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蘭蘭
內(nèi)容摘要:1941年冬,軍閥馬步芳下屬馬步青在莫高窟周圍盜掘文物,從其所盜北宋天禧三年建造的佛塔中發(fā)現(xiàn)一件陶塔(天禧塔)、一件造塔碑(《天禧塔記》)。天禧塔兩件文物有銘文及具體年代,是研究晚期敦煌佛教的重要實物資料。文章對這兩件文物的出土地點、內(nèi)容進行了考察。
關(guān)鍵詞:天禧三年;天禧塔;《天禧塔記》;敦煌
中圖分類號:K87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5)06-0063-05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terial about the Tianxi Pagoda of the Song Dynasty Kept in Gansu Provincial Museum
SHI Lanlan
(Gansu Provincial Museum, Lanzhou, Gansu 730050)
Abstract: In the winter of 1941, Ma Buqing, a follower of the warlord Ma Bufeng, came to seek treasure around the Mogao Grottoes and found a pottery pagoda(the Tianxi Pagoda)and a stele recor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goda(Record of Tianxi Pagoda). These two cultural relics are the remnants of a Buddhist stupa built in the third year of the Tianxi era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ce of inscriptions with exact dates on both items, makes them very important physical material for studying later Dunhuang Buddhism.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excavation site and the details of these items.
Keywords: Tianxi third year; Tianxi Pagoda; Record of Tianxi Pagoda; Dunhuang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1941年冬,馬步青軍隊來到莫高窟盜掘宕泉河畔佛塔,盜掘的佛塔數(shù)量尚不清楚。《夏鼐日記》卷3記載夏鼐1944年7月31日在莫高窟的考察活動有:“下午赴戈壁上觀佛塔及小佛龕。佛塔已經(jīng)馬步青軍隊掘過,不知曾獲何物?!庇钟?月5日曾去成城灣考察:“下午與向、閻二君赴千佛山南2里之破城子,系清代之卡房。長寬約15米,墻垣尚完整,房屋已圮,其中筑炕之花磚,似由側(cè)旁一古廟遺址中檢拾來者。古廟遺址有塑像殘片及花磚,附近有二小佛堂,中有宋元之壁畫。聞馬步青軍隊曾于此掘得一天禧間廟社名單。”[1]說明陶塔和造像碑是馬步青在莫高窟南面一公里處的破城子(成城灣)附近發(fā)掘的。對于軍閥而言,陶塔、石碑不是金銀財寶,未受重視,而后流落在外。《天禧塔記》碑下落不明,陶塔現(xiàn)存甘肅省博物館。兩件天禧塔文物有銘文及具體年代,是研究晚期敦煌佛教的重要實物資料。
