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
富家弟子學詠春,聰慧好學得真?zhèn)?/p>
家道中落授拳謀生,徒弟遍布兩岸三地
晚年名聲滿天下,獨愛麻將與斗狗
小小少年,拜師詠春
葉問,本名葉繼問,出生于1893年,祖籍廣東省南??h羅村聯(lián)星潭頭村。葉家祖居于佛山福賢路,這里人稱“桑園”,園內大屋連綿達數(shù)條街位,為佛山一大家。在家中排行老二的葉問,算得上是當?shù)氐囊晃淮笊贍?。葉問小時候身體并不十分健壯,他的母親便支持他學習以防御為主的詠春拳。那時,葉問拜于詠春拳高手陳華順門下,據(jù)葉問的“封門弟子”梁挺介紹,當年葉問的拜師束脩是黃金十二兩,折合成人民幣約五十萬元,可見那時的葉家頗有資產。陳華順師承大名鼎鼎的“南海拳王”梁贊,陳本人也和黃飛鴻交手過,在武風盛行的佛山算是赫赫有名的詠春拳師。少年葉問活潑機靈,深得陳華順喜愛,所以葉問早年的習武之路頗為順遂??上О輲煍?shù)年后,陳華順身體不佳,返鄉(xiāng)修養(yǎng),無法再親自教授自己的關門弟子,葉問之后的詠春技藝都是跟隨師兄吳仲素習得,陳華順臨終前更是對吳仲素殷殷囑托,要好好教導葉問,幫助他完成詠春拳學業(yè)。
葉問的姐姐嫁給了香港富商龐偉廷之子龐玉書,由于當時政局不穩(wěn),葉父有意讓葉問離開佛山,赴港求學。在姐姐的幫助下,葉問就讀于香港著名的英式高級中學圣士提反書院。經同學介紹,葉問認識了梁贊次子梁璧。梁贊是葉問授業(yè)恩師陳華順的師父,按照輩分,梁璧是葉問的師伯。有這層師承關系在,梁璧悉心教導葉問詠春拳近四年,再加上葉問本身的勤奮好學,他的武技得以突飛猛進。梁璧傳授給葉問的是完整而系統(tǒng)的詠春,包括拳、樁、棍、刀,葉問綜合從師兄吳仲素處學到的各種散式,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詠春系統(tǒng),奠定了成為宗師之路的基石。
葉問在圣士提反書院修習了五年,畢業(yè)時曾前往日本求學未果,民國初年政局穩(wěn)定后,葉問回到了家鄉(xiāng)佛山。此時葉問依舊衣食無憂,加上對詠春的極度熱忱,他閑來便與師兄吳仲素切磋技藝,或者與佛山的其他武術名家互相研習,生活十分閑適愜意。此時,葉問與吳仲素、姚才二人并稱“詠春三雄”,揚名佛山。
然而這樣的生活并未持續(xù)太久,1938年日軍占領佛山,奪取桑園葉家莊作為司令部。因不配合日軍與日偽政府的行動,葉家的生活頓時變得十分艱難。在抗戰(zhàn)期間,葉問沒有職業(yè),沒有收入,十分貧困。葉問在佛山所收的弟子周光耀先生說起當時的葉問,道:“我的兄長不時接濟他,我也送過兩次米到他的家門;他家附近房舍破落,他的家也殘舊非常。他穿唐裝短打,灰色為多,沒有錢,少穿長衫,平頭裝、伯父鞋,身體扎實,偶爾吃兩口‘大頭熟?!?/p>
周老先生還憶述了當年的拜師情形:“拜師禮在貨倉的二樓進行,跪拜、斟茶,還邀請了經常駐足在鐘白石醫(yī)館對面當抬轎工的松叔作見證人……我沒有封利是,問叔教我不講金錢,只為交情!”葉問宗師在佛山的開山弟子,除了周光耀老先生之外,還有郭富、倫佳、陳志新、呂柏應和周細強。
轉道香港,開館授徒
