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愛巧
思想政治課教材一改傳統教材單調、枯燥的內容,具有注重素質教育,貼近學生實際、教法靈活、學法更新等特點。其系統性與完整性、針對性與實用性、趣味性與可讀性于一體,為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散性思維,為教師在教和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施展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下面根據個人的經驗,談談如何利用新版教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一、用好“小欄目”
課文中許多“小欄目”的設置富有啟發(fā)性,已蘊藏著讓學生獲得知識輻射或知識延伸的契機。所以,要用好“小欄目”,引導和組織學生討論,使它們成為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重要陣地。
比如講授《我國面臨嚴峻的的人口形勢》時,小欄目“想一想”有這樣一個問題:年齡結構老齡化速度快,會產生什么社會問題?通過組織討論,學生們有的從家庭方面、有的從國家方面、有的從社會方面、有的從經濟方面、有的從工作方面等等,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說明年齡結構老齡化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這樣既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養(yǎng)成學生動腦、動手的習慣;既避免了老師上課講條條、學生下課背條條的現象,又培養(yǎng)了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能使學生對這個問題有較全面的認識。
總的來說,用好“小欄目”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1)要求學生聯系實際;(2)鼓勵學生大膽去想象;(3)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觀點和補充學生遺漏的要點。
二、抓住思想教育點
思想性強是思想政治課的一個顯著特點。它要求通過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達到覺悟的提高,實現知、能、行的統一。政治課教材包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我們可以直接或間接找到思想教育點。如果教師能抓住思想教育點引導學生進行辯論,不僅有利于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而且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辨別是非的能力。這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內在要求。
比如,講授“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辯證統一關系”時,先讓學生回憶什么是生產力及其基本要素,再引導學生對這一科學論斷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分子。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個人的積極進取,努力奉獻,將推動社會集體的發(fā)展,而社會的發(fā)展又為個人的發(fā)展提供越來越充分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為個人利益的滿足提供物質基礎;個人利益的實現,個人得到全面發(fā)展,又反過來激發(fā)人們去鞏固發(fā)展社會集體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辯證統一關系。
三、分析社會熱點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原則。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掌握科學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時事政治教育是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時事熱點作為時政教育內容的一個方面,也為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教學中適時地聯系社會熱點,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關心國內外時事的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全面的、辯證的、發(fā)展的觀點分析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觀點、立場、方法分析國內外時事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從而達到端正認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覺悟的教育目的。但是,聯系社會熱點要注意準確性,不能牽強附會;要注意科學性,不能本末倒置。
如:社會生活中道德行為的缺失問題?!暗赖滦袨槭窃谝欢ǖ赖乱庾R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并能進行道德評價的利他行為或親社會行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行為缺失,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感恩的道德意識,讓學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師長,報效祖國,回饋社會。要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報恩,不能越過社會道德和法律許可的范圍。要知恩圖報,又要施恩不圖報。因此,除了課堂教學外,通過布置實踐作業(yè),利用學校的德育教育,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滲透感恩教育的活動。感恩教育,通過從思想品德課堂拓展到班會課及其他幾門理論課程,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理論的講解到實踐的操作,使得學校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一項項德育活動生機勃發(fā),一幕幕場景感人至深。學校輿論更加良好,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奮發(fā)之情更加高昂,感恩之心更加強烈,家長、社會的反響非常好。不少家長提到自己的孩子時,非常自豪地向別人介紹自己孩子的轉變。
四、注意一題多問
學生學習政治課普遍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囫圇吞棗,對一些知識、原理一知半解,結果感覺學習很困難,對政治課的學習不感興趣。為了幫助學生從這種困惑中解脫出來,輕松自如地把政治課學好,并達到知、能、行的統一,提高學習效率,實現教育教學目標,我鼓勵學生對一個知識點從不同的角度設問,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自由的環(huán)境,讓思維任意馳騁。這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關鍵所在。
比如在講授《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無法擺脫的危機》時,不僅要使學生懂得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而且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與這一矛盾有關的內容,并讓學生試圍繞“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這一問題進行命題,結果學生能分別作出下列命題:是什么決定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集中反映是什么?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社會危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上幾個命題的答案都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再如,講“社會主義終究要代替資本主義”、“現階段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等內容時,都可以采用一題多問的方法去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認識問題,避免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五、運用啟發(fā)聯想
通過聯想,學生不僅可以理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加深對問題的理解,而且還能培育出新知識生長點,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這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重要方法。
比如講授“國家的本質”時,首先讓學生理解:“在階級社會里,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边@一國家本質的涵義,然后讓學生說出奴隸制國家的本質是什么?接著再讓學生聯想封建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又是什么?學生借助歷史課所學的知識,普遍能說出封建國家的本質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
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會使學生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敏捷,使學生學會廣泛聯想,學會輻射,學會多角度、全方位地觀察、思考和解答問題。它還有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提高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教師有意識地多一點進行這種訓練,會使學生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