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劍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對施工準備、鋪筑、檢測發(fā)現(xiàn)缺陷及處理三個階段中所使用的工藝技術進行分析,說明并強調了不同階段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時應當注意的主要問題,以為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借鑒,避免路面施工中出現(xiàn)質量問題。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技術
瀝青混凝土公路具有著施工迅速、后期維護便捷、路面平整及行車舒適等優(yōu)點,但是路面常常因各種因素作用或影響,導致公路在投入運營之后出現(xiàn)車轍、推移、開裂和離析等問題,不僅影響公路正常使用,還縮減了公路使用壽命。既往研究證實,路面施工過程中如若技術、建材使用不當均會造成路面出現(xiàn)質量問題。故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工程施工中應注重路面質量控制,加強技術性管理。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主要從施工準備階段、鋪筑階段、檢測發(fā)現(xiàn)缺陷并予以處理階段三個方面來分析講解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希望對相關從業(yè)人員具有借鑒意義。
一、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分析
(一)原材料的選擇及儲存
1、原材料的選擇
選擇規(guī)范要求和工程需求的建材,碎石及礫石應當質地較為堅硬,而大小選擇應當結合瀝青材料的規(guī)格,砂子和礦粉應當較為潔凈。至于選擇瀝青材料,應當首先進行質量檢測,針入度、延度、軟化度等均應當合乎工程施工要求。
2、原材料的儲存
石子材料在施工場地儲存的數(shù)量一般情況下可維持于總用量的9/10左右。因為瀝青性質的特殊性,瀝青材料在施工場地的儲存量以施工五天使用量為宜,按照儲存要求使用儲備罐予以儲存,但是應當注意儲存罐的溫度不應高于170℃,以防瀝青老化。上述原材料及施工設備和機械應當放置于較為平坦的場地。
(二)圖紙會審
路面施工前應當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從細節(jié)上做到全面的了解和認知,對于存在疑惑的地方應當及時提出,經多方論證之后若的確存有設計方面的問題而造成施工困難或無法施工應當向有關單位提出,做好記錄。
(三)修筑試驗路段
在路面鋪設施工之前,為確?;旌狭系纳a配合比、拌和時間及溫度控制、瀝青路面鋪設的速度及溫度、壓實方法的選擇、作業(yè)段長度等均合乎設計圖紙的規(guī)格要求,應當先行做好試驗路段的鋪筑,以通過實驗路段所獲得的數(shù)據為標準施工提供參考依據。實驗路段的修筑其材料和機械設備的使用,養(yǎng)護方法的應用等等施工工序均應當和計劃施工情況一致。于試驗路段,于瀝青路段鉆芯抽樣瀝青混合料做馬歇爾試驗,以此確定相應的標準配合比。
二、路面鋪筑階段的技術分析
(一)拌和瀝青混合料
瀝青混凝土拌和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其一,選取先進的混凝土拌和設備,要求具有同時供料、攪拌及加熱的功能,并可以進行自動記錄,以保證瀝青混合料拌和的均勻性。其二,控制拌和溫度。拌和溫度過高可造成瀝青老化,過低則難以達到各種材料相互均勻混合的施工要求。根據既往實驗數(shù)據表明,瀝青于儲存環(huán)境下瀝青材料溫度應當保持于160℃和170℃之間為宜,而加入礦料予以拌和時,其溫度應當保持在155℃至190℃之間較佳,瀝青混合料出料時,瀝青溫度應當維持在155℃至170℃之間為宜。其三,拌和時間的控制。通過修筑實驗路段確定瀝青含量偏差,如為干拌,則應當在常規(guī)拌和時間上增加五分鐘。瀝青混合料的拌合過程中,應通過對瀝青溫度、填料及攪拌時間的控制,達到各種材料分布均勻、礦料顆粒均被瀝青包裹住的效果。
(二)瀝青混合料的運輸及攤鋪
選用大噸位(一般情況下為15噸位以上)自卸汽車運送瀝青混凝土。為避免瀝青與車廂發(fā)生粘連,使用混合物(柴油與水1:3調制)于車輛車廂底部及側板均勻噴灑,車輛運輸過程中,避免急剎車導致混合料離析。
選用性能優(yōu)良的攤鋪機進行瀝青混合料攤鋪,攤鋪機應當具備自動調節(jié)厚度的裝置且結構參數(shù)均應符合相關施工要求。攤鋪前,保證攤鋪機料斗中瀝青混凝土存量足夠,以預防施工過程中因為停料造成刮板外露。
瀝青混凝土攤鋪的過程中,瀝青攤鋪機運行過程中應當盡量以恒定的速度行駛,做到緩慢、均勻且連續(xù)不斷地攤鋪,保證路面的平整性。攤鋪過程中氣溫應保持在10℃以上,氣溫低于10℃以下嚴禁攤鋪施工;注意隨時抽查攤鋪層的厚度、橫坡以及相應的平整度,如若不合規(guī)范或工程設計要求,則應當即可停止施工作出相應調整。
(三)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壓
一般而言,碾壓分為初壓、復壓以及終壓三個施工過程。其中,初壓應當在瀝青混凝土攤鋪之后但其溫度高于120℃時進行,碾壓次數(shù)以兩次為宜;復壓在瀝青混凝土溫度不低于90℃時進行,碾壓次數(shù)以四至六次為宜;終壓在瀝青混凝土溫度不低于70℃時進行,以碾壓至無碾壓輪跡為準。壓路機在真整個碾壓施工過程中,應當確保碾壓方法與相關規(guī)定相符合,保持速度均勻。
(四)接縫的處理
縱縫一般采用熱接縫處理,由壓路機從兩側20厘米以外的地方出發(fā)向著接縫中心進行錯輪碾壓,從而達到接縫良好的結合。橫向接縫多應用雙輪振動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每壓一遍逐步向著接縫中心進行碾壓,待雙輪振動壓路機滾輪全部在新鋪層上,而后再改為縱向碾壓。
三、檢測及缺陷處理過程中的技術分析
上述每一項工序施工完畢之后(或之時),都應當進行嚴格的檢測和隱患問題分析。首先,建材采購完畢及施工設備運送至施工現(xiàn)場時,都應當按照施工標準和規(guī)范要求進行核實;其次,混凝土和石料進行攪和時,應當檢查施工流程及拌和細節(jié)是否與流程一致;再次,路面鋪設之后,鋪設厚度、荷載、耐溫性均需檢測;最后,檢查路面是否平整,接縫處理是否合乎規(guī)范。
結束語
瀝青路面存在諸多優(yōu)勢,逐步于公路建設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同時,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對于施工隊伍的施工技術及工藝運用能力均要求較高,且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技術失誤均可能引發(fā)公路質量問題。故而,對于路面施工技術人員而言,每一道工序務必按照規(guī)定要求進行施工,后期檢測也應當?shù)轿?,方可保證其質量達標,為后續(xù)投入運營多增添一份保障。
參考文獻
[1]趙偉.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探討[J].科技信息,2012(27)
[2]尚彬.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10(4)
[3]黃森信.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科技信息,2012(13)
[4]黃彥堂.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