1944年甘肅省地方文獻征集會刊印甘肅文史專家張維(1889—1950)的名著《隴右金石錄》10卷,附校補1卷,書中未記錄天禧塔。同年,夏鼐在甘肅進行考古期間著《〈隴右金石錄〉補證》,補充47條資料,其中第18、19條為《天禧陶塔銘文》《天禧塔碑記》[2]。1948年張維出版《隴右金石錄補》2卷,部分敦煌資料來自呂鐘《重修敦煌縣志》和夏鼐《〈隴右金石錄〉補證》,其中收錄這兩件天禧塔文物并有錄文。
一 ?《天禧塔記》碑
《隴右金石錄補》卷1“天禧塔記”條標題下記:“出于敦煌,今存?!痹阡浳暮笥肿ⅲ骸啊抖鼗托轮靖濉?。此《塔記》共三百三十字,高一尺有余,民國三十年冬在千佛洞掘得,旋即為人攜去?!?/p>
《敦煌新志稿》即下文提到的《敦煌新縣志稿》,指呂鐘編寫的《重修敦煌縣志》,敦煌研究院藏有一部手抄本,名《敦煌縣志》。卷首有1941年(月日不載)呂鐘《重修敦煌縣志序》,序后有1942年7月7日任子宜《題詞》,可知該志約完成于1941年,此后僅有手抄本流傳于世,2002年才由甘肅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書名《重修敦煌縣志》。
姜德治《敦煌大事記》“1940年”條記載:“軍閥馬步芳派人到莫高窟,盜走宋天禧三年銀塔及《造塔記》等文物?!盵3]銀塔為宋初之物,不是天禧塔之物,所記盜掘時間是1940年,也不同于呂鐘《重修敦煌縣志》的1941年說。由于姜德治《敦煌大事記》沒有列出處,天禧塔發(fā)現(xiàn)之年,我們暫從呂鐘之說。呂鐘曾將《重修敦煌縣志》呈張維等人看過,所以張維上述記錄注明來自呂鐘此志(張維稱《敦煌新志稿》)。
夏鼐《〈隴右金石錄〉補證》第19條記錄了《天禧塔記》,全文是:
(十九) ? ?宋天禧三年塔記
在敦煌,今存。
按此塔記共三百三十三字,乃刻于高約尺許之塔上。呂鐘《敦煌新縣志稿》云:“此塔乃民國三十年冬青海馬團長由千佛洞掘出,塔即藏于馬團長處。”所謂馬團長即馬步青也。[2]
《天禧塔記》非張維所云330字或夏鼐所云333字,張維錄文中有388字(考慮錄文有明顯錯誤,真實字數(shù)略有出入)。夏鼐《〈隴右金石錄〉補證》沒有錄文,很可能當時是有錄文的,發(fā)表時被省略了。夏鼐提到“在敦煌,今存”,似乎他見到過原物,但筆者認為,《夏鼐日記》并沒有記載在敦煌時曾見過此碑,前揭8月5日《夏鼐日記》有“聞馬步青軍隊曾于此掘得一天禧間廟社名單”一句,顯示夏鼐此時還不知道此“廟社名單”實是一塊碑刻,說明他沒有見到《天禧塔記》碑刻。最有可能的是,夏鼐在敦煌與呂鐘來往密切,他可能從呂鐘的《重修敦煌縣志》中抄出《天禧塔記》,發(fā)表時沒有收錄碑文。張維的錄文也有“今存”二字,說明是來自呂鐘的《敦煌新志稿》(《重修敦煌縣志》),但現(xiàn)在流傳的呂鐘《重修敦煌縣志》則在《藝文志》中未收《天禧塔記》,有點不可思議。
天禧塔碑后來下落不明,張維《隴右金石錄補》的錄文成為今天唯一可以見到的全文,里面的錄文顯然存在錯誤(如“二十七日”可能是“廿七日”,“舍人”“團頤”據(jù)文意應是“社人”“團頭”等),但現(xiàn)在無法核實?,F(xiàn)將《天禧塔記》碑文轉(zhuǎn)錄如下:
天禧塔記
維大宋天禧叁年歲次已未囗(三)月二十七日,輒有結(jié)義社邑:蓋緣真如覺體,非少性而能規(guī),善逝全軀,豈凡庸而得睹?所以刻檀起信,盡標宗義,猶證果而獲因,尚超凡而入圣,當本我佛世紀八萬四千之寶塔。厥有舍(社)人足二十六數(shù)之釋子,具名以后,一一參羅。
社官永安寺法律興受、社老龍興寺法律定慧、錄事金光明寺法律福榮、報恩寺釋門僧正賜紫紹真、團頤(頭)龍興寺法律戒榮、團頤(頭)金光明寺法律福祥、靈圖寺法律弘囗、法律三界寺法海、法律大乘寺福惠、靈圖寺法律知都司判官弘辯、三界寺法律知福田判官善惠、金光明寺法律福興、同寺法律福通、同寺法律福藏、三界寺法律法盈、蓮臺寺法律善集、靈圖寺法律惠藏、大乘寺法律惠明、永安寺法律戒辯、圣光寺法律法興、大乘寺法律法顯、龍興寺法律福惠、報恩寺法律紹聰、蓮臺寺法律善貴、同寺法律紹明。已上社眾,并是釋門貴子,梵苑良材,各各懷克囗之心,速速負柔和之意,加以傾誠三寶,注想五乘。于家行謙敬之心,在眾有恭和之志,遂乃齊心合意,上教下隨,選此良田,共成塔一所者,故記之爾。
