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清 唐艾《荷花圖》 ?紙本設色 ?縱148.4厘米 ?橫81.6厘米
此畫取荷塘一角,紅荷盛開,新荷殘葉映帶成趣,塘水清澈,水草飄動,呈現(xiàn)盛夏荷塘一派蓬勃的景象。此圖用沒骨法畫成,荷花的染色,以粉帶胭脂,由瓣頭漸入而成。荷葉以淺色作底,又以深色渲染讓出葉脈。
唐艾,生卒年不詳,字子晉,號匹士,江蘇常州人。工畫荷花,與同鄉(xiāng)惲壽平齊名,世有“唐荷花”、“惲牡丹”之稱。傳世作品有《蓮花圖》、《荷花圖》等。
清 金明《花鳥蟲魚圖》冊頁 ?紙本 ?縱26.6厘米 ?橫36.4厘米
此圖冊共有十開,現(xiàn)選《小石潭意》、《竹石牽?!贰ⅰ端伞芳啊肚锼镍x》四開。用筆縱逸瀟灑,設色秀妍,花卉翎毛寫得姿意如生,點染苔石、淺沙亦別具幽趣。雖為臨摹王武之作,但能隨手點染,天真爛漫,有出藍之美。
金明,生卒年不詳,清代女畫家,字曉珠,號圓玉,江蘇昆山人。擅山水、花卉。畫花卉工而不板。傳世作品有《花鳥圖》、《午瑞圖》。
清 汪士慎《梅花圖》 ?紙本墨筆 ?縱113.3厘米 ?橫50.2厘米
此畫清淡秀雅,瘦勁姿媚,使我們看到了作者畫梅的獨特風格。金農(nóng)曾評曰:“巢林畫繁枝,千花萬蕊,管領冷香,儼然灞橋風雪中。”但我們看到作者遺存的梅花作品中,枝、花并不太繁,是以疏朗清瘦見長,給人一種疏影瀟灑、冷香四溢的感覺,這幅《梅花圖》便為佐證。
汪士慎(1686-1759一作約1762),字近人,號巢林、溪東外史、七峰居士等,安徽歙縣人,一作安徽休寧人,流寓江蘇揚州,與金農(nóng)、華等友善,筆墨習染遂臻妙境,為“揚州八怪”之一。詩、書、畫、篆刻均有很高成就。54歲時左目失明,作八分書或畫梅工妙勝于未瞽時;其篆刻自成一家,稱雄一時。一生“愛梅兼愛茶,啜茶日日寫梅花”。終生布衣。善畫花卉,隨意點筆清妙多姿。尤擅畫梅。晚年雙目失明,仍勤練學書大字。傳世作品有《三清圖》、《春風香國圖》、《墨松圖》等。
清 錢載《丁香圖》 ?紙本墨筆 ?縱91厘米 ?橫36厘米
此畫擷取白丁香花枝,以水墨勾染描繪其花開似堆雪的景象。以淡墨寫枝,暈染成葉?;ㄐ蛞院喒P寫意勾畫,既縱逸灑脫又神清韻足。葉之仰俯向背,皆用筆不同,練達傳神。畫面清新素雅,秀麗天然。
錢載(1708-1793年),字坤一,號籜石、匏尊,晚號萬松居士等,浙江嘉興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女畫家陳書重孫,好學,工詩及古文。畫作設色花卉,簡淡清逸,寫長林修竹,雨葉風枝,有陳淳、徐渭遺意。尤擅蘭石。傳世作品有《蘭石圖》、《為蘭圃寫殿香花圖》、《墨梅圖》等。
清 奚岡《設色花卉圖》 ?紙本設色 ?縱129.5厘米 ?橫31.5厘米
此圖描繪梔子花、萱花、天竹子,筆墨清秀,意境幽淡。梔子花的花瓣用墨筆鉤勒,中間露白,葉取沒骨法,用濃墨勾筋,頗見精神。萱花盛開,敷色素凈,用筆端雅。天竹子用淡墨點垛,一簇簇密集于枝頭,連接梔子花與萱花,構成整體感。
奚岡(1746-1803年),字鐵生,號蒙泉外史、鶴渚生等,原籍安徽黟縣人,流寓杭州。擅畫山水、花卉。工詩書,精篆刻,與丁敬、黃易、蔣仁齊名,稱“西泠四家”。傳世作品有《蕉林學書圖》、《題襟館圖》、《遠水歸云圖》等。著有《冬花庵燼余稿》。
清 金禮嬴《楊柳鳴禽圖》 ?紙本設色 ?縱103.7厘米 ?橫31.3厘米
此圖以花鳥畫中常見的楊柳鳴禽為題,但畫法卻新穎獨特。畫中楊柳一枝已枯干,另一枝卻柳條柔細,柳葉蕭蕭。以水墨寫出樹干,間用側鋒,枯枝用墨焦,而生枝卻淡墨細寫,柔嫩飄逸,柳葉以淡彩點寫,似飄舞晨霧之中。鳴禽設色鮮艷,用筆精確,羽毛富有層次。
金禮嬴(1772-1807年),女畫家。字云門,號五云、云門女史等,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晚居錢塘(今杭州),嘉興王曇繼室。畫人物、仕女、界畫樓臺、山水、花鳥等,悉能匠心獨運。更精畫佛,莊嚴妙麗。畫梅亦妙。書法晉、唐,兼工漢隸,詩多清靈凄婉之致。傳世作品有《觀音像》、《楊柳鳴禽圖》。
清 趙之琛《松芝圖》 ?紙本墨筆 ?縱106.6厘米 ?橫23.7厘米
圖中寫蒼松二株相依并起,樹干用淡墨鉤勒,樹身用碎點作斑駁鱗次之狀,松針用細筆中鋒寫出,昂然迎風,似颯颯有聲。地面有芝蘭為伴,氣氛清雋,筆墨秀雅,筆力蒼拙有金石氣,可見篆刻家在繪畫上具有的自家風格。
