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朝臻
[摘要]偏遠山區(qū)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著許多困難,如基礎薄弱、缺乏良好學習習慣、教學設備落后、缺乏后繼學習動力等,嚴重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教師教學效果。教師應將英語教學生活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yǎng)良好師生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英語教學達到預期效果。
[關鍵詞]偏遠山區(qū)學習英語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040050
新課程改革給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然而由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和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約,偏遠山區(qū)英語教學可謂是問題重重,其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問題,讓教育一線的英語教師傷透了腦筋。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是偏遠山區(qū)英語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一、偏遠山區(qū)學生學習英語存在的困難
有位教育學者曾經(jīng)說過:“最有可能引起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原因是英語教師教學方法不當、不適合的英語教材編排、落后的社會經(jīng)濟、師生關系的不和諧、教學設施陳舊落后、健康狀況不佳等問題?!边@些因素在我國偏遠山區(qū)也同樣存在。偏遠山區(qū)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特殊性值得我們?nèi)ヌ接憽?/p>
1.基礎薄弱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動力和信心
基礎是興趣的源泉,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因此,偏遠山區(qū)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問題根源還是在其基礎上。偏遠山區(qū)學生的英語水平遠遠沒有達到英語教學要求的標準水平。最底層的基礎沒有打好,上面再堅實也失去了它應有的穩(wěn)定性。在教學測試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的詞匯量非常有限,對語法一知半解,導致了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困難重重,無法獲得積極的成就體驗,體會到的更多的是學習英語時的挫敗感,從而導致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
2.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英語學習熱情忽冷忽熱
偏遠山區(qū)生活的復雜性使很多學生難以養(yǎng)成持久
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是一門特別講究學習持續(xù)性的學科。如果沒有掌握好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持久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學習的效率是很低的。而偏遠山區(qū)的學生缺乏的正是持久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死記硬背單詞、詞組,很少學生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不少學生上課容易走神,不善于歸納和總結,害怕犯錯,膽小害羞,遇到問題不能主動求助,最終導致英語
成績差而失去興趣。
3.教學設備落后是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不濃的重要因素
教學設備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標教材的全面普及,對教學設備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偏遠山區(qū)中學相對于城市中學而言經(jīng)費緊張,硬件設施較差,教學設備落后。
4. 應試價值觀使學生缺乏后繼學習動力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動力。學習英語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都是為了升學,為了考試,這種目標本位的學習價值觀使學生更多地在英語學習上采取功利主義的學習方法,如做題等,極大地限制了學生自主發(fā)揮、主動探究的精神和意識,學習英語的熱情也就無從說起了。長此以往,學生對英語學習就失去了興趣和熱情。
二、培養(yǎng)偏遠山區(qū)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
1.巧妙設計課堂,將英語教學生活化,消除學生對英語的陌生感和畏懼感
偏遠山區(qū)學生認為英語是離他們十萬八千里遠的語言。這種最初的排外心理使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產(chǎn)生了陌生感和畏懼感。同時他們認為學習英語平時也用不上,僅僅在課堂上用到,英語是獨立于生活之外的課本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英語時,首先要從對英語文化的認識入手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學生在心理上消除對英語的陌生感和畏懼感。其次是要巧妙設計課堂教學,將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融入英語教學中來。比如,在完成課本教學任務的同時,加入學生日常對話,如食堂里的常用對話、宿舍里的日常對話、家里的日常對話,讓學生時刻感覺到英語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而不是學了沒有運用的地方。讓他們體會到生活中雙語交流的樂趣,從而消除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距離感”。讓他們樂于學習,學以致用,將英語融入到生活當中,讓他們更主動地運用英語,更能動地去探究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動力和欲望。
2.通過培養(yǎng)信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偏遠山區(qū)學生失去英語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自身英語知識基礎差,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弱,在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出自信不足。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為教學而教學,更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表現(xiàn),及時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信心,鼓勵學生勇于進取,勇于挑戰(zhàn),讓他們有“沒有什么是學不好的,只要用心”,“我相信,我能做到”等自我激勵的意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只有走出了這一步,偏遠山區(qū)學生的英語學習才能有一個質的飛躍,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才能調(diào)動起來,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3.小組合作學習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偏遠山區(qū)學生的學習交流能力普遍比較弱,遇到問題不能主動尋求同學或老師的幫助。他們平時學習上缺少交流、缺少合作,遇到學習上的困難選擇避開不解決,問題就會越積越多,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也就越來越多。學習交流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而這種交流卻是偏遠山區(qū)學生所缺乏的。因此,要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分組討論學習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在小組討論學習中,學生可以自由地、主動地去探討問題,無意識之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交流能力,而有交流就能碰撞出學習的火花,學生自閉的心理狀態(tài)就會得到解放。小組學習改變了偏遠山區(qū)學生遇到問題埋藏在心里的弊端,避免了將問題積累下去的可能。而不斷解決問題的成就感也會慢慢地培養(yǎng)出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情授課,拉近學生與教師的感情距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威信,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因為樹立威信而使學生與教師的情感生疏,學生會因此而懼怕教師,影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躍性和主動發(fā)言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對任課教師懷有懼怕的心理或不喜歡某個教師,他們就會對這一門課程不感興趣或產(chǎn)生厭惡,上這一門課時,他們就會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動參與到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之中,課堂失去活力,課堂效果低下,學生也沒有學習興趣可言了。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做到尊重、關心學生,以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學藝術、淵博知識感染學生,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獲得學生的愛戴和信任。 只有這樣,教師和學生才能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達成相互間的信任,從而使英語教學獲得成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 只有盡可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才能活躍起來,英語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龍立.校本課程的設計與探討[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朗.高中英語興趣教學的技能和技巧[J].中學英語之友(高三版),2009(3).
[3]薛小麗.西方近現(xiàn)代興趣教學思想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責任編輯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