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首創(chuàng)的匣缽覆燒法為中國彩瓷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提供了物質(zhì)和技術(shù)前提,對促進中國制瓷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定窯瓷(以下簡稱“定瓷”)以其別具一格的印花紋飾在中國制瓷史上獨領(lǐng)風(fēng)騷,是許多有識藏家關(guān)注的熱點。因此,定窯的準確斷代尚有待于更多的考古發(fā)掘,對定瓷斷代問題的解讀是專家學(xué)者研究的一大課題。
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定窯以白釉為大宗產(chǎn)品,此外兼燒醬釉、褐彩、黑釉、綠釉、黃釉和三彩等瓷種,造型以盤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窯址在今河北曲陽縣,宋屬定州,故名定窯。定窯始燒于隋唐,興于宋,衰于元,終于明早期。它受越窯影響較大,是中國北方有著深遠影響的白瓷名窯。定窯性質(zhì)屬于民窯,《吳越備使》記載:“早在宋初太平興國年間,吳越國就向北宋朝廷進貢定器和金裝定器;此時北宋朝廷也開始在定窯訂燒瓷器?!币驗槎ù少|(zhì)量精、銷路好,所以效尤者眾多。這在宋元民窯瓷器中是屈指可數(shù)的,除河北本省的鶴壁窯之外,福建、江西、四川、山西等省的各窯也仿燒定瓷,形成了龐大的定窯系。
定州花瓷琢紅玉
就釉色而言,定窯釉色以晚唐五代為最美,而宋代“五大名窯”中的定瓷指的是以曲陽澗磁村為中心的定窯作坊所生產(chǎn)的“北定”。
五代定窯“透影白瓷”的燒造技藝獨步天下。宋代仿青銅器形的制定瓷傳世品稀少,如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分別收藏的仿青銅器方壺和仿弦紋樽(奩)式爐、印花云龍或鳳穿牡丹紋大盤等均為定窯的杰作。此外,孩兒枕、刻花渣斗和刻花梅瓶等也是定窯著名的傳世品。北定瓷一向被視為陶瓷藝術(shù)中的珍品,乾隆皇帝曾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和田玉易得,此物卻難乎!”
明初曹昭所著《格古要論》有云:“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于白定?!睍兴f“紫定”和“墨(黑)定”,就是定窯燒制的醬釉和黑釉瓷,“紫定”亦即“定州紅瓷”。 定窯窯址還曾出土過嬰戲紋描金紫定瓷片標本,描金花定瓷是指在醬釉、白釉等定瓷上描繪金彩花紋,這類定瓷傳世品極少。
綠釉定瓷所施之釉為低溫鉛釉。 蘇東坡在《試院煎茶》中有書:“定州花瓷琢紅玉”。 “紅玉”指的是定州紅瓷。無獨有偶,北宋中期邵伯溫所著的《邵氏見聞錄》中亦有定州紅瓷的軼聞記載:“仁宗一日幸張貴妃閣,見定州紅瓷,帝堅問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宸所獻為對。帝怒曰:‘嘗戒汝勿通臣僚饋贈,不聽,何也?因以所持柱斧(水晶斧)碎之。妃愧謝,久之乃已……仁宗寵遇貴妃先于六宮,其責(zé)以正禮尚如此,可謂圣矣?!闭f明定州紅瓷在當時屬奢侈品,為王公大臣和嬪妃所珍愛。
棄定用汝
北宋早期(太平興國二年左右)定窯已開始采用首創(chuàng)的匣缽覆燒工藝。芒口,俗稱毛邊,是指入窯前將器口內(nèi)外之釉鏇去一圈,邊口所露的胎骨。
