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海明威短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一天的等待》充分體現了海明威簡潔、凝練、樸實的寫作風格及語言特色。借用其首創(chuàng)的“冰山原則”,海明威將含蓄與象征手法貫穿、統(tǒng)一于作品中,用簡潔的文字創(chuàng)造出鮮明的形象,而把自身的感受和情緒最大限度埋藏其中,從主題、語言及故事情節(jié)上,將人際間的“隔閡”這一當代社會現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關鍵詞】海明威 冰山原則 一天的等待 隔閡
【中圖分類號】I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9-0008-02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迷惘的一代”中,海明威被譽為美國20世紀上半期的天才小說家,其作品以簡潔、凝練、樸實而著稱,其言簡意賅的寫作風格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932年,海明威在其紀實性作品《午后之死》后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則”,把文學創(chuàng)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并聲稱:“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海明威的“冰山原則”尊奉美國建筑師羅德維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他主要采用暗示藝術,將含蓄與象征手法貫穿、統(tǒng)一于作品中,賦予平常的生活素材以深刻的內涵,使讀者逐步透過作品的表象而悟出其深遠的蘊含意義。
《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創(chuàng)作于1933年,成其為海明威短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只有1058個單詞,卻充分體現了海明威簡潔、凝練、樸實的寫作風格及語言特色。在作品中,海明威嫻熟地借其簡潔、凝練的風格,將“冰山原則”從主題、語言風格及故事情節(jié)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充分展現了20世紀初期人際間的隔閡問題(正如作品中所體現的,即使是父子間也不例外)。
一、“隔閡”在主題上的體現
文章的主題為等待死亡,海明威通過九歲的沙茨一天的內心感受來體現這一主題,但正值無憂無慮童年期的小男孩何來的對死亡的體驗呢?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引發(fā)混淆了溫度單位華氏與攝氏的概念這一誤解的根源 — 父子間的隔閡及缺乏有效交流。在海明威筆下,讀者不難透過其“冰山原則”體會到海明威借父子間的交流障礙體現出的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甚至處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的孤獨感。
二、“隔閡”在語言風格上的體現
文章中,海明威采用白描的方式,省略了相關背景、外表、情緒、語調等的描寫,主要通過父子間的交替對話展開故事情節(jié),非常簡潔明快。但透過毫無鋪墊的字里行間,父子間因隔閡而形成的交流障礙卻無處不在:
“You dont have to stay in here with me,Papa,if it bothers you.”
“It doesnt bother me.”
“No,I mean you dont have to stay if its going to bother you.”
簡短的對白中,“It”在小男孩的顧慮中指的是自己的死亡,父親理解的卻是兒子的感冒,時態(tài)的變換,使這種誤解逐步顯露。
而在另一個場景中:
“It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I dont worry,”he said “but I cant keep from thinking”
“Dont think,”I said “Just take it easy.”
“Im taking it easy,”…
在父親口中還是兒子的感冒的“It”,在兒子心中的理解卻還是死亡。在此,讀者不難透過父子間交流的障礙體會到兩代人之間思想的隔閡及難以相互了解的痛楚。
此外,重復和象征等手法的運用也向讀者展現出這種交流障礙:
“You better go back to bed.”
“No,Im all right.”
“You go to bed.Ill see you when Im dressed”
…
“You go up to bed,”I said,“Youre sick.”
“Im all right,” he said.
在對話中,沙茨面對父親讓他上床躺著的要求反復回應:“我沒事”,小男孩冷靜、勇敢的形象躍然紙上。但在鎮(zhèn)靜地面對死亡的過程中,小男孩的恐懼通過三次盯床腳表現出來(第一次:“l(fā)ook at 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第二次:“stare at 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第三次:“his gaze at the foot of the bad”)。其中,動作的重復表現了小男孩對死亡的恐懼,渲染了主題;而“床腳”的象征(西方文化中,死神降臨時都是從床腳出現),則再次突顯了小男孩的緊張情緒及等待過程的壓抑、煎熬,而作為本該親密無間的父子,沙茨的這一表現顯然沒有引起父親的關注及重視。
而在故事結局,當沙茨終于明白兩種溫度的差異時,只答了一聲:“哦”,從而結束了他一天的痛苦煎熬。在此,海明威只用了一個簡潔的語氣詞,卻將作為父親完全不了解的、小男孩飽受心理煎熬和精神磨礪后的淡定(暗示其性格的成熟、心境的變化)向讀者展現得一覽無遺。至此,象征人與人之間隔閡的父子間一連串的誤會和交流障礙也展現得一覽無遺,文章主題進一步升華。
三、“隔閡”在故事情節(jié)上的體現
《一天的等待》故事情節(jié)平鋪直敘,講述的是一個九歲小男孩的故事:清晨,小男孩沙茨感冒發(fā)燒,醫(yī)生為其診治時量得體溫為102度(華氏),開完藥后離開。因不了解華氏與攝氏溫度的區(qū)別,聽說體溫超過44度(攝氏)就會死亡的沙茨誤以為自己即將死亡。整整一天,九歲的小男孩在飽受內心煎熬的情況下,躺在床上靜候死神的到來。最后,從父親口中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沙茨結束了一天的等待。
其中,海明威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含蓄、委婉地向讀者展現了父子間的交流障礙:作為九歲的孩子,在認為自己病重難愈時,兒子并沒有跟父親表露內心的感受,從而錯過了糾正自己誤解的最佳時期。從成人的角度,父親認為兒子病情并不嚴重,所以選擇外出狩獵,留下兒子獨自面臨病痛,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出于對父親的保護,兒子為使其遠離死亡威脅而拒絕父親進入自己房間,而父子間的隔閡卻使得父親難以明白其行為下的深情。而在屢次的對話交流中,一個簡單的“It”使得父親跟兒子總是雞同鴨講,難以一致。雖然最終誤解消除,但勇敢的小男孩卻因一個小小的誤解而飽受一天的精神折磨,雖說磨礪了其堅韌,卻也讓人在啼笑皆非的同時對其心疼備至。
海明威的“冰山原則”開創(chuàng)了新一代文風,作為其短篇小說的代表作,《一天的等待》憑借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淳樸的語言,卻塑造了豐滿的人物形象:本該親密無間的父與子,卻因交流上的隔閡而使得正值無憂無慮的童年期的兒子因經歷了如此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痛苦經歷。透過“冰山原則”,不難發(fā)現該作品蘊含了更為深刻的寓意,給予讀者深遠的感悟空間,從而更加突出其藝術性,成其為文壇不朽的經典。
參考文獻:
[1]陳良廷等譯,(美)海明威著,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說全集(上)[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2]傅景川,20世紀美國小說史[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3]常耀信,精編美國文學教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4]邱世鳳,從《一天的等待》看海明威的寫作風格及語言特色[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作者簡介:
徐紅梅,女,漢族,云南麗江人,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與大學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