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蘭
游戲活動是孩子一日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沒有游戲,就沒有孩子童真的笑容,孩子們也不知不覺在一次次的游戲中成長。他們在游戲中模仿、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觀察、在游戲中探索。我們有必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游戲的環(huán)境,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制作游戲的材料,放開手,鼓勵孩子自己探索、交流、分享,總結游戲的經驗。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豐富材料
幼兒認識事物大多依賴與直接經驗,“有材料陪伴”的學習是幼兒學習的特點,在各個區(qū)域中因地制宜地提供豐富的、具有適宜結構的、可操作性強的材料,讓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進行自主探索、大膽嘗試,激起幼兒對材料的好奇心,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1、游戲材料跟著主題走
一個主題開展,涉及的面很廣,教師不僅要傳授一些相關的教學知識,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孩子自己動手參加一些與主題相關的活動。通過自己的活動,加深對這一主題活動的認識,讓書本上的知識走進我們的身邊。例如,我們班在開設“金色的秋天”的主題活動時,在美工區(qū)我為幼兒提供的顏料、宣紙、紙盤畫、撕貼畫等材料;在小巧手區(qū)域為幼兒準備了制作向日葵的材料;在建構區(qū)和幼兒一起添加了構建果園的材料;小舞臺的節(jié)目單上新增了“秋葉”、“秋天”、“小樹葉”、“郊游”等歌曲……通過這些區(qū)角游戲材料的調整與豐富,讓幼兒們在游戲中進一步感知秋天的特點、了解更多秋天的知識。
2、注重游戲材料的層次性
活動區(qū)的層次性特點主要表現在小、中、大班幼兒設置不同的區(qū)角,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的即使是同一班同一類活動也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來體現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主選擇的需要。
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開設的區(qū)角也應多樣性。例如:針對剛開學時小班小朋友不善于自己拿勺吃飯,我們開設“喂寶寶”的活動。通過制作各種顏色鮮艷的動物寶寶們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鼓勵孩子們拿穩(wěn)勺子一口一口地喂動物寶寶吃飯。這個活動既能鍛煉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同時也能讓孩子們體會家長喂自己吃飯時的辛苦?;顒拥男Ч诤⒆觽冇貌蜁r就能見分曉了。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視覺立體感,在建構區(qū)的游戲中,我給幼兒提供了大的木頭積木,鼓勵幼兒合作搭建有立體感的樓房、公園、動物園出來,自己嘗試安排布局,設計不同高矮大小的樓層。大班的孩子可以嘗試和毛線做好朋友,用毛線在齒輪形的硬紙板上圍著周邊繞,就像做鏡框一樣,中間還能添上個人寫真或是動物們的畫等等,這樣的活動既能鍛煉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意志力。
在同一個班內,材料的難度程度和投放的層次性也很重要。如在動手區(qū)中多提供半成品的材料滿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的需要。在不同的探索階段投放的材料也要呈現層次性,探索初始可以提供簡單的幼兒容易操作成功的材料,等幼兒有了一定經驗后再逐步提高難度。例如:在智力拼圖的游戲中,先給幼兒提供有模板底子的拼圖,等幼兒積累了一定的拼圖經驗后,就可以去掉模板底子,獨立拼圖了。教師自制的拼圖也可逐漸增加難度,從小圖片的數量上,從小圖片的形狀上,從圖片內容的復雜性上慢慢增加幼兒挑戰(zhàn)的難度。
二、仔細觀察,適當引導
要指導幼兒,首先要觀察了解幼兒,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需要和表現,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以便能從客觀實際出發(fā),采取恰當的方式給幼兒適當的幫助,或向幼兒提出有效的建議,因此需要靈活運用整體觀察和局部觀察: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情緒是穩(wěn)定的,他們沉靜在自己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只要整體觀察,巡視留心各個游戲區(qū)角的活動情況即可;教師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于局部觀察之中,這時教師需要了解個別幼兒的活動狀況,需要對新投放材料的適宜性進行檢驗,需要對幼兒活動中的熱點問題跟蹤觀察或尋找新的熱點等等,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深入細致的局部觀察?;顒舆^程中,教師應多給予幼兒鼓勵,允許他們有錯誤,使幼兒能夠在無拘無束中得到盡情的探索與發(fā)展。這樣更能增強孩子們的好奇心和主動性,積極探索,獲得新經驗。
例如:中班新學期開學,我在娃娃家的區(qū)角中投放了吸塵器,每次游戲時,扮演娃娃家爸爸媽媽的幼兒都搶著用吸塵器打掃衛(wèi)生,有時連扮演客人的幼兒也爭著幫忙。游戲講評時,我們重點探討了一下這個問題,生活中,我們除了用吸塵器打掃衛(wèi)生,還能做什么事呢?孩子們討論的很激烈,熨衣服,用縫紉機給娃娃做衣服,媽媽出門前要化妝等。聽著孩子們這么多好的建議,我又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們,那我們班的娃娃家可以增加哪些材料呢,要是我們自己來做,你們愿意嗎?經過實驗發(fā)現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參與制作的游戲材料,他們會更懂得愛惜,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重視講評,分享經驗
幼兒游戲的過程是享受已知、表現已知、升華已知、新知識了解的過程,游戲是幼兒成功、滿足的快樂或失敗情緒的體驗。鼓勵幼兒把自己在游戲中的所見所聞、情緒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共享不僅能增添游戲的興趣,也提供了幼兒表現和發(fā)展的場所,同時也使幼兒間有更多的雙向交流、平行學習的機會。 因此,老師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幼兒自主交流。如:請個別幼兒講講游戲時的感受,今天你參加了什么游戲?你是這么玩的?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你又是這么解決的……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充分表現自己的意愿,流露自己的想法,與同伴相互體驗分享快樂。
當然,還可以通過進行個別教育評價。每一個幼兒都有他自己的性格特點,有的大大咧咧,自信心很強,有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喜歡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但是,也有一些膽小,不敢大膽游戲的幼兒,就需要老師在游戲中以朋友的身份與他一起游戲,在游戲分享活動中重點鼓勵與表揚他的點滴進步。
應該說,一次次的交流與分享活動既培養(yǎng)了幼兒大膽表達、獨立自信、主動交往的能力,也促進了幼兒情感、個性健康發(fā)展,同時能讓教師通過談話全面了解幼兒的活動,收到積極的效果。
【作者單位:蘇州太湖旅游度假區(qū)中心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