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用到敬辭。但隨著時代發(fā)展,不少人對敬辭越來越陌生。時下,更是網(wǎng)絡(luò)詞語風靡,看看下面這些“敬辭”,你還會用嗎?
“令”字一族
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guān)系的人。如,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令郎:尊稱對方的兒子;令愛、令嬡:尊稱對方的女兒;令兄:尊稱對方的兄長;令弟:尊稱對方的弟弟;令侄:尊稱對方的侄子。
“拜”字一族
用于人事往來。如,拜讀:指閱讀對方的文章;拜辭:指與對方告辭;拜訪:指訪問對方;拜服:指佩服對方;拜賀:指祝賀對方;拜識:指結(jié)識對方;拜托:指委托對方辦事情;拜望:指探望對方。
“奉”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舉動涉及對方時。如,奉達(多用于書信):告訴,表達;奉復(多用于書信):回復;奉告:告訴;奉還:歸還;奉陪:陪伴;奉勸:勸告;奉送、奉贈:贈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來源:《黨建文匯》)
神奇“小概率事件”,不得不服!
今年初,中國一位大哥買了部二手蘋果手機,后被發(fā)現(xiàn)是美國人馬特2014年丟失的手機,令這位在手機里拍了許多和桔子樹合照的大哥火遍網(wǎng)絡(luò)?!敖圩痈纭边€和馬特一起去上了美國脫口秀艾倫秀。如果不是這部手機,應(yīng)該說100%的美國觀眾一輩子都不會認識他。這種神奇的“小概率事件”,令人不得不服。這不,英國德文郡一名女子薩拉經(jīng)歷了中風,頭疼后,發(fā)現(xiàn)自己原本的口音消失不見,卻能操一口濃厚的中國口音。她沒到過中國,沒接觸過漢語,更令她崩潰的是,專家表示,這種口音可能永遠無法消除。據(jù)稱,這在醫(yī)學上被稱為外國口音綜合征,目前世界上僅有20個病例。2011年,美國俄勒岡州一婦女接受牙科手術(shù)后一夜變成東歐口音;2012年,一位英國老大爺中風后醒來,把自己的母語英語忘了個干凈;2013年,澳大利亞一名女子車禍康復后,說話成了“法國腔”,令當事人們哭笑不得。也許機智的網(wǎng)友們要說,有了這些例子,操起“中國口音”的薩拉哪是什么小概率事件???好吧,同樣在英國,有一對黑人與白人夫婦,他們生了對異卵雙胞胎,一黑一白,醫(yī)生表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概率是百萬分之一,可以說是“奇跡”。此外,雙胞胎兄弟還有一個17個月大的妹妹,她的膚色則介于父母之間。這對雙胞胎4年前出生,先后僅差30分鐘?!耙粋€像夏天,一個像冬天”,讓爹媽對自己基因的傳遞和分配比例感到相當滿意……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第二根手指為何叫“食指”
大家都知道手的第二個指頭叫“食指”,這和拇指、小指、中指的命名似乎有些區(qū)別,與食指的大小、位置無關(guān),卻從字面上看來與食物有關(guān),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食指最早還真的和吃有關(guān),但可不是吃手指的意思。古人習慣用這個指頭試探湯水、食物的冷熱、味道,然后放到嘴里吮一下,古人這樣做并不奇怪,因為上古時代的人們可是用手直接抓起東西來吃的,因此,古人專門將這個手指稱作食指。之所以選擇食指來做這個工作,也許是因為相對于其他手指來說,食指較為靈活,嘗起食物來非常方便的緣故吧。依此看來,食指與食物之間還真是有著深厚的淵源。(來源:文史博覽公眾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