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歸海
“愛的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永恒而不變的主題。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比绻谒枷肫返抡n堂中沒有愛的教育,那將是沒有生命,沒有情感的課堂,也就失去了課堂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一、加強“愛的教育”的緣由
1、學生有缺失愛的傾向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個性鮮明,自我意識強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部分學生心靈中有愛缺失的表現(xiàn):不懂得自愛;不會愛人;缺失大愛。
2、“愛的教育”的重要性
愛是兩千年來儒家傳統(tǒng)的“仁愛”思想的傳承,它已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是人的善良本性的體現(xiàn),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青少年學生形成健康人格、高尚志趣、博大胸懷,成為全面發(fā)展人才有著迫切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加強“愛的教育”的方法
1、研究教材,多樣教學,發(fā)揮課堂的主戰(zhàn)場作用
教材是教育的第一資源,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里有著豐富的德育素材,如在七、八、九年級教材中涉及到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問題,民生問題上,改革開放問題上,民主問題等,充滿了對國家發(fā)展,人民命運的關愛之情,也都體現(xiàn)了對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的關注。
思想品德教材內容的最大特點就是同現(xiàn)實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于是,我們教師在教學時要回歸真實生活,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如結合教材相關知識選取感動中國人物,黨的十八及全國“兩會”等重大社會熱點問題,“神舟十號”和“天宮一號”完美對接等一系列科技素材,向學生進行正面宣傳和解讀,拓寬其視野,傳遞正能量。例舉“舌尖上的浪費”“表叔”“房姐”等生活中的負面案例,客觀分析社會生活陰暗面的成因,后果,與學生一起尋求正確解決問題的途徑,增強學生對客觀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再如教材中圖本作為閱讀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定會與正文組成一個協(xié)調的融洽整體,促進學生對正文內容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圖片與正反內容結合,就會增加學生對材料所刻畫或闡述的內容產生親切感,從而提高學生注意度??傊處熞畲笙薅鹊耐诰蚪滩闹械姆椒矫婷?。最大程度激發(fā)出學生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的關愛。
教師在基于政治課教學的現(xiàn)實地位和特點,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究竟內完成知識、能力與價值三位一體的教育目標,只能充分挖掘課堂的潛力,不單單對教材中知識總的講解,還要拓展教材所涉及到的情感內涵,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如在學習《媽媽的帳單》這一課時,在講清教材中如何理財這一知識點后,還要借本課內容向學生傳遞“愛”的信息,形成“愛”的信念,實踐“愛”的行動,感受“愛”的幸福。
2、重組資源,假設情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加強“愛的教育”,需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身特長,完成首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因此教師不僅僅要把學生作為教育對象,更應該看成是教育的財富。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挖掘,整理身邊的感人事跡,通過“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導教學視頻插播,以及開展各種“星級學生”評選活動,使學生感到愛就在我們身邊。
在教學“中華民族精神”一課時,我選取了學生推薦的電影《紅河谷》中一小段視頻,就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學生都落淚了。影響作品可以通過特有的藝術形式,再現(xiàn)當時的雄壯情境。這讓我們看到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各族兒女都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今天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無倫你身在何方,你的身上都流淌著這樣一種精神。這也是一次成功的愛國主義教育,提升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如果我們的語文課真正是為學生所想的話,就一定要讓學生學有所得,一堂課只要讓學生在某些方面有所長進,就足夠了,千萬不要期待一堂課把所有的東西都教給學生,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就能干凈一點,語文課目標就能簡單一點,從而讓學生學得更輕松一點,更有效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做到心存學生,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會真正高效。在講“中國夢”時,它的實現(xiàn)需要每一個中國人為之努力,但絕不是口號,這需要我們從心底認同并為之奮斗,所以在講事例中日鈞魚島沖突導致中國拒絕購買日產車時,引導學生思考這一做法好不好,是不是最根本的方法。當有人說出“低制日貸不是長久之計,只有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重振國貨者是治本之策”時,同學們自發(fā)地鼓掌,我想,此刻真正上升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
3、提升觀念,注重細節(jié),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
作為教師,必須轉變重分數(shù),輕品德的錯誤觀念,堅持知識教學和德育并重,而不是把理想,道德價值觀等作為教學中的可有可無的點綴。教師要關注教育細節(jié),傳遞正能量。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特點,道德修養(yǎng)等,并以此為據(jù),對學生一視同仁,與學生真誠溝通,拔動學生愛的心弦。教師愿意花時間與學生交流,愿意告訴學生自己的生活和經歷,愿意同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教訓,能夠理解學生的感受,看清學生行為背后的內心處境并以一種有血有肉的姿態(tài),走進學生的內心,聽取學生的喜樂與憂愁。
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力,遠遠大于我們的想象。我們的確可以溫暖一顆心靈,塑造一個人,也能傷害一顆心靈,毀滅一個人。所以,我們要謹言慎行,要有愛教育,將正面的人格魅力影響每一個與我們相遇的孩子。教師的人格魅力集中體現(xiàn)在“愛”上。陶行知先生說:“比教學藝術更為需要的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的靈魂是一個‘愛字。愛就是一種教育,誰有愛心,誰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諦?!?/p>
課堂上,教師要富有親和力,要善于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如坐春風。在生活中,教師每天要用微笑面對學生。肖川教授說:“教師臉上和微笑有多少,學生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者的一個規(guī)則就是:要把自己在廣泛的意義上培養(yǎng)好,那時你就必然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笨傊處熞槐^,不消沉,不怨天尤人,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感染學生。
教育要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道德基礎,激發(fā)他們對自我關懷的熱情,培養(yǎng)他們堅定的意志與能力。只有當學生懂得愛、理解愛、付出愛,同時也能感受被愛時,德育為首的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課堂才不單調,學生的成長才是健全的。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蔣紅娟,“后課改時代”有效教學走向優(yōu)質教學的思考,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上)2013(9)
[3]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