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藥療不如食療”,這是說從古至今,藥物和食物人們還是分得清的。但如今什么是食物,什么是藥物,卻有些令人糊涂了。拿食品當藥物忽悠人的,當屬張悟本的綠豆;還有現(xiàn)在市場上隨處可見,聲稱能降壓或降脂、降糖等的保健品或功能食品。據(jù)商家介紹,這些食品不是藥物勝似藥物,又治病又安全還沒有任何副作用。此外,害怕吃藥有副作用,拿苦瓜、南瓜當降糖藥的,也不時有所聽聞。拿藥品當食品吃的雖然比較少一些,但大都市里愛漂亮小姑娘們?yōu)榱斯?jié)食減肥還不損身體,拿維生素丸當飯吃,只要營養(yǎng)不要熱量的也不鮮見……
其實,食物就是食物,藥物就是藥物,這是不容混淆的。食物的功能是供給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和熱量,但不能改變?nèi)梭w的寒熱虛實;即使某些食品可能會影響人體的寒熱虛實變化,其作用也不可能達到藥物的程度。就如近代名醫(yī)張錫純所說:“食療病人服之,不但療病,并可充饑,不但充饑,更可適口,用之對癥,病自漸愈,即不對癥,亦無他患?!睋Q句話說,食療勝于藥療,就在于用錯了也沒有副作用;但正因其沒有副作用,不能即時糾正人體的寒熱虛實,效果自然要打折扣了,需要長期食用,慢慢見效。
藥物的功能則是通過影響人體的寒熱虛實來治療疾病,使虛者實之,實者泄之,或清火或祛寒而使病邪消退。用之對癥則見神效,用不對癥則有副作用,其對人體的營養(yǎng)供給意義不大。
話雖如此,但回到現(xiàn)實人們又糊涂了。因為食物和藥品都有寒熱屬性,比如人們常說的鴨肉性涼,羊肉性熱,尤其是一些游走于藥物和食物之間的物品,我們究竟是拿它們當食物吃呢,還是拿它們當藥品來治病呢?
我們希望下面一組文章有助于為讀者解惑,或有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