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摘 要]“批注”是學生進行語言文字學習和運用的重要方法。在當前語文教學中,批注的使用還存在著方法未合理滲透、主題未重點突出、課內外未有效銜接等不足,影響了批注效能的發(fā)揮。分層推進,學會批注方法;分類選擇,確定批注主題;分段實施,提高批注能力等,應是語文教師努力探索的批注優(yōu)化的途徑與策略。
[關鍵詞]閱讀教學 批注 優(yōu)化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3-016
語文教學中的“批注”,指的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在書頁的空白處用特定的符號或文字寫下自己讀書時的所疑、所感、所知、所想,以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持續(xù)發(fā)展。“批注”的過程,是學生真正參與閱讀實踐的過程,是讓他們實實在在地觸摸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實實在在地進行聽說讀寫的過程,既面向全體學生,又是個體自主閱讀與群體合作閱讀的結合。目前的語文教學,批注的使用還存在著方法未合理滲透、主題未重點突出、課內外未得到有效銜接等不足,影響了批注的效能發(fā)揮。如何改變批注過程中的低效狀況,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呢?
一、分層推進,學會批注方法
閱讀批注的內容豐富,方法多樣。教師應以學習目標為指向,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選擇適合第三學段的多種符號批注和文字批注類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進行教學和滲透,引領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運用閱讀批注的方法。
(一)開設專題課,學習批注方法
掌握批注的方法是學生運用批注的基礎。在實踐中,教師安排一定的課時,為學生開設批注專題課,用集中統(tǒng)一的方式教給學生多種符號批注和文字批注的類型,并為學生提供 “閱讀批注指南”,供學生隨時學習和運用。符號批注強調運用固定的符號,每種符號都代表著明確的意義,這樣可以提高批注的速度和質量,也便于師生、生生交流;各種類型的文字批注可長可短,關鍵在于能準確地表達自己閱讀文本的內心感受。批注的內容可以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或對文章寫作特點的領悟,或對文本留白處的想象補充……當然,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孩子:批注的最佳方式是采用符號和文字相結合的方法。
(二)學以致用,培養(yǎng)批注習慣
對“閱讀批注指南”上的內容,學生不可能經過一兩堂批注專題課就能掌握。教師要結合平時教學,抓住機會,把握尺度,對閱讀困惑者給予指導,對理解有誤者給予引領,對感悟膚淺者給予點撥,讓學生在指導中運用,在運用中有所感悟,有所啟發(fā)。教師要選擇比較細致而且有觀點獨到的批注投影展示出來。通過教師的及時引導和有效示范,學生逐漸領悟哪些內容值得批注,怎樣批注,可采用哪些方法,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批注能力。教師要重視選擇水平一般的批注作為例子,讓學生分析,共同修改批注,培養(yǎng)批注的習慣,提升學生的批注能力。
(三)鼓勵自主,創(chuàng)新批注形式
引導學生依據(jù)課文自主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教材內容,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是批注方法指導的最終目標。在方法指導的基礎上,學生能逐漸體會和把握批注的方法、角度和深度。這樣的“體會”與“把握”逐步成為在批注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材的能力。在大量學習運用的基礎上,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分析、比較和品評中創(chuàng)新思維:這篇文章還可以用怎樣的結構來呈現(xiàn)?這樣的內容還能怎樣表達?能給這句話加上你心中的標點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批注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分類選擇,確定批注主題
教師只有依據(jù)學段目標、教材內容、編者意圖、學生能力確定主題,在主題批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才能真正讓學生深入語言文字構成的文本世界里,咀嚼玩味,深化理解,領悟表達。
(一)從單元入手,選擇批注主題
編者選編的每組課文前,都以“學習提示”的方式傳遞兩個信息,一是本組課文的學習主題(價值和目標);二是學習本組課文要掌握的技能(課文的訓練點、重點、難點等)。教師要根據(jù)單元特點,選擇批注主題。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組“人與動物”單元,單元的學習提示中提出:“學習本組課文,繼續(xù)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弊屑氶喿x和分析這段話,我們可以確定本組課文的訓練點是:①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②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③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具體的。重點和難點都集中在第三點上。根據(jù)本單元的特點,教師確定了批注主題: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具體的,這些描寫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這一批注主題將第二個和第三個訓練點進行合并,使批注既體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又體現(xiàn)其人文性,讓學生在批注實踐中理解編者的意圖,提高學生閱讀的感受、分析的能力。