活在大時代之中,許多事情是由不得自己規(guī)劃的。最終,在新中國成立前夕,56歲的葉問經澳門再來香港,香港的詠春傳奇就此拉開帷幕。來港之初,葉問得到在報館工作的好友李天培介紹,先安頓在深水埗大南街之港九飯店職工總會,在那里,葉問開始教授飯店的職工詠春。飯店工會最先開班時有梁相、駱耀、徐尚田等七八人,他們是葉問在香港的第一代開山弟子,學習的地點就在會中,人少時在廳中練,人多時則上天臺。有次徐尚田師傅陪葉問散步,走到水渠道附近,有個扒手迎面而來,手持一張卡片挑去了葉問襟前的鋼筆。一瞬間,葉問發(fā)現(xiàn)鋼筆被偷便猛然轉身,順勢朝扒手的臀部踢出一腳,扒手隨即遠飛兩三米,身軀擦得流血,險些頭撞石柱。
時年經濟蕭條,拳術班開起來也不太順利,盡管葉問收取的學費非常低廉,拳術班最初的七八人也漸漸只剩下兩三人而已。1952年初,拳術班想在飯店的公安分會開班,增加生源。單憑梁相一人的口才,便一下子給葉問招攬了四十多名學生。大家都很雀躍,還請照相館上門拍了一幀大合照,葉問的生活來源也終于得到了解決。
葉問剛剛收下這批徒弟時,有人不太服氣。葉問便對徒弟說:“你估計我單腳站著,你能否把我拉動?”于是葉問便提起其中一只腳,腳凌空成水平狀,任徒兒拉扯。結果葉問絲毫不動,徒兒反而被葉問用提起了的腳拉到跟前。
生源擴大之后,葉問又在中環(huán)士丹利街開班,他在這里收到了四位在街市工作的女弟子,其中一位叫做佘美瓊的弟子最為出色。
飯店工會之后,葉問的教授地點改在利達街和李鄭屋邨。不到三十平米的斗室內,葉問吸引了大量的巴士廠員工前來學習詠春。當年的香港巴士上有售票、查票、拉閘等工作,這些崗位隨時可以用上詠春功夫。巴士乘客品流復雜,乘客之間的身體碰撞極易引發(fā)矛盾,有些乘客客滿了還想擠入車廂,容易與拉閘的員工產生矛盾,而那些逃票的、少買票的亦與查票員工產生爭執(zhí)。短橋窄馬的詠春功夫很適合車上的環(huán)境。當時的巴士總站位于九江街,鄰近李鄭屋邨,巴士員工學習詠春,便大行其道。
之后幾年,葉問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他將拳館遷移到了興業(yè)大廈和大生飯店。在這里,葉問的學員中有大量香港警界人士,上到督察下到普通警員,詠春的名聲風靡警界。當年已經是警務督察的陳暖林師傅就是在這時拜師葉問的,他表示,當年在警校受訓時,只學過一點自衛(wèi)術,戰(zhàn)斗能力著實不高,而學習詠春三個月后,他竟然敢一個人上樓捉拿毒販了。他說:“我自覺自信心大了許多,若沒有學詠春,我一定不會這樣!”以他所知,其他從事警職的同門之所以學習詠春,目的也在于此。葉問在警界的另一名弟子鄧生,是當年香港有名的探長,他學習詠春之后發(fā)覺非常實用,之后不僅自己認真學習,更是花了許多心思在詠春的推廣之上。1969年,“國術總會”成立,鄧生以詠春弟子的身份成為第一屆主席,詠春在香港武林上更顯地位。
除了飯店職工總會、巴士職工、警員這三批徒弟之外,葉問也上門作私家教授,尖沙咀的寶勒巷、北角的哥頓道都有他的足跡,唐祖志、梁紹鴻等人都是葉問的“私家門徒”。其中梁紹鴻學習詠春的緣由十分有趣。梁師傅與功夫巨星李小龍兩家是世交,二人少年時便頗為熟捻,經常一起玩耍、打架。李小龍在葉問處學習了幾個月的詠春后,就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小伙伴展示。李小龍開了個二字拑羊馬,并做起功夫動作來。梁師傅初次見到覺得沒什么特別之處,然而二人手腳相接切磋起來之后,李小龍很快就擊敗了梁師傅。當時十三歲的梁師傅頓時了解了詠春的強大,催著李小龍也帶他去拜師。
