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英杰 周海燕
摘 要:中國文學一直生動彰顯著民族氣節(jié)與民族精神,具體體現(xiàn)著中國夢,本文從中國文學中的理想人格、理想社會、價值觀三個方面解析中國古今文學作品體現(xiàn)的中國夢,最后就如何在當代語境中彰顯民族精神給出對策和建議,即弘揚民族精神、謳歌崇高人性、關注個人成長,提升人格素養(yǎng)。
關鍵詞:中國文學;中國夢;中國精神
如今,“中國夢”已經成為激蕩神州大地,承載億萬海內外中華兒女夢想的高頻詞匯。中國夢是個人全面發(fā)展和充分展示才能的奮斗之夢,是民族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全面彰顯的和諧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的進步之夢,是經濟繁榮、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強國之夢,是中華民族與時俱進的復興之夢。
中國文學博大而深邃、虛懷而有容,古往今來,一直生動體現(xiàn)著中國氣節(jié)與中國精神。
一、中國文學中的理想人格
(一)仁義忠恕
仁義忠恕是儒家提出的道德準則,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共同遵循和信奉的價值尺度。《論語·陽貨》中有“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唬耗苄形逭哂谔煜拢瑸槿室?。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弊阋娍鬃訉ⅰ叭省边@一抽象的道德理想具體化為恭順、寬厚、守信、勤敏、恩惠這五種品德。而《論語·雍也》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和“幾所不欲,勿施于人”則提出了實行仁愛的方法,即忠和恕。
縱觀我國文學史,既有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又有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岳飛,既有位卑未敢忘憂國、英雄身死賬不死的梁三喜,也有至仁至義、善良忠厚的鮑仁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他們或慷慨為國,捐生赴死,或忠厚良善,舍生取義,這些崇德重義、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尚仁義、重忠恕的價值觀念,也深深鼓舞和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二)剛毅有為
剛毅有為的執(zhí)著中華民族生而有之,《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鬃釉f:“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我國古代神話傳說如《夸父逐日》、《精衛(wèi)填?!贰ⅰ队薰粕健烦尸F(xiàn)了抱定宗旨、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百折不回的堅毅熱忱;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闭宫F(xiàn)了不屈不撓、義無反顧的壯志豪情;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張承志的《北方的河》、石康的《奮斗》無不體現(xiàn)著剛毅有為的中國精神。
(三)明道濟世
①《禮記·大學》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薄墩撜Z·雍也》中指出:“博施于民,而能濟眾?!?/p>
中國文人墨客歷來有經世濟國的使命意識,“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日為蒼生憂”的李白,“窮年憂黎元”的杜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無不滿懷安社稷、濟蒼生的遠大抱負;《紅巖》、《紅旗譜》、《林海雪原》、《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等小說中塑造的主人公無不是胸懷蒼生,經世濟國的人民英雄。
二、中國文學中的理想社會——大同
②《禮記·禮運》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p>
大同社會是千余年來華夏兒女所共同追求的理想社會,這里天下為公,選拔和任用賢能者為官,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yè),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講信修睦,幸福和樂。
后世陶淵明的“桃花源”、王禹偁的“君子鄉(xiāng)”、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亦都是與大同社會相類似的理想社會。
三、中國文學中的價值觀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觀念肯定了人與宇宙自然的統(tǒng)一關系,將自然人化,又將人自然化,認為只有自然與人相互滲透、貫通,才能達到最高的和諧,并從最高和諧中獲得最大自由。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無疑是進步的、充滿智慧的。
③孔子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陽貨》),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董仲舒的“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陰陽義》),程頤的“道未始有天人之別,但在天則為天道,在地則為地道,在人則為人道”(《程氏遺書》卷二十二)也都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對“天人合一”觀念的認同。
張煒的小說《九月寓言》以浪漫的語言、詩性的象征摹寫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寓言。馬原的《岡底斯的誘惑》以神秘粗獷的筆調構設了頓珠、頓月所生存的與西藏自然景象相一致的綺麗神秘的世界。張承志的《黑駿馬》描繪了遼闊壯美的大草原,歌頌了草原人質樸、善良的優(yōu)良品質。
(二)貴和尚中
子思有言“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
