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 要:死亡是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主題,它改變了人們對死亡的看法,使死亡充滿了美感和浪漫色彩。通過探討狄金森的哥特式死亡詩的主題,試從彌留者、生者和死者的不同視角和身份入手,挖掘狄金森詩歌中的死亡主題,探討其關于生與死、死亡與永恒的關系。
關鍵詞:艾米莉·狄金森 哥特 死亡詩 多視角 死亡 永恒★基金項目:合肥學院科研發(fā)展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4KY13RW);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508085QF116)
在19世紀美國文壇誕生了一位性格迥異,生前默默無聞,死后聲名鵲起的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有人稱贊她為美國詩歌之母、“游蕩在美國乃至世界現(xiàn)當代詩歌原野上的幽靈”。 而這一時期哥特小說也在繁榮發(fā)展。在這樣的文學環(huán)境下,艾米莉·狄金森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不免受到霍桑、愛倫·坡和歐文等以哥特式風格為主要創(chuàng)作手段的美國作家的影響。除此之外,據(jù)狄金森的傳記作家記載,她早期還受到勃朗特姐妹作品和愛默生的超驗主義的影響。因而在其作品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哥特風格就不足為奇了。
根據(jù)《牛津文學術語詞典》的解釋,哥特式風格在起初主要常見于小說,特別是故事背景為陰森的古堡或是修道院里的離奇且恐怖的小說。從此出發(fā),有些學者認為詩歌因有情節(jié)和韻律的限制,無法呈現(xiàn)哥特式的故事。但這一觀點受到了一些評論家的質疑,他們認為以愛德華·楊(Edward Young)和托馬斯·格雷(Thomas Grey)等為代表的18世紀英國墓畔派詩人就成功地在詩歌中運用了哥特式風格,而19世紀的文學家們又重新塑造了小說的創(chuàng)作模式。狄金森因此得以在詩歌中能自如地駕馭哥特式風格,創(chuàng)作哥特式人物。
哥特作品是浪漫主義運動的一個特殊流派,評論家們稱之為“黑色浪漫主義”(Dark Romanticism)。從西方文藝理論和美學史看,亞里士多德是最先對其描寫價值與功能作先驅理論探討的。在其《詩學》中,他大力倡導文學作品中表現(xiàn)恐怖、罪惡、兇殺、驚奇與苦難,強調最大限度地引起人們對苦難事件的恐懼和憐憫之情,以達到藝術的最佳效果。在艾米莉·狄金森的詩歌中,我們亦能找到最基本的哥特元素:恐怖與死亡。翻閱狄金森的詩歌即可發(fā)現(xiàn),她的詩歌三分之一都是描寫死亡的。死亡是她哥特詩歌的一個重要主題。哥特文化迷戀死亡,它所演繹出來的腐敗、末世、毀滅等情景正是這種風格所追求的極致,這種極致符合哥特的審美。狄金森的作品,尤其以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充分詮釋了這一特點。
面對痛苦和死亡,狄金森在作品中表現(xiàn)得冷靜而理智,對其過程和結果加以細膩剖析,這慢慢、漸漸的解剖過程叫人窒息。她的死亡詩從不同方面探索死亡的意義。有的以臨死者的身份描寫死亡瞬間的恐懼,有的以幽靈的視角描寫死后的生活,有的從死者的角度寫對人生意義的思索。在她的筆下,她以不同的視角來描寫死亡,擁抱死亡,反思死亡,引發(fā)對幻夢與現(xiàn)實、死亡和永生的思索。
一、生者對死亡的反應
在狄金森的一些詩中,她時常以生者的視角直擊死亡場景,展現(xiàn)了生者對死者的恐懼。Theres Been a Death in the Opposite House(Poem 389)一詩向我們展示了人們對于他人死亡的反應。詩中的敘述者沒有直接目睹尸體或去送終,而是從自家的窗戶向外張望,觀察對面房內正經歷的“新喪”場景:“Theres been a Death, in the Opposite House,/ As lately as Today-/ I know it, by the numb look/ Such Houses have-always-.”在這首詩中,狄金森應用了多個陰郁的意象來烘托死亡氣氛:疲憊麻木的殯主、黑色的送葬隊伍,似乎就連空氣也彌漫著死亡的哀傷與凄涼。醫(yī)生向眾人宣告一個生命的結束,吊唁者陸陸續(xù)續(xù)前來向遺體告別,牧師也來到了死亡現(xiàn)場。牧師作為人類靈魂的拯救者,他的到來就像醫(yī)生宣告死亡一樣是死亡事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屋子里的人扔出一張床墊,門口的孩子們急忙躲閃。他們懷疑那人死在那床墊上面(Somebody flings a Mattress out- /The Children hurry by- /They wonder if it died-on that-)。雖然年幼的孩子們對死亡不可能有多么深刻的理解,但他們就像害怕黑暗一樣害怕死亡。這首詩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死者死亡的過程和生者的悲哀,但卻用強有力的筆觸間接描寫了活著的人如兒童和牧師對死亡的恐懼。詩中“appalling”一詞集中反映了敘述者的主觀感覺。在她的描寫下,我們可以看到死亡的陰森恐怖和痛苦不堪。
