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廣場在城市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與興盛起來,并成為人們城市生活與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寄托場所。文章通過對我國廣場的起源、演變、文化由來等方面進行研究,挖掘中國數十年來,廣場逐漸成為城市居民休閑娛樂的重要文化活動場所的原因。在研究的過程中,著重采取比較、對比的方式,對廣場(1)空間比例和圍合程度(封閉、半封閉、開敞、下沉式),(2)規(guī)劃布局和材質選用(廣場的藝術布局包括:尺度、構圖手法、視覺藝術——綠化地帶、建筑群、雕塑、噴泉、建筑小品和人工照明、音響等),(3)設施和文化傳承進行研究分析,從而更清晰的了解廣場的社會和文化意義,對我國未來的廣場及城市公共空間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城市廣場;三個階段;文化傳承
1 城市廣場的形成與分類
1.1 城市廣場的概念
廣場這個概念被認為是西方傳入中國的,但實際上,我國古時也具有與現代廣場相同概念的場所,在當時將寬闊、開闊的場地稱為“臺”,不過古代的這類場所多用于宗教與政治,鮮少用于民眾聚集或娛樂。直至近代,在西方文化、勢力強勢入侵之后,對于中國而言才開始有廣場的形成。經過百年間的歷史變遷,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我國城市廣場有了巨大的發(fā)展,人們對廣場的認識和需求不斷提升,這種變化是社會經濟、文化環(huán)境影響下產生的,城市廣場在人民需求和社會環(huán)境的作用下,孕育催生出新的面貌,稱為城市中的時代印記。
1.2 城市廣場的形成
中國在近代才有城市廣場這一概念出現,從殖民到國民政府這段時期,由于國內形勢和社會環(huán)境特殊,我國的城市廣場發(fā)展與規(guī)劃一直未能形成規(guī)模和影響,直到新中國成立,在蘇聯(lián)專家的指導下,才在一些城市陸續(xù)出現廣場。但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當時的城市廣場多為政治集會之用,雖建設規(guī)模大,但卻缺乏設計和規(guī)劃,顯得較為單調和簡單。隨著改革開放與經濟轉型,我國政治經濟實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城市廣場在市民生活中意義非凡,它滿足了市民戶外公共活動的需求,成為當代城市文化集散地,在城市社會、文化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3 城市廣場的分類
城市廣場被認為是市民公共活動的場所和城市文化的承載體,按照其功能性可分為:公共活動廣場、集散廣場、交通廣場等,按其性質可分為:紀念性廣場、文化性廣場和商業(yè)性廣場等。這些廣場分類,單從其名稱就不難看出其廣場的歸屬性質和使用功能,務必根據其特性對廣場進行設計和規(guī)劃。同時還需避免城市廣場發(fā)展中的幾大誤區(qū),被歸納為:“低頭是鋪裝(加草坪),平視見噴泉,仰臉看雕塑,臺階加旗桿,中軸對稱式,終點是機關”,防止在大規(guī)模建筑或政府性建設中,產生模式性、呆板性和缺乏文化性的城市廣場。努力形成多元性、多樣化的市民生活城市廣場。
2 城市廣場的發(fā)展與演變
2.1 八十年代城市廣場發(fā)展與演變
中國城市廣場真正開始得到發(fā)展是從改革開放(1978年)后開始,由于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帶動,為中國注入了活力和動力,使得社會大眾開始思考和注重城市生活,而城市廣場的發(fā)展給予了市民一些符合需求的場所,這些綠化、美化的場所為民眾提供舒適、安逸的環(huán)境。
2.1.1 空間比例和圍合程度,八十年代時期的中國城市廣場大多功能簡單,多屬于政治性、紀念性的集會場所,如貴陽人民廣場、大連斯大林廣場、太原的五一廣場等。當時廣場規(guī)模和面積較大,以方便公共集會、市民活動等具有特定性質。但當時城市廣場數量有限,而且設計和規(guī)劃較為保守,大部分廣場以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的布局為主,通常以綠化帶或道路作為邊界隔離,廣場內外空間由進出廣場的“開口”作為連接,總體布局偏屬于圍合性功能。
2.1.2 規(guī)劃布局和材質選用,八十年代的城市廣場常選用領導雕像或政府建筑群為廣場中心區(qū)域,同時引入大面積的草坪和灌木作為綠化,搭配方形或圓形花池、草地等構成對稱式、軸線式設計布局,在當時是規(guī)劃設計布局的主流。在材質選用上多以品質高級的石材(大理石、花崗石)為主,即在布局上體現了廣場的恢宏氣勢,又在材質選用保證了高端品質,這都是當時廣場設計建筑的主要手法和方式。
2.1.3 設施和設備,廣場除了主體建筑外,其設施、設備也是體現城市廣場規(guī)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八十年代時期,城市廣場建設較為單一,大多數設備以簡單照明為主,如廣場高射燈照明,通常光照充足,能達到很好的照明效果,但沒有變化或效果烘托作用,僅僅起到照明功能性用途,也就更談不上音響設備的使用了。由于廣場集會的性質影響,在對廣場設計時,很少設置休閑設施,如:坐凳、噴泉、公共衛(wèi)生間等??偟膩碚f,八十年代的城市廣場在設施設備上規(guī)劃較少。
