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琴
【摘要】高中化學教學對學生的要求高于初中化學的學習,對化學教師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同時,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需要教師不斷地分析教學方法,發(fā)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彌補不足,提升教學能力,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設計,發(fā)展教學方法,重構課堂結構,從而增加師生之前的默契,拉近師生關系。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育探析 學生
1.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1.1 營造一個寬松的教學氛圍。營造一個寬松的教學氛圍,也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里,不是單向交流,而是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這樣就有利于消除上課過于拘謹的場面,有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感情距離。在這個氛圍里,學生才會勇于發(fā)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渴求解決問題,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養(yǎng)和發(fā)揮。
1.2 激發(fā)學生的好奇觀念。好奇是創(chuàng)造行為的開始,是學生探索心理的推動力,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具有觸發(fā)催化的作用,從而成為學生行為的內在動力之一。愛因斯坦說過,他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對事物感到好奇的時候,往往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迸發(fā)的時候。在人類認識史上,正是個別人對事物或某種現象產生了好奇感、驚奇感,從而導致了重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瓦特對蒸汽沖動壺蓋好奇,發(fā)明了蒸汽機;巴甫洛夫對司空見慣的狗流唾液的現象感到好奇,通過探索,終于創(chuàng)造了高級神經活動心理學。如果沒有這種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動,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無從產生。
2. 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促進學生自覺主動地學好化學,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讓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如何才能激發(fā)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我們需要討論的話題。
2.1 把握教學進度,循序漸進,控制教學難度、深度,避免學生因為逃避困難而出現厭學情緒,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挑戰(zhàn)困難的興趣,多讓其成功,培養(yǎng)其自信心。
2.2 聯系生活,化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例開展教學,激發(fā)學生無限的學習熱情。
2.3 教學過程中,教師切記不要隨意拔高內容、不要一步到位,要從簡單入手,多讓學生成功,可以經常出些簡單的題目讓其練習,培養(yǎng)其做對題目的好心情。
3.善于運用言行表情,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生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善于運用言行表情。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贊許的話語,一番精彩的開場白,都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獲得終身受用的化學基礎能力和創(chuàng)造才能。如在講授《化學選修1》“合金”時,我便臉帶疑惑,很謙虛地向學生討教:“剛剛老師碰到了一個問題,怎么解釋都覺得不夠全面,想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幫老師一起解釋。”然后,提出合金是混合物,但卻為什么有一定的熔點,這下學生們可就熱鬧了,有的說,合金的形成不是簡單的將兩種金屬進行混合,他們之間是要斷裂金屬鍵的,金屬陽離子重新排列的;有的說,合金從物質分類上看,有的屬于機械混合型混合物合金,有的屬于互化物合金,無論那一種類型,只要組成一定時,熔點就一定。最后學生在共同討論中真正理解了“合金”的含義。這樣不但讓學生學到了化學知識,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另外,在平時的課堂中,筆者還時常用贊許的話語鼓勵學生,如“老師也有同樣的想法”“老師覺得你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等等,增進與學生的感情,使每位學生時刻感覺到自己是課堂中的主人。
4.計算機輔助教學
現代計算機對圖片的處理能力很高,它可以將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具體,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對微觀事物處理得更宏觀,把宏大場景作縮微處理,將枯燥化為生動。比如,在課件《離子鍵與共價鍵》中,通過計算機模擬核外電子運動和化學鍵的方式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重視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學好化學,必須經過不斷的實驗和分析,而很多化學規(guī)律也是在實驗中總結出來的。首先,老師要多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并親自觀察實驗反應,享受實驗現象給他們帶來的喜悅與激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化學現象,老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思考,分析現象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獲得知識的能力。探究性實驗就是以問題為核心,探索問題的答案,它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解決問題的機會,集中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激勵學生更好地獨立地完成作業(yè)。通過學生做實驗題,老師還能及時獲取學生學習的情況,對學生所面臨的問題有所了解,并得到教學信息的反饋,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好查漏補缺,優(yōu)化課堂教學。
6.依據需要進行探究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合作精神
學生的化學學習需要源于對化學現象的興趣和探究。特別是在學生對所學的化學產生大膽的猜想時,教師應該予以正確的指導和合理的引導。不過,如果學生的思路與問題本身發(fā)生了偏移,教師就要給予適當的提醒,但決不能干涉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例如,我們學習了鈉的性質,就可以推測鉀的性質。因為他們位于同一個主族,在性質上存在相似性和逆變性,然后再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學生在這樣的猜想和試驗中,定能進行大膽的探索創(chuàng)新,獲取自身的學習發(fā)展需要。同時,學生在一種充滿民主、自由、平等的學習交流環(huán)境之中,定能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消除課堂沉寂、拘謹等不良現象。學生也在與別人的交流合作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和團隊精神的重要作用。學生在與別人的合作互助中,也會有所收獲,真正實現了“博采眾長,為我所用”的發(fā)展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鼓勵學生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獲得的化學知識要比教師的單純講解來得更為直觀,更為深刻。這也促進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在化學教學中運用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能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提高化學素養(yǎng)。學生在與別人的合作探究中也能夠滿足學習發(fā)展的需要,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龐維國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2]《探究教學論》,靳玉樂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3]《實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與方法》,孫立仁著,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04年。
[4]《化學教學論與案例研究》,唐力著,南方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