的有:廣東的蕉葉龍、燒龍,浙江的板龍,江西的竹篙火龍;春節(jié)表演的有:贛州的竹篙火龍、香火龍、瑞龍等。贛南客家舞龍種類主要有:竹篙火龍、香火龍、瑞龍、子孫龍、瑞獅引龍、三節(jié)龍、舉人龍等。
2.1.3舞龍運動的文化內涵
中國人被稱作是“龍的傳人”。在古代,龍是皇室帝王尊貴、吉祥、權利的身份象征,是民間象征著喜慶吉祥的瑞獸,成了人們美好理想和愿望的化身,還是人們以“祈神保佑,風調雨順,祈求豐收”的圖騰崇拜的一種反映。后來又是現代人將樂器伴奏、武術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民俗體育活動。江西舞龍的文化特征,表現了農耕文化,儒家“中和”思想以及追求娛樂、祈求幸福的文化心理。
2.2關于舞龍運動應用方面的研究
2.2.1舞龍運動的產業(yè)發(fā)展研究
曾全紅,趙明論述舞龍運動體育市場形成條件和基本內容的構成,提出了舞龍活動體育市場多維度的發(fā)展對策。有學者還從經濟角度出發(fā),認為舞龍運動商業(yè)化運營是舞龍運動后期發(fā)展的“活”路徑。還有學者則從全民健身的角度提出“開展舞龍運動應從娃娃抓起,建立舞龍等級制,要以競賽促發(fā)展,通過俱樂部形式,依托社會力量發(fā)展舞龍運動”。學者吳桂蘭研究大學舞龍隊現狀,認為“缺乏人才、經營方式落后,社會化程度不夠等問題是制約現代舞龍運動商業(yè)化發(fā)展的主要因素”。舞龍運動表現出的鮮明深刻的獨特性、多樣性、豐富多彩的審美情感性就體現了舞龍作為人文旅游資源的價值。因此,在發(fā)展現代旅游的同時,將舞龍運動作為人文旅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fā),可以吸引大量的國內外游客,更大程度地帶動消費,繁榮市場經濟。
2.2.2高校舞龍運動發(fā)展研究
發(fā)展高校舞龍運動發(fā)展應注意“運動員人才隊伍建設,發(fā)展女子舞龍,加強交流與合作,發(fā)掘民間傳統舞龍”。高校開展舞龍運動不僅能使舞龍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并能“活化”舞龍運動的傳承思路,還能提高當代大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意識,使得這種古老的民俗活動永葆活力,蓬勃發(fā)展。
2.3舞龍的個案研究
高培軍從江西彭澤板龍的特征和價值分析入手,提出一些彭澤板龍的保護與發(fā)展建議,使人類世代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被斷代。張淑,張浩,陳棉林等對蘭溪市斷頭龍進行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傳承人的后續(xù)發(fā)展的不到保障;政府沒有及時采取必要措施保護等困境,進而提出一系列保護搶救措施,以提高人們對蘭溪斷頭龍的關注。徐曉琴對湖南具有代表性的舞龍運動的歷史脈絡進行梳理,并歸納剖析湖南民間舞龍歷史發(fā)展與傳承的危機,為其發(fā)展前景提供理論支撐。
3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舞龍運動的保護發(fā)展方面的研究
朱俊民從蘇州舞龍燈納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著眼點,認為蘇州舞龍有良好的產業(yè)發(fā)展機遇和優(yōu)勢,但事實上也存在著自身發(fā)展瓶頸,并認為當地政府要及時加以引導和扶持,避免惡性競爭,加大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力度,提高市場化水平,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謝冬興,王建文,李錦洲等立足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業(yè)開發(fā)利用的角度,結合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的背景來挖掘荷塘紗龍的歷史淵源、特征及自然傳承譜系,提出了一系列的開發(fā)策略。汪熊、陳玉林、呂金江提出在保護與傳承中必須做到:加大政府行為力度,不斷擴大參與主體;彰顯文化內涵,建設文化品牌;構建合理價值取向;樹立科學認知方式幾個方面,走出名族特色的發(fā)展方式。
4結語
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其他學科交叉研究已經成為體育學科領域研究的熱點話題,并取得了比較矚目的成績。但是,基于已有的學術成果看,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概念、原則、特征、價值的文章數不勝數,跨學科領域的還是比較少,所以綜合多類學科領域知識,加強學科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儼然今后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一個方向指南。我國舞龍運動在我國甚至是遠洋海外都受到熱捧,學者們關于舞龍文化底蘊、特征和價值類的文章研究得比較透徹,但涉及舞龍類的民俗體育保護的實證性研究成果還是比較稀缺,只有少數碩士論文正慢慢涉及到該領域,這些需要學者們的后續(xù)努力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