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要】課堂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在認真?zhèn)湔n的基礎上,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性學習,獲取更多的語言信息,感受語言的魅力,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設計精練有效的教學過程,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在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課堂教學 有效性 評價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時常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也學得很辛苦,教師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準備材料、組織教學活動, 學生也積極參與了課堂教學活動。但是,結果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數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十分有限。課堂中經常表面上熱熱鬧鬧, ,似乎人人都在參與,然而常有許多學生不按照要求和規(guī)程進行操作,也不知道該怎么操作。透過這種熱鬧的場面, 不難看出課堂設計的膚淺與浮躁,這較高的投入卻換來的是較低的教學效率。為此,我從去年開始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設計精練有效的教學過程,利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知識水平和能力發(fā)展的提高,從而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談一談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關注學生情感,為有效課堂奠基
育人為本,愛心是根,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心和責任心是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教師有了愛心、責任心,便會一切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敢說、樂說、愛說,讓他們從情感上對學習英語不再產生恐懼感,在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的同時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有效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二、精練教學過程,為有效課堂鋪路
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中單位時間的使用率,精練教學過程,優(yōu)化課堂結構,從而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
1、引入導學案——“助”課堂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份科學的“導學案”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提高課堂實效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2、優(yōu)化課堂結構——“活”課堂
(1)優(yōu)化教材
每位教師在進行一個新的單元教學前,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頭腦中提出一些問題:單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語言的重點和難點在哪里?對學生的目標要求如何?不同的老師具體關注的問題可能有所不同。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優(yōu)化教材內容。
a. 定標。即確定一組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實施課堂有效教學導航。在確定了單元內容后,不僅要注意教材所顯現的認知目標,還要注意教材內所隱含的能力要求,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蘊含的情感目標,這樣課堂教學就有了明確的方向。
b. 整合。即整合教材內容,跨越狹隘的學科界限,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在新課程標準下,英語學科很大程度體現出它的綜合性。學習英語不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際交往的需要,而是為了用英語獲取某個方面的信息。將語言材料正確、合理地進行調整、改編、整合或者用其他語言材料來替換。如教日期表達時可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在教Time時可抓住機會教導孩子們珍惜時間;在教到Festival時可進行中西文化差異的滲透。這樣,不僅可以優(yōu)化教學時間,使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增大, 又可以使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增多, 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2)優(yōu)化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英語產生了興趣,有了學習英語的欲望,那么他們就會以各種方式學習英語,課堂實效自然就不言而喻了。如果只是簡單地把各種游戲堆砌在課堂上,只停留于表面形式上,最終只會分散學生對知識本身的注意。
課堂活動需要變化。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要想較長時間維持他們的愛好和留意力,不同類型的活動要穿插進行,不宜將許多相同類型的活動安排在一起。學生需要成就感。課堂活動的安排要能給學生一種前進感,要由簡單到復雜、由理解到運用,使學生感覺到進步。
三、構建評價體系,為有效課堂助推。
評價目的是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使教師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1、發(fā)展性評價
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態(tài)度和交流能力等為主要依據。針對新課展示、復習鞏固等不同內容,對學生的分層和評價也不一樣,要充分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有以整體為單位的,小組為單位的,伙伴為單位的,也有以個人為單位的。以下我就伙伴制評價進行列舉說明:在教學中我開展了“手拉手”師徒結對活動,一個成績好的學生幫助一位學困生。在一堂課或某單元結束后進行綜合評價。
2、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是檢測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程度的重要途徑,也是反映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終結性評價必須以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力爭科學地、全面地考查學生在經過一段學習后所具有的語言水平。
評價是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tǒng)一,從而推動實效性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使英語課堂教學達到科學性與藝術性和諧統(tǒng)一的新課標理念的需要。總之,教師要以小學生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需求及特點為前提,認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導學案,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性學習,獲取更多的語言信息,感受語言的魅力,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努力做到讓語言從教學回歸生活,返回自然,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向往與渴求,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從“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使教學成為一種生活,一片樂土,真正的讓我們的學生“走”在陽光下,享受英語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