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課堂上進行合作學習采用的較多的組織形式。這種學習形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有充分地機會發(fā)表意見,同時也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jié)合作的意識。但是,作為一種新的學習形式,在實踐應用中會出現(xiàn)許多困難和問題: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在小組學習中只充當“聽眾”,不能參與其中;有的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小組學習時,老師不能時時提醒,學習效率低;還有的學生對組內(nèi)形成的見解不能夠進行整理……鑒于以上的種種情況,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如何有效地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成為我們在實踐工作中要探索的問題。
一、建立規(guī)則,明確個人責任
課堂討論是小組合作學習中運用的最多的學習形式,給學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機會。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是一些較好的學生搶先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使得其他程度較差的同學失去了獨立思考、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機會,久而久之,小組合作學習成了部分同學展示自己口語才能的舞臺,而另一部分學生又回到了被動地學習的老路上了。針對這一現(xiàn)象,幫助學生明確個人責任尤為重要:老師要統(tǒng)籌班級內(nèi)的所有學生,根據(jù)學習能力把學生分成幾個組,由小組長主持小組活動,并安排學生做好討論記錄,保證人人參與,討論結(jié)束后由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組討論成果,其他組員對其進行補充。例如,教學《秋天的懷念》一課,組織小組討論時,我向?qū)W生提出以下要求:1、默讀課文,畫出文中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并試著說一說受感動的原因,在書中簡單批注,準備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2、由小組長主持,小組成員輪流讀自己所畫的句子,并說出受感動的理由,其他成員可以給予補充。注意對組內(nèi)同學的意見進行記錄和整理。3、討論結(jié)束后,推薦一名代表,匯報本組討論成果,其他組員補充。這樣建立了討論的規(guī)則,讓學生明確了自己的責任,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秩序井然,氣氛熱烈,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形成獨特見解
學生正處于思維的形成期,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儲備、生活經(jīng)歷不同,在小組討論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鼓舞學生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例如,在教學《跳水》一文時,學生在文章結(jié)尾處,孩子跳水獲救了,學生似乎剛剛感到松了一口氣,我馬上追問學生:“跳水是最好的方法嗎?就沒有其他的方法了?”一時激起千層浪,學生立刻活躍起來。有人提出各種假設,又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你來我往,唇槍舌劍,進行了一次激烈的辯論。最后得出結(jié)論,在這樣的危機關頭,船長急中生智,逼迫孩子跳水是最好的辦法。這樣,學生在讀書中,在獨立思考基礎上有所感悟,形成獨特見解,有利于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三、構(gòu)建充滿樂趣的動態(tài)課堂
小學生的直觀行動思維占優(yōu)勢,他們天性活潑好動,樂于邊玩邊學習,邊玩邊思考,邊玩邊創(chuàng)新。因此,創(chuàng)新教育的課堂,就必須是動態(tài)的,充滿樂趣的,就應該成為學生釋放天性的自由空間。一位老師執(zhí)教《云房子》,在學生初讀課文后,便讓孩子們繪畫的就動筆畫“云房子”,愛玩積木的就動手拼“云房子”,愛做手工的就用紙折“云房子”……還可以幾個人合作,用自己的身體搭建“云房子”。學生全體參與,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造”出來的“云房子”真是千姿百態(tài),各不相同。教師抓住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再讓學生夸一夸自己造的“云房子”。鼓勵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孩子們紛紛舉手發(fā)言,有夸自己的“云房子”漂亮的,有夸自己的“云房子”造得多的,更多的則是把“云房子”想象成他們喜愛的動物、植物、建筑物……教師還趁熱打鐵地讓學生戴上小鳥頭飾,你到我的“云房子”里來做客,我到你的“云房子”里去玩耍。總之,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有效地把過程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地權(quán)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
四、學會傾聽別人意見
小組合作學習,既要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還必須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新課程標準把培養(yǎng)學生傾聽擺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認真傾聽,才能把其它同學的意見與自我的意見做比較,并給予補充;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綜合歸納組員提出的不同意見,從而形成集體意見。在教學《飛奪滬定橋》一文時,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在那樣不利的條件下,紅軍為什么能取得戰(zhàn)斗的勝利?學生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大家充分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我要求學生注意聽別人的發(fā)言,并與自己的見解做比較,想想組員的說法是否有道理,找出他人發(fā)言的漏洞,進行補充或反駁。這樣,學生認真聽,各抒己見,很快達成共識,提高了小組學習的效率。
五、在匯報中體現(xiàn)合作意識
擴大小組學習的成果,全班交流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在小組討論后的全班交流中,習慣說:“哪位同學愿意來說一說?”學生習慣回答說:“我認為怎么怎么樣。”在匯報交流中并沒有體現(xiàn)小組合作的意識。老師要在班級逐步培養(yǎng)學生在匯報時的語言習慣,讓學生代表小組發(fā)表看法,在匯報中體現(xiàn)合作意識。我在教學中喜歡說:“那個小組愿意來說一說?”同樣,小組“代言人”也回答:“我們小組覺得如何如何?!边@樣既能展示小組合作的成果,又能增強小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團隊精神。
六、匯報交流采取多種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不應該成為公開課上教師設計的花架子,為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們不能把目光只投向幾個或十幾個善于發(fā)言的孩子,要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機會。因此,我們的匯報交流應采取多種形式,如:先寫下自己的想法,再說出來;學生提問,指生解答;推薦同學、朋友匯報等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匯報,得到鍛煉。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當學生指生回答問題時,多是選擇自己的好友,雖然有的學生平時沉默寡言,但是,語文課上,卻經(jīng)??吹剿麄冑┵┒?,各抒己見。
七、合作學習中,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
隨著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實施,對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的評價越來越重要。教師的評價不能只是簡單的鼓勵,如“很好”、“很精彩”,教師應站在比學生高一層的程度上來引導學生,既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還要引導學生向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小組討論時,老師要融入學生,給予評價、點撥,匯報交流時,老師要居高臨下,適時引導。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小組合作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進取精神、探索能力大有好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力爭使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fā)揮作用,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