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對高考英語考試改革中亟須解決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思考,指出合理規(guī)劃我國整個英語教育體系是確定高考英語命題依據的基礎;科學設定高考英語測量目標和考試內容,有助于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應試”中成長成才;以一年多考為契機,適時提供反饋信息,將有助于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高考英語 命題依據 測量目標 考試內容 反饋信息
目前,高考英語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劉海峰認為,“有些大學生英語很好,但中文卻表達得不好”,需要通過“降低英語權重”來“提高母語地位,保護民族文化”[1]。一時間,對于高考英語的類似攻擊鋪天蓋地而來。然而,這些現象“反映出社會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對于英語教育的價值與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2],“如果英語退出高考統(tǒng)一考試科目,這將是一種短視行為,對個人、社會、國家有害無益”[3],因為英語“已成為基礎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單是因為外語賦予青少年基礎的外語素質,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而且開啟他們的心智”[4]。
2014年9月,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將繼續(xù)參加統(tǒng)一高考,分值保持不變,其中外語科目將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至此,人們關于高考英語考試是否應該取消或者降低分值的大討論應該可以告一段落。眼下亟需人們冷靜思考的是,如何以本輪高考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完善高考英語考試,使其更好地服務高校人才選拔和引領中學英語教學和學習。
一、關于高考英語的命題依據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高考應“以高等學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為依據”。因此,理論上講,在高考英語命題時既要考慮高校需求又要考慮中學英語教育的實際情況。需要從國家對于外語人才的需求出發(fā),通盤考慮我國整個英語教育體系,明確規(guī)定每個教育階段所需要達到的培養(yǎng)目標,優(yōu)化各級課標之間的關系,使不同階段的課標能夠完美對接。唯有此,才能確保順利鏈接各個階段的英語教育,以打造我國外語人才培養(yǎng)的有效通道。而我們面對的現狀是,各級課標之間缺少銜接,導致許多知識重復學習,對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造成巨大浪費。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不同階段的課標是由不同的專家組來制定的,各組各自為政,缺乏交流。因此,合理規(guī)劃我國英語教育,需要通過頂層設計來打破現有格局,使各階段的英語教育回歸到同一個軌道上,并一直朝著同一個既定的方向前進。目前,教育部考試中心正在著手構建國家外語能力評測體系和編制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這將為通盤考慮并完善各階段的課程標準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助于規(guī)范各階段的英語教學和學習。
簡單地說,高校培養(yǎng)人才是為了滿足國家智力需求,而高中教育要為大學教育做好準備。以英語為例,高中三年的英語教育要能夠確保學生可以順利進行大學一年級的英語課程學習(包括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如果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和大學英語教育能夠有效銜接,課標中所規(guī)定的通過三年高中英語學習應該具備的英語能力與進行大學英語學習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應該是高度一致的。這樣,在設計高考英語考試內容時,無需再考慮高校需求,而是可以把高考看成檢驗學生是否達到了課標規(guī)定的英語語言能力的一把尺子,這把尺子同時可以提供有效信息供高校錄取新生時參考。
二、關于高考英語考試的測量目標和考試內容
只要高考存在,中學階段的應試教育就不可能完全消除,“考試考什么,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現象也不可能徹底改觀。事實上,這種現象本身無可厚非,考試的“指揮棒”作用也沒什么不好,問題的關鍵在于“往哪里指”。高考涉及的人數多,影響范圍廣,結果的利害程度大,如果方向指錯了,產生的負面效應難以估量。具體到高考英語考試,從微觀上看,它可以用來檢測某一考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同時也可以用來評價某一任課教師的授課效果;從中觀上看,它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學校的英語教育質量;從宏觀上看,它可以用來檢驗我國中學階段的整體英語教育質量,以診斷該階段的英語教育是否滯后,以及是否存在亟須解決的突出問題。高考的這些潛在用途決定了應試教育的必然性。因此,可以通過改革高考英語考試內容來正確引導中學英語教學和學習,進而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使學生在“應試”中成長成才。
現有高考英語考試的測量目標不夠明確,試題中多半內容在考查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對英語語言能力的考查力度不夠。其中最能考查學生語言能力的寫作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查語言知識,如多個省份均采用的短文改錯題實際上是在考查詞匯和語法知識。至于書面表達題,也由于開放程度不夠,致使學生寫作時束手束腳,妨礙了其語言能力的發(fā)揮。此外,寫作評分標準關注的重點也是對語言知識的考查,雖提及語言運用能力,但對什么是語言運用能力沒有進行說明,也沒有提供評價語言運用能力的具體指標[5]。高考英語這種“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致使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依然停留在重英語知識教學而輕能力培養(yǎng)的水平上。知識教學和能力培養(yǎng)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前者看重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后者需要開啟學生的心智,培養(yǎng)他們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高考英語必須從對語言知識的考查轉到對語言能力的考查上,借助其指揮棒作用,正確引領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使其盡快地上升到能力培養(yǎng)的高度。
根據現有課標,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譯等幾個方面,由于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集中在大學階段,所以高考英語應該主要考查聽、說、讀、寫四種語言能力。目前,普遍缺少口語能力測試,有的省份還缺少聽力能力測試。而聽說能力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加聽說考試不僅可以更加全面檢測考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而且可以對中學教學起到一個很好的反饋作用,有利于解決“啞巴英語”的問題。此外,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對于中學生來說并非同等重要,如何在調研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各部分的分值是目前面臨的另一個問題。