造塔塑匠王安德、李存遂。
這件《天禧塔記》記錄永安寺、龍興寺、金光明寺、報恩寺、靈圖寺、三界寺、大乘寺、蓮臺寺、圣光寺等9寺26人(實際25人,原文或錄文漏一人),還記有造塔塑匠王安德、李存遂,是研究晚期敦煌歷史與敦煌佛教的重要資料。
二 ?陶 ?塔
甘肅省博物館藏陶塔(圖1),高44.4厘米,直徑33.8厘米,頂部開3孔,塔身正面開桃形口(壸門)。塔內(nèi)中央有圓形印痕,可能是放置圓形器物留下的印痕,應是安置舍利的。上件《天禧塔記》提到“八萬四千之寶塔”,故此陶塔則為舍利塔。塔頂墨書50字:“天禧三年三月廿四日,眾社等廿六人重發(fā)誓愿,于此地上建塔子一所,不得別人妄生攪擾,有若如此之徒,愿生生莫逢好事者?!?/p>
陶塔原藏武威民眾教育館,向達1942年西行(或1943年返回)時,在武威見到此陶塔,《西征小記》開篇記載沿途諸事。武威紀事有:
文廟在城東南隅,今改為民眾教育館。三十一年(1942)西行及三十二年東歸兩過其處,識王鳳元、郝仁甫二先生。在陳列室見到有天禧三年題識之陶器一件,系三十年張掖西三十里古城所出。據(jù)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樂煥先生云,此是西夏李得明時物,其時西夏尚奉宋正朔,故題識云耳。
又見一木塔,六面俱繪佛像,彩色如新,描繪極精,不失五代宋初規(guī)模。木塔中空,據(jù)說明書云,內(nèi)中原有小銀塔一,銀塔上鐫“于闐國王大師從德”云云。原出敦煌千佛洞,今銀塔為馬步青攫去,而以木塔存武威民眾教育館。[4]
向達記木塔為馬步青從莫高窟盜掘之物,但木塔和木塔內(nèi)的小銀塔卻不是天禧塔之物,而是它處出土的。此小木塔今存甘肅省博物館,八面體,上彩繪菩薩,即向達在武威民眾教育館所見之木塔。該館出版物定為榆林窟出土,不知何據(jù)①。向達記此木塔、小銀塔來自千佛洞,筆者沒有查到來自榆林窟的依據(jù),故以向達所記為是。
關(guān)于“于闐國王大師從德”題記。乾德二年(964)六月,于闐太子來到了敦煌,D.0038+D.0784+
P.2629《乾德二年歸義軍衙府酒破歷》記載六月三日:“太子屈于闐使酒”,推測此于闐使到達敦煌,休整一段時間后再前往中原。八月七日于闐太子三人到佛堂禮佛,P.3184正面《傳心法要略述》,背面雜寫《佛頂尊勝咒本》《回向發(fā)愿文》、雜寫一行、藏文二行。雜寫一行內(nèi)容是:“甲子年(乾德二年)八月七日于闐太子三人來到佛堂內(nèi),將《法華經(jīng)》第四卷?!蹦呖叩?44窟東壁《見寶塔品》的寶塔南側(cè)題:“南無釋迦牟尼佛說《妙法蓮華經(jīng)》,大寶于闐國皇太子從連供養(yǎng)?!北眰?cè)題:“南無多寶佛為聽法故來此法會,大寶于闐國皇太子琮原供養(yǎng)?!蓖茰y乾德二年六月從德、從連、琮原三位太子一起來到敦煌。敦煌歸義軍有招待記錄:“八月七日于闐太子三人來到佛堂?!睆牡?44窟題記只有二太子看,可能后來從連、琮原繼續(xù)留在敦煌,而從德則東行朝貢,于乾德四年二月到達宋都開封。《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7記載:“乾德四年二月,于闐國王遣其子德從(應為從德)來貢方物?!鼻铝辏?68),從德返回敦煌。莫高窟第244窟甬道北壁題記殘存“從德太子、德從子”,甬道南壁有“戊辰囗(年)五月十五日從囗(德)太子”。此戊辰年即乾德六年[5],德從子是指張德從的兒子[6]。銀塔當為乾德年間從德太子留在敦煌的供養(yǎng)器物,很可能當時或后來埋在某塔內(nèi),與天禧塔無關(guān)?!坝陉D國王大師從德”可能是“于闐國王太子從德”之筆誤,銀塔的制造地應該是于闐。
