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斐
摘 要:象山竹根雕現(xiàn)今已被作為浙江省象山縣的民間藝術傳統(tǒng)來定位,并被當?shù)卣袨樘厣^光旅游資源之一,其產品不光在國內市場大受歡迎,更遠銷日本歐美等地,帶動了一方經濟。象山竹根雕的興起與發(fā)展似乎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傳統(tǒng)工藝美術再發(fā)展的范例,然而并不是每一種民間手工藝都能夠有相應的條件被重新建構。在民間手工藝逐漸謝幕的今天,它應該怎樣被再設計,做到即不泯滅于西方現(xiàn)代設計,又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重新走到人們的生活中呢?
關鍵詞:象山竹根雕;民間手工藝;根藝
當一些民間手工藝在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大工業(yè)時代的背景下逐步淡出生活,走進博物館,從普遍分布到僅具有極少數(shù)人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也有一些手工藝正在悄然滋生、發(fā)展,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象山竹根雕作為江浙一帶新興的“傳統(tǒng)手工藝”正逐步走進人們的視野,發(fā)展成為當?shù)氐奈幕厣a業(yè)。
1 象山竹根雕的起源
象山竹根雕只是近幾十年以來的事情。過去在象山周圍也有制作利用竹材的裝飾品,大都是加工一部分家具和居住用具等的“木匠”的技術,并沒有作為“藝術品”來處理。直至1978年張德和與鄭寶根等八人,到“寧波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正式名稱不明)”參觀了各種各樣的工藝品后,他們開始考慮用自己故鄉(xiāng)的豐富的竹根來制作同樣的工藝品,象山竹根雕才真正誕生。
最初,他們用竹根來再現(xiàn)老一套的雕刻方法,試著雕刻了各種各樣的題材,因為不能巧妙地和竹材相調和而失敗。后來他們創(chuàng)制了用繪畫顏料和防腐劑調和藥劑加熱而成的仿古法。以此,在張氏以及象山的竹根雕中,具有了不褪色的仿古風格,也就醞釀出了竹根雕在處理歷史題材的時候不可缺少的質感。20世紀90年代初始,象山竹根雕在很好運用圓雕、淺雕、浮雕、透雕等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上,發(fā)明了“局部施雕”,即通過對自然根材的象形、立意、巧借、改造、仿自然等藝術手法,把天然造型與人工創(chuàng)作結合一體。之后,又發(fā)明了“亂刀法”和“大寫意法”,使竹根雕得到了與傳統(tǒng)根雕不同的發(fā)展。
2 象山竹根雕的發(fā)展現(xiàn)況
目前,象山竹根雕作為一門“根藝”在中央和地方的雙重推動下,已取得不菲成就。其領軍人物張德和、鄭寶根曾先后獲得中國根藝美術學會獎及入會資格。他們根據(jù)反復的試驗,獨立自主地創(chuàng)制了獨特的“傳統(tǒng)”形式、風格、技法。同時參與到中國根藝美術協(xié)會的組織體系中,成功地使象山竹根雕獲得了在中國國內的“正統(tǒng)性”,并被當?shù)卣袨樘厣^光旅游資源之一。其產品不光在國內市場大受歡迎,更遠銷日本歐美等地,帶動了一方經濟。
象山竹根雕創(chuàng)作主題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人物類。女性:西施等美女、宮女、老婆婆等。男性:布袋和尚、彌勒佛、鐘馗、壽星老人、達摩、老人、漁夫、童子等。第二,動植物類。貓、虎、猿、水牛、蟹、蔬菜、果實、蓮、樹木等。第三,事物類。船和人物、茶具、酒器、水杯、家具小品、魚簍和魚、蟹、農夫和水牛、房屋和人等??梢娖鋭?chuàng)作素材是以中國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母體為依托的。
3 象山竹根雕的建構過程
(1)依托豐富的地理資源。象山縣位于浙江省東部的沿海中段,由象山半島東部及沿海的600多個島礁組成,其地形地貌復雜,因此造就了象山縣多竹子植被的情況。又因竹子生長周期短、繁衍快的特點,象山縣每年出產竹筍量就可達5000噸以上,可供砍伐的竹材也有200多萬枝。可想而知,作為竹根雕的原材料——竹根,也是非常豐富的。
