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慶
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體育教學的改革在我國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于是我在教學中做了以下嘗試:
一、師生轉變角色,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
以前我們的體育課大多是以教師為中心,老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老師發(fā)號施令,學生無條件服從。老師是舞臺上的主角,學生只是忠實的觀眾。而現(xiàn)在我的體育課舞臺上的主角是學生,我是導演兼顧問的角色。
比如在體育課堂開始時的收心熱身階段,集合隊形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我們大多都是采用四列橫隊,日復一日,很是單調?,F(xiàn)在為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熱情,我每節(jié)課提前指派一人提前設計下節(jié)課的隊列隊形,好當下節(jié)課的“小將軍”,指揮自己的“千軍萬馬”。設計好的給予獎勵,設計不好的要表演節(jié)目。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互相交流,求助師長,查閱資料等,每節(jié)課都有新的花樣。學生們興致高、集合快,精神面貌大大改變。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們很快投入到體育課的情境之中,對體育課的興趣大大提高。
二、創(chuàng)造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發(fā)揚合作創(chuàng)新精神
在課堂中教師怎樣組織教學是激發(fā)學生能否創(chuàng)新的關鍵。教師要引導學生有
意識地感覺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及時表揚、肯定,引導學生多思、多問、多練,允許他們發(fā)表不同的意見,當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成功時,他們才會感受到體育課的樂趣。在教學中我從改變教學分組形式入手,通過學習小組形式的重新組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遵守紀律的好習慣。
1、自由組合的分組
學生自由組合成教師規(guī)定的組數(shù)。目的是讓興趣一致、關系良好的學生組合在一起,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氛圍,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其特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個性,發(fā)揮特長。比如在“多變沙包”——投擲課中,就是利用自由組合的分組,用沙包來激發(fā)和引導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讓學生通過練習投、拋、踢、夾等動作,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如在踢沙包的小組中,學生想出直腿踢、屈腿踢、腳內側踢、腳外側踢等等,沙包擲遠小組中,學生想出投、推、擲、拋、撇等動作,學生在無意中加進了投標搶、推鉛球、擲鐵餅等動作。想出方法多的同學,鼓勵一句:“你真棒!”“很好!”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會更加積極地投入練習。這時候“導演”只負責引導、點撥就可以了。又如在跳繩教學中,讓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后,引導學生合作創(chuàng)編新的跳繩方法,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嘗試,創(chuàng)編出了許多新花樣。
2、互助互學的分組
教師根據(jù)學生身體素質優(yōu)劣情況和對體育動作、技能掌握的程度進行分組。調整各小組人員的組合,各組都安排一部分好的和稍差的學生,目的是通過組員之間的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習質量,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其特點是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消除畏難情緒,磨練堅強意志。例如在籃球教學中,讓技術好的同學當小老師,指導技術差的學生進行練習。這不僅讓技術好的同學鞏固了技術要領,又讓技術差的學生學有榜樣,學有目標,同時還解決了老師不能照顧全體學生的難題,達到了生生互動的最高境界。
3、分層教學的分組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不同進行分組,目的是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其特點是有效地解決了課堂上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xiàn)象。例如在跳高的練習過程中,掌握技術差的和超重的學生在初級組,這組的橫桿高度最低,有利于掌握技術動作,較胖的同學經(jīng)過努力也能體驗成功的樂趣。在此基礎上,動作有所提高的同學可以到中級組,橫桿高度提高了,動作難度加大了,很有刺激性,同學們很愿意嘗試。這無疑體現(xiàn)了學生的拼搏精神,增強了他們的意志品質。有的同學還不滿足現(xiàn)狀,那就去高級組比一比,友誼第一,公平競爭,他們會體驗到克服困難的愉悅和戰(zhàn)勝自我的快樂。
以上列舉了我分組教學的幾種形式,我還經(jīng)常嘗試其他方式的分組,只要學生充分的利用了課堂45分鐘,積極鍛煉并快樂著,教學目的就達到了。
三、促進全員互動,推動全社會共同發(fā)展
兒童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昌盛。但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和體能水平卻不容樂觀:心肺功能、身體素質下降,肥胖學生增多,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青少年身高平均值已低于一些發(fā)達國家。正因為如此,在課的結束部分或上室內課的時候,我經(jīng)常一邊組織上課情況一邊把國家政策、精神、體育常識等滲透給學生。使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
讓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不僅僅是學校的事,而應該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事。學校體育是社區(qū)體育、家庭體育的基礎,但社區(qū)體育、家庭體育要為學校體育服務。三者緊密相聯(lián)、缺一不可。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提高了,有了收獲,教師給予肯定,并積極鼓勵他們把在學校學到的體育知識進行“現(xiàn)身說法”,影響和帶動家長、親戚、朋友,號召他們積極投身到體育鍛煉之中,促使我國體育人口數(shù)量增加。反之,社會和家長也不要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請家教、學特長上,應還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時間,保證學生盡情地參加體育鍛煉。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只有全社會共同參與,才能使我國全民的身體素質共同提高。這才是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