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芳
夏日上井岡山,列車把我們帶到毗連湘贛的茶陵,這里隸屬株洲市,也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個以茶命名的行政縣。
茶陵縣城只有一條獨街,畔水而筑,依山而起,從河灘蜿蜒向西,漸漸伸展到地勢較高的山坡。山城雖小,但水泥路面寬敞極了,可以并排駛四五輛車。夾道雄峙的三層樓房,鱗次櫛比。房子的式樣新穎大方,還頗有地方特色,把這個偏遠的山城裝點得很有幾分姿色。街旁,蓊郁的綠樹,連成一條天然的蔭棚,樹蔭下,聚滿了進城趕集的農(nóng)民。
進了縣城,我們便三五成行,向東漫步。我們轉(zhuǎn)悠了好一陣,忽見一片開闊地帶,茸茸的碧草,綠得閃光。近前,方知是一條內(nèi)河,水上浮著的草把水也染綠了。
“看那邊,有城墻!”同伴指顧對面,樹蔭叢中,真的掩映著一帶逶迤的古老城墻??吹剿琶靼籽矍暗倪@條內(nèi)河,原是古人留下來的護城河。沿著城門右側(cè)的磴道,我們興致勃勃登上這南宋古城墻的城樓。
茶陵是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六縣之一,是毛澤東主席親手締造的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quán)誕生地。這塊土地為革命犧牲者達5萬余人,有25位農(nóng)家子弟成長為共和國開國將軍。
我們又進了大西門,便是古鎮(zhèn),這才解開了心中的疑團。起初我們所見,是古鎮(zhèn)西門外的新街,大都是近三十年的建筑。
茶陵古鎮(zhèn)確實很老了,被新城遠遠地撇在洣江河流的對岸,睜一雙滄桑之眼旁觀紅塵滾滾,自己卻端莊、古樸、恬靜,沒有絲毫的艷羨。被時光過濾之后,窄窄的小巷沒有游廊青竹,甚至沒有風(fēng),沒有雨,更沒有結(jié)著丁香一般怨愁的姑娘。街面上行人稀疏,間或有一只小貓于平靜的光色之中,溫順而慵懶。幽幽小街如一個落伍者般停歇在歷史之旅的路旁,泛溢著歷史與現(xiàn)實交融之后的沉香。
古鎮(zhèn)房屋多數(shù)是兩層的木結(jié)構(gòu),唯有兩戶之間砌著一道青磚墻。一溜的板壁房有的已歪歪斜斜,不堪歷史的沉重;有的則斑駁了昔日的風(fēng)采,只隱約可見土漆門上類似于云紋水波的圖案,如同古鎮(zhèn)額頭嵌著的年輪。那風(fēng)雨中黯然失色的臨街鋪面、小木樓,那布滿黝黑石蘚的臺階,那已經(jīng)銹綠的獸紋銅環(huán)鋪首,似都在訴說著過去的輝煌……從已剝落的墻壁間,依稀可見舊時的招牌、廣告,猶如一幅古樸的風(fēng)俗畫,畫出了新舊兩個時代。
古鎮(zhèn)人家的雕梁畫棟,觸目皆是。見得最多的一種裝飾,是在大門的門楣上首,穿著兩根碗口粗的圓木,臨街伸出五寸來長,頂端鐫刻著形形色色的花卉獸首,諸如“龍鳳呈祥”“龜鶴延年”之類。聽人說,這是過去的舊習(xí),人們都把“龍、鳳、龜、麟”視為吉祥之神,刻在門首,意在祈禱幸福,希望四季如意。
我最喜歡那條青石老路,盡頭有石拱橋,橋下有潺潺的流水,流到?jīng)锶?,如同走進一段古老的記憶。路在晴天里特別明凈,了無塵埃,雨天也不打滑。石板之間的縫隙生出青翠的小草來,赭色調(diào)的路因這點點的綠,年輕了許多。
這里住的多是老人,沒事了便坐在門前納鞋底,一針一針地縫補衣服,在斜陽下顯得慈祥而安寧。偶爾也串串門,談?wù)撔迈r事。孩子們最喜歡遠處來的畫家,畫家們往往是手拿一束畫筆,在面前支起一小塊亞麻布便可以坐上一個下午,孩子們便也圍了一個下午。
最讓人驚奇的是來了攝影師和美麗的姑娘們,老人們都坐出門口來看。攝影師把鏡頭對準了她們,老人們就張開了沒牙齒的嘴癡癡地笑。她們并不知道自己連同茶陵一起走出了封閉的世界。
(責(zé)編:劉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