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剛
[摘要]:物理練習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練習的科學設計和有效使用,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物理練習的題目設置應注意以下策略:整體性、針對性、趣味性、實用性、啟發(fā)性、創(chuàng)新性和層次性。
[關鍵詞]:物理練習 題目設置 策略
物理練習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練習的科學設計和有效使用,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練習的題目設置,應注意以下策略:
1.物理練習的題目設置要有整體性。物理練習要因需而設,服務于物理高效課堂教學這一整體,根據(jù)物理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設置,要訓練量適中,精選精編練習題目,減輕學生負擔。
2.物理練習的題目設置要有針對性。
練習題目的設置要有的放矢,針對性強。要緊扣教學目標,促進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在設計練習前,對通過練習要達成的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要有的放矢。
如在學習《做功了嗎》一節(jié)時,練習的重點是判斷力是否做功,力做了多少功。可設計這樣一道典型例題:
在水平地面上,用40N的推力推著重80N的木箱,使木箱沿拉力方向前進了2m,此過程中,重力做了多少功?推力做了多少功?
在該題中,學生需要判斷重力和推力是否做功,又要求做了多少功,緊扣教學目標,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加深了對功的概念的理解。
3.物理練習的題目設置要有趣味性。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物理是有趣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雨后晴朗的月夜,甲乙兩位同學行走在路上,為了走路時不踩到地上的積水,甲同學提醒乙同學說:“注意地上暗處的是水。”乙同學反駁說:“地上明處的是水。你認為誰的看法正確呢?
該題趣味性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物理練習的題目設置要有實用性。密切聯(lián)系生活、生產(chǎn)實際。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物理是有用的,追求學以致用。
如在《電流做功與電功率》一章復習時,可設置例題:
節(jié)約能源應從點滴做起,不少同學習慣用遙控器關電視而不斷開電源,但電視在待機狀態(tài)下仍要消耗電能。一臺家用電視機,在待機狀態(tài)下的電功率大約是10W。如果這臺電視機平均每天的待機時間以18h計。
(1)在待機狀態(tài)下,一年浪費的電能是多少kW?h?
(2)這些浪費的電能可供一盞標有“220V,40W”的日光燈正常發(fā)光多長時間?
(3)如果將這些浪費的電能全部用來燒水,可以將多少質(zhì)量的水溫度由20℃升高到40℃?
(4)如果用這些40℃的溫水洗澡,每次洗澡用溫水40kg,這些溫水可供人們洗多少次澡?
(5)根據(jù)本題提出一條合理化的建議。
本題密切練習學生生活,對學生具有教育意義。
5.物理練習的題目設置要有啟發(fā)性。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能夠增長知識,開闊思路,提高能力。
如在《浮力》一章復習時,可設置該典型例題:
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金屬零件,示數(shù)是8.9N。當把零件浸沒在水中稱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7.9N。求:
(1)金屬零件所受浮力為多少?
(2)金屬零件的體積為多少?
(3)金屬零件的密度為多少?
通過該題,不但進行了密度、浮力計算訓練,還讓學生了解了用彈簧測力計、燒杯、水可以測量物體的密度,以練促學,增長了知識。
6.物理練習的題目設置要有創(chuàng)新性。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感到新穎,能夠耳目一新,激發(fā)靈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如:石墨烯又稱單層墨,它僅由一層碳原子組成,具有許多奇特的屬性,包括極強的拉力,優(yōu)良的導電性和導熱性,硬度最大,熔點超過3000℃等,這種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為新的半導體材料。
根據(jù)石墨烯的特性,你認為石墨烯不能用來制成:
A、高壓輸電線B、堅韌的防彈衣 C、發(fā)光二極管 D、保溫隔熱材料
7.物理練習的題目設置要有層次性。在設計物理練習時,要有層次性,設置一定梯度,滿足各種程度的學生需要,力求面向全體,讓全體學生都有收獲。
如在學習《密度知識的應用》一節(jié)時,設置了這樣的一道典型例題:
有5dm3的冰全部熔化成了水,冰熔化成水后的體積是多少?
題目這樣設置,缺少層次性,難度偏大,適合在復習時用,不適合在新課學習過程中使用。可這樣設置:
有5dm3的冰全部熔化成了水。問:
(1)冰的質(zhì)量是多少?
(2)冰熔化成水后質(zhì)量是多少?
(3)冰熔化成水后的體積是多少?
該題設置有層次性和啟發(fā)性,由易到難,學生在解決該題過程中,知道了冰熔化成水后質(zhì)量保持不變,解決問題水到渠成。
如在學習《機械效率》一節(jié)時,設置了這樣的一道典型例題:
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10s時間內(nèi)將重為10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1m,所用拉力F為6N。
(1)此段時間內(nèi),有用功是多少?
(2)此段時間內(nèi),拉力做功是多少?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4)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本題前三問難度小,學生順利完成,第四問進行了適當拔高,綜合性強,很適合學有余力的同學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