趙之?。?781-1860年),字次閑,號獻父、披香弟子、穆生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西泠八家”之一。嗜古,邃金石之學,工書法、篆刻,善山水、花卉、佛像,均自成一家。傳世作品有《南極老人圖》、《大士圖》、《古柏圖》、《梅花山茶圖》等。著有《補羅迦室印譜》、《補羅迦室集鈔》。
清 劉彥沖《桃柳雙燕圖》 ?紙本水墨 ?縱136.5厘米 ?橫31.8厘米
此畫以柳、桃及雙燕為題,寫春天桃紅柳綠之景。畫中柳干桃枝皆以水墨粗筆寫成。桃花取沒骨法淡墨暈染。用中鋒描柳葉,墨色濃淡、干濕相得益彰,用筆似亂非亂,似斷非斷,將垂柳飄曳飛揚的風姿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圖中二燕,一動一靜、一上一下,使畫面空靈淡宕之間,又具動感神韻。
劉彥沖(1807-1847年),畫家、詩人。初名榮,字詠之,四川銅梁(今重慶銅梁)人,僑寓蘇州,朱昂之弟子。工詩文,善繪事,山水人物花卉師古有深造。傳世作品有《柳燕圖》、《群峰秋翠圖》、《松陰高士圖》等。
明 杜堇《梅下橫琴圖》 ?絹本設色 ?縱207.9厘米 ?橫109.9厘米
此圖寫士人在山坡平臺上撫琴賞梅的情景。老梅虬曲如蒼龍盤空,紅梅綻開,遠處云霧中峰岫出沒。士人倚坐樹干,手撫琴弦,仰視梅花,旁有童子煮茶捧盞伺候,表達了文人高雅的情趣。山巒樹石的畫法接近馬(遠)、夏(圭)一派,而筆調(diào)較為柔和精巧。人物刻劃精細,面部略敷鉛粉,衣褶勁利流暢,吸收了北宋李公麟和元代張渥的線描技巧。在南宋院畫的基礎上,又趨向清新秀逸,自成一格。
杜堇,生卒年不詳,字懼男,一作懼南,號古狂,又號青霞亭長,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工詩文,為文奇古,通六書。擅繪畫,取法南宋院畫體格,界畫樓臺最嚴整有法。工人物,亦善山水、花卉、鳥獸,所寫樹石又能作飛白體。傳世作品有《竹林七賢圖》、《梅下橫琴圖》、《綠蕉當暑圖》、《郡雍像》等。
清 原濟《鐘馗圖》 ?紙本墨筆 ?縱69.5厘米 橫33.5厘米
此圖中鐘馗以鬼為墊,身倚倒木,伸足團手,似正在憩息。濃墨寫倒木,點苔坡地,干筆勾描衣紋,皆用筆迅疾飛揚,意韻灑脫。鐘馗須發(fā)以尖筆根根繪出,神足氣生;以濃墨點目,炯炯有神,氣勢非凡。
原濟(1614或作1642-1718),僧,本姓朱,名若極,廣西全州人,明靖江王朱贊儀后裔,享嘉子。法號原濟,一作元濟,小字阿長,字石濤,別號大滌子、石道人、苦瓜和尚等。早年喜山水,湖海漫游,飽覽山川自然之勝,造就胸中丘壑,有“黃山派巨子”之譽。與梅清、戴本孝、程邃、王原祁、查士標、龔賢等交往,作品出自新意。后又在揚州以賣畫為生。晚年畫風獨具面目,為同時代諸家所不及。畫花果蘭竹別具生趣,兼工人物,書法工分隸,并擅詩文。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高僧”,對“揚州畫派”與近代畫風影響極大。精釋、道、儒三教哲理,且深諳畫理,著有《畫語錄》。傳世作品有《梅竹圖》、《游華陽山圖》、《西園雅集圖》、《巢湖圖》等。
清 丁觀鵬《乞巧圖》長卷(之一、二) ?紙本墨筆 ?縱27.8厘米 ?橫384.5厘米
此卷用白描法寫出七夕夜間庭院中婦女們?nèi)紶T齋供的情景。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七夕,婦人結彩縷穿七孔針,陳瓜果子庭中以乞巧。有喜網(wǎng)于瓜上,則以為得?!眻D中貴婦三成群,或立或坐,或相互交談,或成群結隊,或輕盈漫步,或仰穿針線,動態(tài)多姿。眾侍女忙于上燈、燒水、執(zhí)壺、捧盤、抬桌。畫卷結尾到向天齋供為止,類似連續(xù)畫,反映了七夕乞巧的風俗情景及過程。庭院內(nèi)以翠竹、假山、松、梧等為布景。七夕聚會,沉浸在秋涼夜靜的氣氛中。婦女發(fā)絲,著墨細勻,衣褶線條流暢,飾紋刻劃細致,佩環(huán)飄動,得“吳帶當風”之姿。
丁觀鵬,生卒年不詳,北京人。工道釋、人物,尤擅仙佛、神像,以宋人為法,不尚奇詭,學明代丁云鵬筆法,有出藍之譽。雍正年間進入宮廷畫院,為雍正、乾隆朝畫院高手,與唐岱、郎世寧、金廷標、張宗蒼齊名。在宮廷畫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傳世作品有《法界源流圖》、《寶相觀音圖》、《乞巧圖》等。(未完待續(xù))(責編: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