二、臨死者彌留的恐懼
狄金森可以在詩歌中成功地描述死亡來臨那一瞬間臨死者的主觀意識,以臨死者的身份來感受死神的降臨,在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Poem 280)中:“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And Mourners to and fro/ Kept treading–treading-til it seemed/ That Sense was breaking through-.”在這里,作者以一個彌留者的身份感受到哀悼者沉重的腳步聲。作者借Sense breaking through暗示人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頓悟生命的價值,才懂得生命的可貴。第二節(jié)中:“A Service, like a Drum- /Kept beating-beating–till I thought/My Mind Was going numb-.”重復強調了我的精神狀態(tài)逐漸麻痹。而第三節(jié)中的“Then Space-began to toll”則預示著命運審判的臨近。詩中第四節(jié),作者描述了整個宇宙變成了喪鐘,存在成為了一只耳朵,而“我”和某種詭譎的沉寂卻在此場景里迷失、孤寂和痛苦:“As al the Heavens were a Bell,/ And Being, but an Ear,/ And I, and Silence, some strange Race/ Wrecked, solitary, here-.”從Silence可以看出喪鐘并未敲響,這就表明“我”的靈魂并未得到拯救而不能上天堂。這時,象征“我”思想的厚木板突然折斷,于是“我”止不住地往下掉,直至沒有知覺:“And then a Plank in Reason, broke,/ And I dropped down, and down.”思想的靈魂或“大腦”的設定應和了哥特式的幽閉空間。在這首詩中,狄金森生動地描繪了死亡的過程中靈魂的掙扎,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死亡的細節(jié)。由于作者參與了死亡使我們的每一個神經都感到痛苦。死亡的感覺是如此直接,直接得令人恐怖,雖然詩人并沒有使用任何如“疼痛”“痛苦”或“恐怖”的字眼。類似的詩還有Ive seen a Dying Eye。這可謂生動地演繹了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關于如何實現(xiàn)恐懼和憐憫之情的探析。
三.死者對死后的構想和對死亡的反思
在狄金森的許多死亡詩中,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她描寫的死后的世界和對死亡的意義的反思。在詩歌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Poem 712)中,狄金森一反常態(tài)采用了一種輕松的基調來對待“死亡”這樣悲傷沉重的主題。在這首詩里,“死亡”被人格化了,它不再是一個令人生畏的恐怖形象,而是一個具有紳士風度的、彬彬有禮的愛人。我們在常理中不愿意死亡,但終有一天我們必須被死亡帶走。在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中,“死亡”友善地把敘述者帶去坐車兜風,開始死亡之旅。進行一次旅行就是人生的一個輪回,從死亡到永恒。詩人用了隱喻,把敘述者比作一個年輕的女子,把“死亡”比作一個年輕友善禮貌的紳士,車上還有另一個叫乘客叫“永生”(Immortality)。如果像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所認為的“文學作品的成就可以以隱喻的數(shù)量來衡量”的話,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狄金森所作的那些表現(xiàn)死亡和永生的詩歌可以算得上是她的最高成就。整首詩的基調一反傳統(tǒng)死亡詩歌的凄涼變?yōu)檩p松怡然,而年輕女子與死亡的關系似乎很親密,如一對新婚的愛人。她速速決定放下休息和勞動,和“永生”一起踏上了死亡之旅。詩的第三節(jié)用“school”“fields”“the setting sun”等一組意象群來象征人生旅途的三個重要階段:在學校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在地里辛勤勞作的青壯年時期和遲暮的老年時期,這三個階段是人從生到死的必經過程。