(2)借助文化支撐。第一,象山竹根雕創(chuàng)作題材多來源于民間文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其內在精神含義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例如,石榴象征多子,魚簍和魚象征年年有余,鐘馗象征辟邪,船象征文士的隱逸情懷等。這些都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從文化認同上比較容易被大眾接受。第二,近年來人們開始強調傳統(tǒng)的回歸,對民間手工藝的消費也成為一種文化消費,自上而下地開始強調“傳統(tǒng)手工藝”、“重返自然”。而象山竹根雕的建構,符合當下人們推崇回歸傳統(tǒng)的心理。第三,中國文人崇尚“天然之美”,講求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自然不造作。象山竹根雕順應竹根的天然形趣,順勢加工,強調竹根本身的形與意結合的自然美,符合中國文人承襲至今的審美情趣,也順應了現(xiàn)代人強調個性與品位的消費心理。
(3)取得政府的扶持。首先,浙江省林業(yè)部、文化部、旅游局三個部門相互協(xié)作,打造不同的渠道與平臺為象山竹根雕的興起保駕護航。例如,邀請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到象山舉辦學術講座,對其進行外宣和市場推介,搭建平臺推動大師級作品逐步進入國內主要藝術品拍賣市場,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開設象山竹根雕網(wǎng)上展銷平臺,承辦全國性和省、市級根藝美術活動,以資鼓勵根雕藝術家積極參與各類展覽比賽,設立創(chuàng)新獎等。其次,從地方到中央的相互呼應,使象山竹根雕成功獲取了正統(tǒng)性地位。在中央馬駟驥發(fā)起成立了中國根藝美術學會,出版了《中國根藝》一書,把根雕重新定位為根藝,確立了根雕藝術的正統(tǒng)性。而象山竹根雕的領軍人物鄭寶根、張德和分別憑借其一系列的根雕作品連續(xù)幾屆獲得劉開渠根藝獎金獎,還成功加入中國根藝美術學會,獲得中國根藝美術大師、中國根藝美術學會理事、高級美術工藝師等稱號,不再是單純的“手藝人”。加上象山縣政府扶植竹根雕產業(yè)的一系列舉措,象山縣的竹根雕產業(yè)成功獲得了在國內的正統(tǒng)性?!案嚒边@個民間藝術,因為地方和中央各種相關者的復雜而強有力的相互作用,得到創(chuàng)造并取得進一步的發(fā)展。
(4)市場的推動。象山竹根雕作為象山縣的支柱產業(yè),通過以下幾種途徑進行市場推廣:第一,承辦全國性和省、市級根藝美術活動,積極參與境內外文化交流和展示展銷,推介藝術精品進入國家博物館、省博物館、省珍寶館、寧波美術館等展館展示。第二,對“象山竹根雕”這一區(qū)域品牌進行宣傳推介,不斷提高其對外知名度和品牌認可度,推動大師級作品逐步進入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開設網(wǎng)上展銷平臺,承接網(wǎng)上訂購業(yè)務。第三,組織企業(yè)與科研院校聯(lián)合攻關,克服技術難題,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第四,利用竹根雕文化開展旅游業(yè),開發(fā)竹根雕旅游紀念品,并在各大旅游景點、禮品商場、城市機場設專柜展示展銷。
4 象山竹根雕建構過程的思考
同大多數(shù)民間手工藝傳承一樣,象山竹根雕藝術同樣面臨手藝傳承斷層的局面。由于受竹子本身的材料肉薄質堅、外圓內空的限制,其可塑性較小,技藝也比較難學,非五年不可出師。再者,竹根雕本身既是腦力活又是體力活,又累又臟?,F(xiàn)在的年輕人大都家境較好,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所以不愿從事這一行業(yè)?,F(xiàn)如今,象山竹根雕實際的創(chuàng)作人也不過一百余人,年齡也都在30歲以上,出現(xiàn)了后繼無人的現(xiàn)象。
另一個問題是當一個手工藝形式構建起來的時候,到底是做精還是做大。如果做精,保留了其藝術水準,但結果往往是成為一個小眾的自娛自樂,最終進入博物館或民藝館,作為永久的收藏。如果做大,形成了廣闊的市場,打開了知名度,但往往會造成產品藝術水準下降,市場良莠不齊,泯滅于全國眾多的旅游紀念品之中的后果。象山竹根雕也面臨這樣的問題:怎樣把藝術性與產業(yè)化相結合,相輔相成地發(fā)展?這是所有象山竹根雕從業(yè)人員都比較關心的。
參考文獻:
[1] 浙江名雕——象山竹根雕[J].民間文化,2007(10).
[2] 趙清波.還是應定為“根雕藝術”[J].中國花卉盆景,1987(11).
[3] 顧惠康.根雕溯源[N].中國教育報,2006.
[4] 奚常云,張沉忠,徐能海.象山竹根雕[J].文化月刊,19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