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宋代蘇軾在評價王維詩歌妙處的時候說過這樣的話:“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边@是蘇軾首次提出關(guān)于詩畫統(tǒng)一的問題。的確,身為畫壇巨擘,王維的詩歌常常注重構(gòu)圖技巧、色彩運用、聲光結(jié)合,讀他的詩,眼前就像出現(xiàn)一幅賞心悅目的山水田園畫。自王維之后,我國詩歌中描繪畫面,在畫面中體現(xiàn)情感的詩歌傳統(tǒng)便薪盡火傳,形成了一種風(fēng)尚。然而,“入畫”一直只是對王維詩歌勝處的經(jīng)典評價,與后代一大批長于描寫的詩人無緣。那么,是什么原因讓王維獨享了這一盛譽?
王維是唐代頗有影響的山水畫大家,一直被后世推崇為南宗文人畫之祖?!拔娜水嫛奔次娜酥嫽蚴看蠓蛑?、士人畫,蘇軾說:“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明確提出士人畫概念,究其意思,是在強調(diào)士人畫與畫工畫在繪畫風(fēng)格上的差異,即士人畫觀其意氣。王維生活的年代,由于佛禪哲學(xué)的廣泛流布,崇尚空靈淡遠的畫風(fēng),力倡洗去鉛華而趨于沖淡清新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著力在繪畫中追求一種“空寂中生氣流行”的意境。這是古代文人畫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王維詩畫共同追求的境界。
王維的畫現(xiàn)世留存不多,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的《山陰圖》是王維山水畫的代表作,畫作描繪的原野遠樹,用筆拙樸細巧,恬淡寧靜的氛圍縈繞整個畫面,確能讓人興起田園之思;王維畫喜用雪景、劍閣、棧道、曉行、捕魚等題材,時論提及的《雪溪圖》、《江山雪霽圖》有王維筆意,從中傳遞出的詩意禪境,實為空寂無聲的靜觀之態(tài),仿佛王維在說,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臨風(fēng)聽蟬、月下彈琴、雨中觀槿。
讀王維的詩,你讀到的也是“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是“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每一句天然都是一幅山水畫,高山深澗,只有松風(fēng)拂面,寂月朗照,花自開落,這寂靜是自然的安靜又是生命的律動;是“松風(fēng)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悠然獨坐,是“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逍遙自在,不同于鼎沸喧擾的現(xiàn)實世界,此刻,心靈從躁動歸于平靜,一切目的性的追求被隔絕,人在無沖突的寂靜中關(guān)照自己的內(nèi)心,尋找真實從容的自我。自開元二十五年宰相張九齡被排擠出朝廷以后,王維深感自己的仕途也失去依傍,進退兩難,在這種心緒下,他借書畫抒發(fā)自己急欲歸隱田園的心情,在苦悶中追求精神的解脫。他的詩畫就是他(特別是在晚年)沉湎于佛學(xué)的恬靜心境的自然流露。
唐順之論明畫家周臣《長江萬里圖卷》時說:“少陵詩云:‘華夷山不斷,吳蜀水常通。只此二語寫出長江萬里之景,如在目中,可謂詩中有畫?!?/p>
妙就妙在這“如在目中,可謂詩中有畫”。千百年來,歷代的詩論家們公認(rèn)王維“詩中有畫”,但往往沒有注意到,他的“詩中畫”大多是“繪畫所描繪不出的畫境”。讀王維的《山居秋暝》,皓月當(dāng)空,透過搖曳的松樹枝椏,將如洗的月色星星點點灑在淙淙流瀉的清泉上,滿載清輝的漁舟從亭亭玉立的荷葉底下露出一角船頭,推動著粼粼的波紋向四面擴散。這一幅光、色、影構(gòu)成的秋夜圖畫,帶著躍出畫面的爽朗而悅耳的歡聲笑語,沖擊著你的視聽??墒?,如果所寫景致僅僅只是讓人“在目”,而不是“如在”,那么所謂的“詩中有畫”就要大大折扣了。詩人通過巧妙的筆法和獨特的感受完成了對畫面的超越,讓人感受到清新寧靜的畫面下那個“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的詩人。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詩人苦苦追求的理想境界嗎?表面上看本詩只是在描繪山水風(fēng)光田園物象,實際上詩人是通過對客觀物象的描繪,以期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潔凈純樸的思想感情。讀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這是一首詩、畫、音樂完美結(jié)合的五律?!昂睫D(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fù)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首聯(lián)和頸聯(lián)寫景,山是蒼翠的,水是流動的,落日不忍離去,炊煙喚我回家。這里,寒山、秋水、落日、孤煙,描繪出的不僅僅是一幅清麗淡雅的山水畫,山水田園的溫情亦包孕在這一山一水、落日和孤煙之中。那個“倚杖柴門”的隱者,兀自在秋風(fēng)之中聽晚樹鳴蟬,那安逸的神態(tài),瀟灑的閑情,將寒蟬的孤絕之音從遼遠與空茫中拉回耳際。時間靜止,畫面定格,畫中那個超然物外的詩人自己,是整幅山水的靈魂。這就是王維的山水詩,不僅是流淌光彩與天籟的一幅畫,他幾乎把每一項景物都注入了自己特有的靈魂和感覺,又把自我消融在景物里,達到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莊禪境界。
蘇軾在《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中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批評只求形似是比較幼稚低級的階段,不足為法。蘇軾的畫論告訴我們,以形似為基礎(chǔ),而又不止于形似,能夠讓人想象描畫不出來的意蘊的藝術(shù)作品,才有不盡之意趣。詩書畫之所以能夠相通相融,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人們思想、意志、情感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它們都強調(diào)詩外、書外、畫外功夫,把更高的“意境”作為共同的追求。而王維在詩畫中所創(chuàng)造的自由澄明之境,折射出古代文人對個體生存的思考,喚起無數(shù)文人志士內(nèi)心的共鳴,他們在現(xiàn)實世界(尤其是仕途)沒有實現(xiàn)的人生價值,在藝術(shù)和宗教中追求超越;在自然中參悟生命,在靜寂中審視自我,這是中國藝術(shù)的本質(zhì),是文人的人格精神。從這個角度說,只有王維可以獲得如此的評價。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人民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