1956年武威地區(qū)將一批文物移交給甘肅省博物館,其中就有敦煌出木塔、陶塔等物。陶塔移交號1956.WW.187,省博館藏號5046。
呂鐘《重修敦煌縣志》卷2《方輿志》有“天禧塔”條,全文是:“天禧塔。為最近某軍閥由千佛洞掘出,高約尺余,塔遺,上刻有《記》。見《藝文志》?!盵7]但卷11《藝文志》正文未見任何有關(guān)天禧塔的只言片語,屬呂鐘編志失誤。所以《隴右金石錄補》中的《天禧塔記》注明來自呂鐘的《敦煌新志稿》,而《天禧陶塔銘文》注明來自《夏鼐筆記》,可見呂鐘《敦煌新志稿》沒有收《天禧陶塔銘文》。
《隴右金石錄補》有錄文,標題:“天禧陶器。在武威民教館,今存。”錄文后注:“《夏鼐筆記》。按:此陶器上墨書十一行,共五十字,今在武威民眾教育館。其出土地或謂在張掖黑水城故址,或謂在敦煌,未能確定。”夏鼐《〈隴右金石錄〉補證》第18條全文是:
(十八) 宋天禧三年陶器
出土地未詳,今藏武威民眾教育館。
天禧三年三月廿四日,眾社等廿六人重發(fā)誓愿,于此地上建塔子一所,不得別人妄生攪擾,有若如此之徒,愿生生莫逢好事者。
按此陶器系灰陶,其上墨書十一行,共五十字。乃駐河西之軍閥馬步青令士兵盜掘所得以贈武威民教館者。其出土地點,或謂在張掖黑水國,或謂在敦煌,未能確定。[2]55
夏鼐記載“或謂在張掖黑水國,或謂在敦煌,未能確定”。從《天禧陶塔銘文》《天禧塔碑記》文字可以看出互為關(guān)聯(lián),均為天禧塔之物。《敦煌學大辭典》“天禧塔”條云天禧塔“位于莫高窟宕泉河(今大泉河)東岸”,不知何據(jù),又云:“塔內(nèi)原有一小木塔,一度流散,現(xiàn)藏甘肅省博物館?!盵8]小木塔今藏甘肅省博物館,但不是天禧塔出土,已見前述,《敦煌學大辭典》“天禧塔”條誤。又據(jù)呂鐘《重修敦煌縣志》和《夏鼐日記》,天禧塔應該在成城灣一帶,不可能是黑水城出土。
三 ?天禧塔的歷史背景
天禧陶塔尺寸很小,內(nèi)有圓形白色印痕,應是當時在塔內(nèi)放置的舍利瓶之痕跡。
大凡佛教存在的地方都有佛塔,有的佛塔埋瘞舍利。敦煌在北周時期就建有舍利塔,(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上記載:“瓜州城東古基者,乃周朝阿育王寺也。廢教已后,隋雖興法,更不置寺,今為寺莊,塔有舍覆,東西廊廡,周回墻匝,時現(xiàn)光相,士俗敬重,每道俗宿齋集會興福,官私上下乞愿有應云云……沙州城內(nèi)廢大乘寺塔者,周朝古寺,見有塔基。相傳云,是育王本塔。才有災禍,多來求救云云。”[9]從內(nèi)容看,城東阿育王寺、城內(nèi)阿育王本塔均建于北周,廢除后均未加修復,似乎是同一阿育王塔,大約道宣沒有來過敦煌,記為兩處。之所以未加修復,可能與隋代新建舍利塔有關(guān)。隋代三次在全國建立舍利塔,仁壽元年(601)第一次共在30個州建舍利塔,其中就有瓜州(敦煌),安置地在莫高窟崇教寺,此后崇教寺舍利塔一直是“鎮(zhèn)乎一州之內(nèi)”的標志性建筑。786年吐蕃占領敦煌,敦煌官員取出舍利獻給吐蕃。宋初工匠董保德清理塔基,將發(fā)現(xiàn)的供養(yǎng)物品變賣,隋代舍利塔至此徹底毀失。董保德發(fā)現(xiàn)的古塔可能就是隋代舍利塔:“即于古塔下珍珠、瓔珞、一瓶子,可有貳升次米,內(nèi)有某物,當破上出物色,造一珠像,可以酬先人心愿矣?!逼孔踊蚴巧崂縖10]。天禧陶塔屬于舍利塔,塔內(nèi)當時應該放置一瓶,內(nèi)有舍利。
天禧三年前后,敦煌地方政權(quán)一方面與北宋王朝保持聯(lián)系,一方面卻與遼朝保持聯(lián)系。1014年,曹宗壽卒,子曹賢順擔任歸義軍節(jié)度使,他大約也是歸義軍最后一任節(jié)度使?!端螘嫺濉肪?770記載:“大中祥符七年(1014)四月,以歸義軍兵馬留后曹賢順為本軍節(jié)度使,弟賢惠為檢校刑部尚書知瓜州歸義軍掌書記,宋慶融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導引歸義軍進奉主……賢順又表請金字藏經(jīng)洎茶、藥、金箔,詔賜之?!盵11]