(二)從文本入手,確定批注主題
每個文本由于其本身的內容不同、題材不同、作者不同和成文的時間不同等因素,會呈現(xiàn)各自的特點。教師要根據(jù)文本特征,確定批注主題。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中的《猴王出世》一文,選自吳承恩的《西游記》。文本特色用清代學者張書坤的評價就是:“《西游記》是一部奇書。環(huán)境皆奇地,人物皆奇人,故事皆奇事,時空皆奇想,書中的詩詞歌賦,學貫天人,文絕地記,左右回環(huán),前伏后應,皆奇文也。”評價中的核心字眼——“奇!”教師根據(jù)這一文本特色確定批注的主題:“張書坤先生提出了‘五奇,實在是妙!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文中找到印證并批注,找出三處就很厲害了?!?/p>
從文本出發(fā),引用張書坤的評價,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使學生寫出具有自主化、個性化的批注。
(三)從學生入手,設計批注主題
第三學段的學生由于其能力不同,在學習水平、學習特點和學習內需上都存在差異性。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性,設計有層次的批注主題。如,在《窮人》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設計了如下批注單:
批注單中,第一層(第一題)次批注是基礎性批注,主要針對閱讀理解能力偏低的孩子,批注的關鍵是讓學生通過閱讀主人公的正面描寫,把握文章主旨,提升閱讀理解的能力。第二層次(第二題)作業(yè)強調側面描寫對人物品質的烘托,針對有較高理解能力、學習自覺的孩子,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第三層次(第三題)作業(yè)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在體會、分析和判斷中與文本對話,理清思路,說明理由,主要是針對語文能力和洞察力強的孩子,意在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想法、有見解的成熟讀者。
三、分段實施,提高批注能力
閱讀批注可以貫穿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三個階段。教師通過在這三個階段對學生的批注能力進行不斷的訓練,并在反饋中了解學情,點撥滲透,激勵表揚。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得到解決,能力得以提升,視野獲得拓展,并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一)課前預學性批注
課前預習階段的批注,教師可結合預學單,讓學生填寫。課前預習時,學生剛接觸課文,想法、感受、疑問最多,涉及的面也最廣。如,課文的內容,精彩語句,思想感情,表達方式,寫作特色,特殊的標點、字詞、句段等,都可能引起學生的關注。讓學生自主批注,就是給他們自主閱讀、自由表達的機會。同時,教師對學生預習成果進行歸類、統(tǒng)計,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難點、疑點和興趣點,及時調整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使學習效果更有效。預學批注要求如下:
(二)課堂探究式批注
在課前批注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師生、生生間的多元對話,在不斷探究中深入批注,從而在讀透課文的基礎上,不斷向語言文字運用進發(fā)。如,教學《白鵝》一課,主要以探究式閱讀為主,讓學生對重點詞、句、段進行批注,深刻領悟課文的含義以及作者運用的對比、反語等寫作手法等。教學時,要抓住一條主線——課文的中心句也是過渡句“鵝的高傲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展開教學。教學中,要讓學生緊緊抓住這三個特點自主進行批注感悟。在批注之前,教師要給予適時引導,比如,課文哪些詞句體現(xiàn)了鵝的高傲?為了表現(xiàn)鵝的高傲,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然后,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他們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在交流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所感悟的句子。教師相機明確批注的形式和內容,從而讓學生深入理解內容,進一步學習批注的方法。這也是對學生朗讀習慣的培養(yǎng)。最后,在學生交流感悟的基礎上進行朗讀,以升華情感。
(三)課外自主式批注
課內批注的得法和蓄勢,還要把活水引入課外,在不斷地批注訓練中鞏固方法,形成習慣。課外閱讀批注是自由的,發(fā)散性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閱讀課,鼓勵學生在自由閱讀時做記號,在書上留下自己的思考痕跡。教師力求形式多樣,對批注認真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并對部分學生的閱讀批注進行展示。在公開展示時,要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孩子,甚至親朋好友都參與到品味與評價過程中。如,在班中布置“課外閱讀批注墻”,以教師、學生間寫評語和打五角星等形式進行反饋。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期待被表揚、被關注和與人分享的心理,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啟迪,在享受審美樂趣的同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更使學生的批注興趣持續(xù)得到激發(fā)。
批注是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體現(xiàn)。學生批注能力的形成,有賴于廣大教師在實踐中的不斷努力,在創(chuàng)新中尋求更多的培養(yǎng)之道。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