南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說:“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北彼味ù蓤A器多采用覆燒,有澀口。琢器則多數(shù)采用仰燒(正燒),并無澀口。故 “芒”可能是指白色刺眼的“光芒”,并非指芒口。匣缽芒口覆燒技藝既是燒造技藝的進步,又是因金銀棱扣的習(xí)尚而生。以金、銀及銅等包鑲芒口,既掩蓋了缺陷,又抬高了身價,稱“金裝定器”。從大量南宋宮廷后刻銘款看出,定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是南宋宮廷的主要用瓷之一??梢婈懹蔚恼f法不太準確。
至南宋嘉泰年間,官窯生產(chǎn)已經(jīng)成熟,南方景德鎮(zhèn)窯、龍泉窯產(chǎn)品趨于完美,此時定窯已難以有立足之地,遂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定瓷諸稱謂及特征
民間古董行業(yè)中,北宋定窯稱為北定(真定),而粉定則指北宋以曲陽澗磁村為中心的定窯作坊所生產(chǎn)的高白瓷。北方定窯系產(chǎn)品稱為“土定”,土定一般僅仿北定的造型和裝飾風(fēng)格,罕用覆燒工藝。土定胎土不如北定堅密細膩,胎壁略厚,釉色偏黃(牙黃色或米黃色),有些還有開片。南方定窯系產(chǎn)品稱為“南定”,南定形制與北定相同,亦采用覆燒,唯缺北定之雅趣且燒結(jié)溫度比北定高。南定釉色白中閃青,與北定的所謂“象牙白釉(色如亞洲象牙)”的白中閃黃有別。此外,山西霍窯(元代又稱彭窯)所燒仿定器則被稱為“新定”。
定瓷胎質(zhì)十分堅密細膩,胎薄而顯輕,胎色白凈而略顯微黃。北定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淚痕之特點,又因常以竹絲小刷修理未干的瓷胎,產(chǎn)品透過稀薄的釉層可見“竹絲刷紋”。
定瓷以豐富多彩的裝飾花紋取勝。裝飾手法以劃花為主,兼用劃花、剔花、貼花、鏤空和描金等多種手法。北宋早期多采用劃花和刻花裝飾,其蓮瓣紋具有淺浮雕感。而常用的雙線紋樣則把定瓷裝飾得高貴典雅。
定瓷紋飾中最富表現(xiàn)力的是印花紋飾。印花工藝大約始于北宋中期,制范精細,拍印考究,紋飾層次分明、線條清晰、密而不亂。定瓷裝飾題材豐富多彩,主要有人物、飛禽走獸及花鳥魚蟲等,裝飾效果強,變具象為意象,去繁為簡,具有凌厲錚然的特點和明麗蘊涵的氣質(zhì),給人以剛勁、堅銳和俊逸的精神感覺,俗稱“生辣感”。
定瓷款識
定瓷的款識包括刻劃款、印款、書寫款和后刻款等。定瓷的珍稀和分配使用是產(chǎn)生后刻銘款的原因。
在各種銘款中,以“官”款最常見,“盈”款定瓷則與貢瓷有關(guān)。最早的“官”或“新官”款定瓷出現(xiàn)于晚唐墓葬中,絕大多數(shù)為定窯產(chǎn)品,少數(shù)為遼官窯產(chǎn)品?!耙锥ā笨羁赡苁嵌魑锏囊环N銘款,與“會稽”款相若?!吧惺尘帧笨疃ù缮a(chǎn)時間不早于崇寧三年。“喬位”款定瓷可能是徽宗寵妃喬氏專用瓷??偟膩碚f,市場上帶后刻款的瓷片標本多不可靠。
定瓷的傳承與發(fā)展
1974年,河北省曲陽縣定窯瓷廠在曲陽縣靈山鎮(zhèn)村西建立
1996年曲陽定瓷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定瓷瓷質(zhì)接近古定瓷,工藝技術(shù)達到了宋代定瓷水平
2008年,定瓷傳統(tǒng)燒制技藝被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保護名錄,曲陽定瓷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定瓷燒制技藝”保護單位
本文編輯:焉靖文。如對本文有任何意見或其他精彩觀點,請加大眾理財顧問讀者QQ群:320188318進行即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