同年同月,新上任的曹賢順還遣使遼,《遼史·圣宗紀》記載:“(開泰三年四月,1014年)沙州回鶻曹順(曹賢順,一作曹恭順,避遼景宗耶律賢諱而省改)遣使來貢?!盵12]又載,八年春正月“封沙州節(jié)度使曹順為敦煌郡王”[12]185,開泰九年七月“遣使賜沙州回鶻敦煌郡王曹順衣物”,九月“沙州回鶻敦煌郡王曹順遣使來貢”[12]187。清吳廣成《西夏書事》卷11載:“天圣八年(1030)春三月,回鶻瓜州王請降,德明納之(瓜州回鶻乃沙州分部,其王賢順見德明勢日熾,率屬請降)。”[13]
開泰八年到敦煌宣布冊封的是韓槆,據(jù)李萬《韓槆墓志銘》(全稱《大契丹國故宣徽南院使歸義軍節(jié)度沙州管內(nèi)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崇祿大夫檢校太尉使持節(jié)沙州諸軍事沙州刺史□□□□□□□□黎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五百戶食實封壹佰五拾戶韓公墓志銘并序》)[14],韓橁卒于重熙五年(1036),墓志銘立于重熙六年,墓志銘未提到韓槆生年[15]。
遼開泰八年正是北宋天禧三年,這一年正月,遼派重臣韓槆到敦煌傳詔,任命曹賢順為“敦煌郡王”,似乎敦煌與遼關(guān)系密切。但是年三月天禧塔仍使用宋代天禧紀年(遼使可能此時尚未到達敦煌),天禧塔紀年顯示1019年之際敦煌地區(qū)仍奉中原為正朔,體現(xiàn)了敦煌與宋朝、遼朝的微妙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夏鼐日記[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10,212.
[2]夏鼐.《隴右金石錄》補證[G]//閻文儒,陳玉龍.向達先生紀念論文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55-56.
[3]姜德治.敦煌大事記[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90.
[4]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7:340.
[5]施萍婷.敦煌隨筆之一[J].敦煌研究,1985(3).
[6]張廣達,榮新江.于闐史叢考:增訂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45.
[7]呂鐘.重修敦煌縣志[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72.
[8]敦煌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4.
[9]大正藏:第52冊[M].東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1926:407.
[10]王惠民.《董保德功德記》與隋代敦煌崇教寺舍利塔[J].敦煌研究,1997(3).
[11]宋會要輯稿:蕃夷五[M].北京:中華書局,1987:7768.
[12]遼史:卷16[M].北京:中華書局,1974:175.
[13]吳廣成.西夏書事[M]//龔世俊.西夏書事校證.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128.
[14]陳述.全遼文:卷6[M].北京:中華書局,1982:120-123.
[15]湯開建.韓槆出使敦煌年代考[J].社科戰(zhàn)線,1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