死亡之旅的馬車最后停在一棟房子前。由“a House that seemed-/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The Roof was scarcely visible- /The Cornice-in the Ground-”可判斷,這棟房子就是墳墓。在常人眼中,墳墓既是死亡的象征,也是人死后的安息之地。但狄金森在詩中用了“pause”(暫停)而不是“stop”(停止)。這暗示著詩人對死亡的看法:“墳墓”只是人們通向永恒的一個中轉站而不是終點,因此沒有必要擔心死亡的降臨。詩中詩人把人一生的生、老、病、死四個階段用一個下午的乘車旅行來象征,從而邁向永恒。詩的結尾詩人用“Eternity”(永恒)與開篇的“Immortality”(永生)相呼應。她終于發(fā)現(xiàn)死亡就是永生的開始,死亡那刻即永生。詩人通過“tis Centuries”與“shorter than the Day”對比并發(fā)現(xiàn)雖然實現(xiàn)永恒的時間也許在幾個世紀以后,但只要堅定信念,世紀短若日,因為她已經猜出死神的馬頭朝向永恒 (the Horses Heads were toward Eternity)。此詩的第六節(jié)的時間跨度很大,表明詩的敘述者的靈魂已離開肉體而進入永恒。時間如白駒過隙,不變的是人們對永恒的追求。整首詩中,詩人發(fā)揮奇思妙想和形象詼諧的隱喻把死亡之路刻畫成一次輕松自在的旅行,整個過程歡快而閑適。最后敘述者憧憬并邁向了永恒,表現(xiàn)詩人把死亡當做永生之始的從容不迫。
通過分析狄金森幾首代表性的哥特詩歌,不難發(fā)現(xiàn)狄金森對死亡有非同尋常的興趣。在她的詩歌中,她嘗試以不同身份反映人們對死亡進行哲學和理性思考時的游離心理狀態(tài)。狄金森的死亡詩及其死亡意識已經超越了死亡本身,更多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生命意義的深刻而積極的思考。一方面她沿襲哥特藝術傳統(tǒng),認為死亡給人帶來的是恐懼、焦慮與絕望,死亡時刻的感受和經歷是悲愴凄慘的,因此她躲避死亡、恐懼死亡;另一方面,狄金森受到基督教的傳統(tǒng)教義和愛默生超驗主義的影響,通過創(chuàng)作表明死亡是另一種形式的存在,是通向永恒的必經之路,通過死亡才能到達永生,“I stand alive- Today- /To witness to the Certainty Of Immortality-”(Poem 463);“Behind Me- dips Eternity- /Before Me- Immortality-”(Poem 721)。受其影響,她另一方面又不懼怕死亡,能直率地面對死亡的到來并擁抱死亡,“So Give me back to Death- /The Death I never feared”(Poem 1632)。從這點出發(fā),狄金森對死亡又是肯定的,她肯定死亡也就肯定了永生的存在。
雖然在生前默默無聞,但狄金森卻通過詩歌抒發(fā)內心豐富細膩的情感。狄金森的詩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尤其是她對死亡的細微描繪和豐富想象,使人們覺得死亡不再令人生畏和難以接受。 她對永生的期待,使人們相信,生命雖然短暫,但經過死亡,就可邁向永生,延續(xù)無盡的生命。通過對以上列舉死亡詩歌的評析,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創(chuàng)作的多重視角、對死亡的肯定和否定的不置可否的態(tài)度、對上帝的愛與恨的矛盾立場和面對死亡既懼怕又超脫的心態(tài)。狄金森有關死亡的詩歌是她豐富想象力的展示,是她多年對死亡的想象,同時也是她孤寂悲涼人生的真實寫照。她對上帝的無情和冷漠的憤慨,使人們更加感覺到了詩人熱愛人類的崇高情懷。閱讀她的詩,我們仿佛感覺詩人就是一條小河,正流向海洋,帶領蕓蕓眾生共同投入代表真理和永生的懷抱。
參考文獻
[1] Johnson,Thomas H.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5.
[2] Farr,Judith.The Passion of Emily Dickinson[M].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 李偉昉.黑色經典:英國哥特小說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4] 劉守蘭.狄金森詩歌哥特式風格探勝[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3).
[5] 艾米莉·狄金森.我們無法猜出的謎[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