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華
摘 要:長期以來,對貢斯當?shù)难芯慷鄠戎赜谒恼?,對于他的小說《阿道爾夫》也多從心理小說角度進行探討。然而這部小說,還印證了“浪漫主義是文學上的自由主義”這一論斷。本文嘗試從自由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角度對這部作品進行新的解讀。
關鍵詞:自由主義;浪漫主義;貢斯當;《阿道爾夫》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4-0127-02
長期以來,國內(nèi)外對本杰明·貢斯當(1767-1830)的研究都側重其在政論上的貢獻。而對其作為文學家的成就,通常并未深入探討,即使有所涉及也如柳鳴九先生所言:“在一些文學史家的眼里只不過是《阿道爾夫》的作者?!倍鴮τ谶@部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地位的《阿道爾夫》并未給予過多關注,而且多從心理小說角度進行探討。國外對這部小說的研究,長期以來也多從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入手,給其定位“是現(xiàn)代心理分析小說的發(fā)端”。
貢斯當作為近代自由主義的奠基人,以他為代表的自由主義思潮對浪漫主義文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嘗試從自由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角度對這部作品進行新的解讀。
一、自由主義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
1789年至1848年,法國社會處于急劇動蕩之中,社會政權更迭頻繁,政體形式多變?!斑@一時期雖然充滿了復雜的矛盾,但基本上是資產(chǎn)階級民主運動的時期”,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傳統(tǒng)的封建政權,打破了舊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制度,有力地推動了歐洲及世界文明的進程。
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19世紀上半期是資本主義大發(fā)展時期,自由主義在這一時期盛行,符合正在上升時期的資產(chǎn)階級的訴求。這種思潮形成于自文藝復興到18世紀反封建的過程當中,尤其是18世紀的啟蒙運動使自由主義思想廣泛傳播。1789年法國大革命后,其若干重要原則以法理形式寫入了《人權及公民權宣言》,即統(tǒng)稱的《人權宣言》當中,成為資產(chǎn)階級共和派人士共同的理想。經(jīng)歷過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的恐怖統(tǒng)治,知識分子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必須充分保證個人自由、權利,才有可能對抗少數(shù)激進派的統(tǒng)治,“自由主義思潮就典型表現(xiàn)出資產(chǎn)階級追求個性與資本主義關系的矛盾和不協(xié)調(diào),從而構成了資產(chǎn)階級文學的思想基礎”。自由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就是貢斯當和斯塔爾夫人。
19世紀上半期的自由主義思潮不僅對政治經(jīng)濟、法律文教產(chǎn)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也對文學藝術產(chǎn)生巨大影響,尤其是對浪漫主義文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改變社會,在精神上打破舊有的古典主義的藩籬,產(chǎn)生迎合本階級需要的新的文學。
二、浪漫主義是一種文學上的自由主義
19世紀的自由主義思潮主張,掌握了財富的個人比其他力量更為現(xiàn)實和靈活,政府應該退出,政府只是人民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而產(chǎn)生的一種工具,鑒于此,政府不能也不應該對民眾進行過多的管制。自由主義在文化方面的主張并不是以某個人的著述和觀點而體現(xiàn)的,它體現(xiàn)在文化的各個方面,19世紀的法國文學中就以浪漫主義的形式來呈現(xiàn)的。
被稱為“浪漫主義之母”的斯達爾夫人在她的著作《論文學》和《論德國》中大聲疾呼文學自由。她認為,如果已經(jīng)獲得政治自由的社會還有為規(guī)律所束縛的文學,那便是一種荒唐的現(xiàn)象,主張作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作個性,強調(diào)個人的獨特性、創(chuàng)造性和自我實現(xiàn)。浪漫主義大師雨果在《歐那尼·序言》中寫道,“藝術創(chuàng)作上的自由和社會領域的自由,是所有一切富有理性、思想正確的才智之士都應該共同追求的雙重目的”,“文學自由正是政治自由的新生女兒”,“文學的自由主義一定和政治的自由主義能夠同樣地普遍伸張”。