葉問宗師在香港傳授詠春拳術的幾十年里,徒弟們身份、資質各異,有和葉問一樣生活拮據(jù)的打工者,也有豪宅香車的大家少爺,但葉問對于每個弟子都是悉心教授。飯店工會的第一批弟子,葉問年過五旬尚有余力,他便一個一個地教,一個一個地黐手。在教授過程中,葉問從來不制定標準的教學進度,從來不用填鴨式的教授方法去對待學生。例如鄒子傳師傅,一套小念頭學了五六個月,直到基礎穩(wěn)固了,葉問才教他其他招式。在收徒的時候,葉問會觀察學生的品行,了解學生的資質,毫無門戶之見,學生愿意學詠春就行,之前學過什么功夫、去過哪個武館他都完全不介意。葉問在弟子面前還毫無架子,并不擺師傅的譜,與投緣的弟子可以嘲謔相戲,可以辯論拳理,也可以半世相交。
淡泊名利,安享晚年
晚年的葉問已經門徒遍布香港各行各業(yè),那時他已是功夫界的一代宗師。但葉問并未汲汲于名利,他的晚年生活除了偶爾指點下門人的詠春技藝,就是搓麻雀和看賽狗、賽馬。
唐祖志師傅回憶過葉問愛好麻將的一段往事:“他叫我‘阿抱,有時候我沒空,不想玩,但他依舊會繼續(xù)央求說:‘阿抱來吧……倘若我還不肯,他便會改說:‘衰人,來吧……”唐師傅在葉問的再三央求下,往往都會擱置手邊的工作答應他。但好幾回,當他趕到葉問經常搓麻將的竹戰(zhàn)場地時,葉問已經湊足人開戰(zhàn)了,當時的唐師傅頗覺不是味兒。如今回憶,便成為趣事一樁。葉問的徒孫吳華森師傅也常陪著葉問打麻將,吳師傅說:“問公很有牌品,贏牌不自夸,輸了亦不會怨天尤人,更不會大發(fā)脾氣。記得有次我們打麻將執(zhí)位后想一起誅問公,與他玩‘牙臼戰(zhàn),逼他發(fā)火,但他神態(tài)自若地對我說:‘阿森,你再是這樣,我便告訴你老頭了(老頭指吳華森的師傅梁相)?!?/p>
葉問還經常帶徒弟們一起去京士柏看斗狗。斗狗在當時是一項頗為刺激的項目,“場中一般圍了七八十人,也有人開賭接受下注,不過很多時候都會遇上警察掃蕩?!碧茙煾嫡f,當警察沖過來,圍觀的人便開始跑路,“我們會一起跑,穿著唐裝短打的問公當然也跑,以他的身份,倘若被捉住了,會是怎樣……”想起有老有少的師徒們落荒而逃的情境,唐師傅于數(shù)十年后仍覺好笑。
散步,尤其是夜間散步也是葉問的一大愛好。葉問夜行動輒四五小時,一般由晚上十一時至清晨四時許。吳華森師傅記得他曾經跟師公葉問由旺角沿太子道步行至舊機場、飛機庫,再折返太子道,一行便是通宵了,接著再一起去喝早茶。陳暖林師傅也曾回憶道:“我們晚上九時許便一起到龍鳳飲夜茶……飲茶結束后,師兄弟們會陪伴問公夜游。有一次私家車把大家載到美孚油站旁的公園,大家興起便打起了詠春,師父坐在一旁看我們……”
1972年12月1日,葉問病逝于香港。詠春拳術從一套女兒家的自衛(wèi)術發(fā)展到實戰(zhàn)技擊之上,并在數(shù)十年間急速發(fā)展到全球,這其間少不了葉問的貢獻。葉問于二十二年間,把詠春拳散播到世界各地,使其成為世界知名拳術之一。作為播散詠春拳的著名武者,葉問當之無愧為一代宗師。