高考英語考試還應適當關注對學生高層級認知能力的考查。根據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認知過程可分為六個維度,即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6]。從“記憶”到“創(chuàng)造”,認知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縱觀我國外語教育,多半課堂教學活動都在“記憶”和“理解”層面展開,很少觸及“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等高層級認知能力。其結果之一是外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匱乏[7][8]。筆者認為,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必要條件,應該貫穿整個英語教育。因此,需要在考試設計中適當考慮對學生高層級認知能力的考查,以確保中學英語教學能夠加強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外語主要是為了跨文化交流。一方面,我們需要了解外國文化習俗,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還需要積極宣傳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國、認識中國。然而,反思我國外語教育體系,由于片面強調學習西方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對本族文化的學習,導致中國文化在外語教育中出現失語現象。在國家大力倡導“中國文化走出去”這一背景下,應該充分探討如何在高考英語考試中增加與我國文化相關的內容,促使中學英語教學適當關注對本族文化的學習,以便幫助學生逐步習得用英語來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
總之,正如許國璋所說,“光學幾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葲]有知識,也沒有看法。這樣是學不好語言的。不要總把閱讀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閱讀首先是吸收知識,吸收知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吸收了語言”[9]。許先生說的“知識”不是指語言知識,而是指文化知識,包括外國文化知識和本族文化知識。他所說的“看法”與思辨能力即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等高層級認知能力相關。所以,適當增加高考英語考試的文化內涵,合理關注對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才能進一步完善考試內容,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我國外語人才的培養(yǎng)。
三、關于一年多考
根據《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浙江省和上海市作為試點,從2017年開始,英語科目將實行一年兩考,其中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中更是明確規(guī)定英語考試成績兩年內有效。新方案實施后,如何對多次考試成績進行等值處理引起了業(yè)界的普遍關注[3][10][11][12],這一問題如果得不到很好地解決,必將影響高考的公平性。目前,最好的辦法是建設題庫,然而在保證命題科學性的同時,短時期內建成理想的題庫估計會有一定的困難。
一年多考的初衷是為了打破“一考定終身”的局面,從而降低考試風險,減少考生壓力。然而,這一決定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也受到了業(yè)界的質疑。如王守仁指出,“一考定終身”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不管初衷如何,一年多考后,高中英語教學必將圍著考試轉,結果將是進一步強化應試教育[3]。按照現有方案,英語科目的計分方法并沒有像先前猜測的那樣采取等級制,其分值保持原有的150分不變。由于高考意義重大,且每一分都有可能影響考生的命運,因此只要沒有得滿分,絕大多數考生都不會放過任何一次考試機會。這樣一來,考生備考英語的時間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有可能增加。
實行一年多考后,須要考慮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考試結束后是否應該給考生和學校提供反饋信息?如果提供,還須考慮所給反饋的詳實程度以及提供反饋的最佳途徑。我國考生人數眾多,提供反饋信息會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如果能夠克服困難,在考生參加完第一次考試后,及時提供反饋信息,將有助于考生清楚認識個人差距,進而能夠在后來的學習和應考中做到查缺補漏,有針對性地提高。同時也有助于任課教師反思先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在后續(xù)的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從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如此一來,便可以實現“以考促學”,讓學生在應考中進一步提高個人素質,同時也將賦予“一年多考”以新的涵義,即讓高考英語考試起到形成性評估的作用。形成性評估的特點在于評估是為了促進學習,其關鍵在于給考生提供反饋以便對現有問題進行診斷。如果能夠以一年多考為契機,在學生參加完第一次考試后及時提供一定量的反饋信息,必將對中學英語教學和學習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進而有針對性地提高中學外語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高考是關乎每一位考生命運的大事,也關乎到國家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是我國整個教育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次考試。本輪高考改革不僅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公眾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不管怎樣改革,只要高考存在,就不可能徹底消除應試教育。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在“應試”中成長成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本文對高考英語考試改革中亟需解決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探討,指出改革現有考試,不僅需要合理確定命題依據,科學設計測量目標和考試內容,而且需要以一年多考為契機,探索給考生和學校提供反饋信息的可行性。唯有此,才有可能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使高考英語在為高校選拔新生提供有效信息的同時,能夠正確地引領中學英語教育,為我國外語人才培養(yǎng)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海峰.高考科目改革:為什么首先是英語?[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
[2] 龔亞夫.英語教育的價值與基礎英語教育的改革[J].外國語,2014(6).
[3] 王守仁.高考改革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J].外國語,2014(6).
[4] 劉道義.外語教育的作用與高考改革[J].外國語,2014(6).
[5] 張允,高存.從“意義即使用”觀談高考英語測試改革[J].教育與考試,2014(2).
[6] 安德森,克拉思沃爾,艾拉沙恩,等.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M].蔣小平,張琴美,羅晶晶,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7] 黃源深.思辨缺席[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7).
[8] 黃源深.英語專業(yè)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J].外語界,2010(1).
[9] 劉潤清.外語教學研究的發(fā)展趨勢[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
[10] 戴煒棟.堅持英語教育的重要性,穩(wěn)步推進高考外語改革[J].外國語,2014(6).
[11] 王薔.英語社會化考試的利弊分析與思考[J].外國語,2014(6).
[12] 楊治中.思想積極,行動穩(wěn)妥——關于外語高考改革的幾點思考[J].外國語,2014(6).
【責任編輯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