2.2 九十年代城市廣場發(fā)展與演變
九十年代的中國其政治經濟迅速崛起,社會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放和開放,隨著市民對城市廣場環(huán)境質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廣場成為了美化城市面貌的社會生活緩沖地帶,提升環(huán)境品質的社會公益性建設項目。在九十至九五年代期間,上海外灘廣場、大連希望廣場先后落成,由于其蓬勃向上的城市精神象征,既感染和鼓舞了市民,更是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也帶動了許多城市興建標志性廣場的浪潮。
2.2.1 空間比例和圍合程度,九十年代城市廣場建設很積極,廣場建設數量也大幅增加,由城市道路構成廣場的邊界外緣,逐漸淘汰了封閉式和半封閉式廣場,多以開放式空間布局為主,并且廣場開口眾多也具有主次之分,增添了廣場內外的滲透性。由于城市廣場的建設受到政府的關注,在建設規(guī)模上,廣場面積越來越大,有些城市甚至將廣場建設成為城市的中心或文化中心。
2.2.2 規(guī)劃布局和材質選用,城市廣場大多屬于政府建設項目,由于社會大眾的需求和審美提升,使得政府對廣場的布局設計更加重視,如:上海外灘廣場、魯迅文化廣場、大連星海廣場等都是政府行為下的重要建設項目。九十年代的廣場不再是簡單的幾何或對稱圖案,出現三角形、橢圓形、梯形等幾何圖案,同時結合折線、弧線、放射線等,形成豐富的廣場布局圖案,構成灌木、花卉、草坪、水體等,在空間形態(tài)上也更具均衡性和協(xié)調感。
2.2.3 設施和設備,隨著九十年代中國城市社會、經濟實力的提升,廣場設施設備也有所不同,包括雕塑、照明設備、座椅等都變得越來越親民和貼近生活,主體雕塑體現城市文脈,照明設施更多樣和變化,廣場座椅表現市民休閑情趣。除了沿用原來的設施和設備以外,城市廣場還增添許多其它設施,如:文化藝術小品、服務設施和無障礙設施等。設施和設備承擔廣場文化,烘托城市情感,特別是無障礙設施的出現,反映了社會和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心、關懷,表現出城市廣場環(huán)境已經開始向人性化方面提升和發(fā)展。
2.3 二十一世紀城市廣場發(fā)展與演變
二十世紀末時,城市廣場建設項目從數量、規(guī)模上過于龐大,這種盲目建設的熱潮引起人們的反思,使得廣場建設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后被人們更加重視,在經過系統(tǒng)的治理后廣場建設擺脫了政治的糾纏,盲目建設浪潮得到了抑制。與此同時,城市廣場建設在擺脫盲目跟風、求大的建設習慣后,除傳統(tǒng)規(guī)劃和建筑領域外,社會學歷史學、生態(tài)學、環(huán)境學和人類學也逐漸涉入廣場的研究中,城市廣場的本質和內涵的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2.3.1 空間比例和圍合程度,二十一世紀大多數城市廣場在數量和規(guī)模上有了顯著的減少,面積再也不是以前的盲目求大。在空間布局方面,依然延續(xù)以前的布局方式,廣泛運用了下沉式、圍合交錯式等更加豐富的布局方式,同時加入了商業(yè)文化和社區(qū)文化在其中,使得廣場建設迎來了一種新的內外關系,它模糊了行人與廣場的界限,避免了明確的廣場內外開口所帶來的排斥性,從而更大程度上體現了城市廣場的公共性。
2.3.2 規(guī)劃布局和材質選用,雖然廣場建設面積有所縮小,但其廣場內的元素更加多元和豐富,對稱式和軸線式的空間格局逐漸減少,復雜多元和無軸向、非對稱式的布局形式逐漸增多。通過多種元素綜合呈現,展現出城市文明的真實面孔,歸納出了城市歷史文明,也羅列了社會精神和市民生活景象。
2.3.3 設施和設備,二十一世紀的城市廣場注重市民生活與活動,設施和設備更加豐富、多元,出現了小品藝術細膩化、服務設施人性化的特點。這一時期,在設施、設備建設方面有兩大顯著特征:第一,廣泛加入了信息化服務設施,如大型電子多媒體屏幕、音樂噴泉、電子燈光秀等媒體設施;第二,無障礙設施體系的日益完善,如盲文語音提示,殘疾人座椅、殘疾人衛(wèi)生潔具等。通過以上設施設備更新方式,體現出全社會更加細膩的人性關懷和文明。
在中國城市廣場發(fā)展的這三、四十年中,由最初的西方侵入式到中國特色式,期間經歷了多次轉型和變遷,現在廣場已經成為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動場所,成為社會生活的承載體。未來中國城市廣場將繼續(xù)發(fā)揚城市文明,它必將在促進公共生活繁榮、促進社會融合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蔡永潔.城市廣場[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 夏祖華,劉鼓川.議城市廣場設計一創(chuàng)造為人的、多場的、有個性的市民活廣場[J].建筑學報,1988(7).
[3] 葉鵬.中國當代城市廣場認知與實踐的3個階段— 基于符號學、語用學視角的觀察[J].建筑學報,2013(10).
建材發(fā)展導向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