葉問生年之謎
根據(jù)葉問的香港身份證,他姓“葉”名“溢”,生于1893年。在眾多提及葉問的相關書籍中,涉及到葉問出生年份的,也都以1893年為準。在葉問次子葉正師傅所發(fā)表的《為葉問宗師正名》一文中提到:“直到1949年,56歲的葉問再來香港定居?!庇纱送茢?,葉問宗師生于1893年似乎毫無疑點。
但當圣士提反書院在他們的學生注冊記錄中找到葉問姓名后,卻發(fā)現(xiàn)葉問的出生日期一欄是留空未填的。葉問長子葉準師傅回憶,當年他的姑母,也就是葉問的姐姐,曾對葉準提過,葉問是17歲到香港讀書。如果以葉問1917年入學圣士提反書院來算,葉問便是出生于1900年,而非1893年。
按照圣士提反書院的資料,可以得知葉問在書院求學5年,按照1900年出生計算,葉問22歲畢業(yè)。之后在日本神戶求學過一段時間,大約23歲左右結婚,24歲,他的長子葉準出生。但如果按照1893年出生計算,葉問則是24歲才去讀中學,29歲畢業(yè),30歲娶妻。30歲在佛山當?shù)?,是孩子都可以打拳的年紀,30才與妻子結為連理,聽起來頗為不可信。
然而上述理由,多數(shù)推測,雖然葉問長子葉準綜合多方說法和部分記錄、照片,認為父親的出生年份應為1900年。但1893年的說法,是實實在在的官方文字記錄,不可輕率推翻。
葉問生命中的兩個女人
葉問的妻子張永成,出身于官宦之家,她是清末支持維新變法的外交官張蔭恒的后輩,她的家族在當?shù)仡H具名望。據(jù)葉準師傅回憶,父親與母親從未吵過架、紅過臉。葉問成婚后沒幾年,葉家就因戰(zhàn)事而衰敗,葉媽媽便親手承擔起照顧丈夫和幾個兒女起居的責任。在提到熊黛林飾演的張永成時,葉準師傅說,自己母親與她像,也不像。不像指的是母親并沒有熊黛林那樣出色的美貌,但二人的氣質很像,都很賢淑、遷就丈夫,卻又不像傳統(tǒng)婦女那樣完全依靠丈夫,而是有自己的智慧。1949年葉問帶著兒子前往香港,葉準和葉正因故折回佛山與母親一起生活。1950年,為了拿到香港身份證,張永成曾帶著女兒前往香港,后又回到佛山。本想料理好家事之后,帶著兒女全家遷居香港。然而沒想到1951年1月1日之后,廣東與香港的邊境全面戒嚴,從此張永成與葉問天各一方,再也無緣相見。家中失去了丈夫這個頂梁柱,葉準母子的生活更加艱難,在這樣困頓流離的情況下,張永成于1960年夏日的某一天病逝于福興街的家中。
葉問到香港之后,身邊多了一個女人,在王家衛(wèi)執(zhí)導的電影《一代宗師》中,這個女人叫做宮二。但在葉問的弟子與兒子們的記憶里,這個女人沒有名字、不好武功、更沒有什么八卦掌傳人的背景,葉問及其弟子都稱呼她為“上海婆”。葉準師傅說,他后來到香港與葉問相聚之后,葉問也從未正式向他介紹過“上海婆”。葉問與這名帶著上??谝舻呐咏煌趺艿某跗?,葉問的徒弟們擔心有不良嗜好的她會帶給葉問壞影響,曾聯(lián)署去函葉問,請他離開那位女子,若然,保證弟子數(shù)目不減。葉問看過信件之后不快之余,趁夜搬離弟子幫忙租住的利達街,到上海女子居住的李鄭屋邨去了。巴士職工學詠春,也是由此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