“和”與“中”本身即是和諧的境界和狀態(tài),“貴和尚中”給人們提供了道德修養(yǎng)的準則和規(guī)范,以及處理事務的方法,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把持有度、不偏不倚、中正和諧的價值觀。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有“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指出了恰到好處的美既不是“不及”也不是“過之”,而是正當好。舒婷的愛情詩《致橡樹》提出了相愛的兩個人既不應單純依附于另一方,也不能單純凌駕于人之上,而是在溝通中增強理解與信任,達成心靈的默契。嚴歌苓《少女小漁》中的小漁既不卑微地向強勢文化低頭,又不強悍地以自私和無情挾恨回擊,而是以她的良善、純真的美好品質最終掃除了隔閡,贏得了尊重。這些都不同程度反映了中華民族“貴和尚中”的法度和智慧。
(三)智識通變
《論語·述而》有“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韓愈有“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符讀書城南》)?!兑住は缔o上》有:“極數(shù)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蘇軾有:“智識通變,而性極厚”(《與李端伯寶文》之二),《周易·系辭下》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中國文化對于智識的崇尚,對于變通之理的把握古已有之,“非學無以廣才”,不學習就無法獲取知識,掌握技能,同時,萬事萬物皆處在發(fā)展變化之中,人生在宇宙天地間,處理事務自然應遵循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適時、適當、適度加以調整,社會才能夠有所發(fā)展。
張潔的《沉重的翅膀》、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柯云路的《新星》、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等作品都塑造了新時代面對新問題進行大膽革新的改革者形象,他們有膽有識,審時度勢,不屈不撓,終得勝利。
四、在當代語境中彰顯和發(fā)揚民族精神
文學作為文化的重要因子,本身就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地承擔呈現(xiàn)中國夢的莊嚴責任,特別是在全球一體化格局的今天,面對西方文化的強勢傳播,中國文學更應肩負起傳播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承載中華民族偉大夢想的神圣職責。筆者認為當代文學作品呈現(xiàn)中國夢應在具有如下精神內涵:
(一)弘揚民族精神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思想成就燦若星河,呈現(xiàn)中華民族精神的文化因子不可計數(shù):儒家的仁義忠恕、道家的隨性自然、墨家的兼愛篤行、法家的尚公無私、兵家的審時度勢皆有其動人力量。華夏民族奮發(fā)有為、自強不息、寬厚仁德的民族氣節(jié)值得在文學作品中發(fā)揚傳承。
文學作用于人的精神,對讀者精神滋養(yǎng)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文學作品中彰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既能夠彰顯民族精神,又能夠豐厚作品內涵、提升品質,增強作品感染力。
(二)謳歌崇高人性
伴隨著信息全球化、全球一體化格局的不斷推進,異質文化持續(xù)涌入,西方世界甚囂塵上的實用主義、消費主義、追求非理性、反文化的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一并席卷而來。在此情形下,急需彰顯理性意識、追求精神富足、謳歌崇高人性的文學作品傳播正能量。
擁有崇高人性者,古已有之,堯、舜、禹、湯、文王、伊尹、伯夷、叔齊皆屬此列。文學作品中塑造的剛正廉潔、堅毅執(zhí)著、高潔傲岸、正氣凜然、善良純真、百折不撓的形象皆可謂崇高者。讀者在閱讀行為中,不約而同地秉持著棄惡揚善的高度自覺,他們會為正義而鼓舞,為善良而感動,為執(zhí)著而喝彩,為堅毅而高歌,因此文學作品謳歌崇高人性勢必起到精神濡養(yǎng)、道德感召、模范引領的重要作用。
(三)關注個人成長
文學是人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應反映、呼喚和引領個人的成長。每個人都在不斷的經歷精神上的成長,從閱讀、經歷和不斷的自省中揚長避短,以實現(xiàn)自我提升和突破,進而完善自身、優(yōu)化自我,便是精神成長。
人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時難免迷惘、惆悵,此時鮮活的成長榜樣勢必會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特別是同時代、同齡人的成功經歷定會激起更強烈的共鳴和更廣泛的認同。都市打工仔的奮斗歷程、公司白領的華麗蛻變、鄉(xiāng)村農民的努力拼搏均可成為文學作品表現(xiàn)的可資借鑒的典型。
新的歷史時期,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特別是精神文化領域,多元文化相激相蕩的潮流中,與傳統(tǒng)文化迥然有異的西方文化的滲透極易造成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失守,在此情形下,弘揚民族傳統(tǒng)、謳歌崇高人性、關注個人成長,提升人格素養(yǎng)尤為重要。
注釋:
①《大學·中庸》,中華書局 2006年9月版:p1
②《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清)阮元???,中華書局1980年版)卷二十一
③《郭店儒簡心、性、物關系研究》,李友廣,邯鄲學院學報, 2010(1):P44-49
參考文獻:
[1]邵漢明.《中國文化精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2]錢穆.《中華文化十二講》 [M].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
[3]郭延禮.《中國文學精神》 [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
[4]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M].李晨曦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 .
[5]雷達.《近三十年中國文學的精神》[J].《文藝研究》,2008(12).
[6]黃萬華.《文學精神與文學經典》[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