自由,作為自由主義的核心,一直都是自由主義者乃至普通民眾的目標。自由是貢斯當理論的核心,他自己曾經(jīng)說過,他40多年的全部奮斗不過是為了實現(xiàn)所有領域的自由,這種思想在《阿道爾夫》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三、《阿道爾夫》是自由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結合的作品
作為自由主義思想家、政治家杰出代表的貢斯當,在文學創(chuàng)作積極踐行文學自由主義的原則,對浪漫主義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浪漫主義之父”的贊譽?!栋⒌罓柗颉肥秦曀巩?shù)拇碜髌罚詯矍闉轭}材,表現(xiàn)了對于自由和獨立的追求,描繪了典型的19世紀初的“世紀兒”形象。
1.愛情與自由的辯證關系
小說講述的故事可做如是歸納:男主人公阿道爾夫在一次舞會上遇到了女主人公艾蕾諾爾,艾蕾諾爾不僅比阿道爾夫大10多歲,而且還是P伯爵的情婦。然而阿道爾夫心中充滿了征服之欲,在他的追求之下,兩人不顧世俗眼光地生活在一起。但接踵而來的家庭、社會的責難,使動機本來就不純正的主人公拋棄了艾蕾諾爾。隨后艾蕾諾爾自殺殉情,阿道爾夫遠走天涯。正如譯者序所說:“一個青年男子,愛上一個女子,后來要離開她,而女子卻癡心一片,終于殉情而死?!?/p>
《阿道爾夫》描寫了一個愛情悲劇,這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常見題材。這種愛情有別于騎士文學的典雅愛情,不同于古典主義的家國大義,更區(qū)別于啟蒙文學的理性至上。正如丹麥著名的文學家批評家勃蘭克斯所指出的:“外部原因以及因而造成的內(nèi)部原因,使兩個結合的人又分開了?!边@里所說的“內(nèi)部原因”,就是阿道爾夫幻想超然物外、平淡冷漠的生活態(tài)度而造成的憂郁孤獨、猶豫怯懦,既想獲得愛情又不愿自由受到受縛的復雜性格。
阿道爾夫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不到出路,于是他寄希望于愛情。所以盡管是出于虛榮心,對于愛情,阿道爾夫還是滿懷憧憬的,為了愛情他不顧一切。但是當他認為愛情已經(jīng)成為他自由路上的藩籬時,他就放棄了愛情。愛蓄諾爾死了,不再成為阿道爾夫的“羈絆”。這不正合他渴望自由的心意嗎?但是阿道爾夫“以那么大的痛苦、那么多的眼淚重新獲得的自由,對他竟毫無用處”!愛情生活不但沒有治好“世紀病”,反而使病態(tài)加劇,人物的悲劇性也因此而加深。
當然,這一愛情悲劇也與社會環(huán)境有關:阿道爾夫父親對兒子的軟硬兼施;T男爵的暗中搗鬼,周圍人的敵意和攻擊,都對阿道爾夫產(chǎn)生了影響,“艾蕾諾爾的不幸證明,即使是最熾熱的感情,也無法與現(xiàn)實事物的秩序抗衡”。當時社會封建制度的影響還存在,也是造成愛情悲劇的誘因之一,這就更突顯出追求現(xiàn)代個體自由的必要性。
2.深受自由主義影響的“世紀兒”
夏多布里昂在《勒內(nèi)》中塑造了典型的“世紀病”患者的形象之后,“世紀兒”就成為浪漫主義小說的典型形象。浪漫主義文學熱衷于描寫“世紀病”,并頌揚以個人與社會徒勞對立為表現(xiàn)形式的反抗。貢斯當自己也說:“我希望塑造一個我們這個世紀典型的道德病患者的形象:厭煩情緒,優(yōu)柔寡斷,碌碌無為,喋喋不休的自我剖析,他們把內(nèi)心的真正想法寄托在情感上,但是這些情感從他們一出生就受到了侵蝕?!?/p>
然而同是“世紀病”患者,夏多布里昂呈現(xiàn)的是沒落貴族式的憂郁;貢斯當則表現(xiàn)了資本主義的世紀病,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后第一代人的幻滅感和迷惑感”。阿道爾夫是新時代的新形象,是“一個復雜的資產(chǎn)階級青年個性所造成的悲劇以及這種個性本身不可避免的悲劇。這就是小說的價值所在,深刻所在”。
阿道爾夫是大革命成果的受益者,他所生活的“小城是一位君主的所在地……保護前來定居的開明人士,給一切言論充分的自由”,這是自由主義者們追求的理想政治,即一方面限制王權,另一方面希望與封建貴族達成妥協(xié)。
阿道爾夫出身于資產(chǎn)者家庭,擁有一定的私人財產(chǎn),使他可以行使公民的權利。他所追求的不過是個人生活的滿足,個人追求的實現(xiàn),個人的成功和個人感情的傾訴。為了獲得艾蕾諾爾的愛情,他對她說:“如果你不答應接待我,我就拋棄我的故鄉(xiāng)、我的家庭、我的父親,斷絕一切社會關系,放棄我應盡的義務。”阿道爾夫是自私任性的,他所生活的環(huán)境,所處的時代賦予了他這種權利。在大革命之后,法國人有權選擇自己所要的生活。
但是,阿道爾夫所生活的社會也并非那么的“自由”,封建思想和封建勢力殘余仍然存在。那位看似開明的君主也是“囿于舊習,只與廷臣打交道”;在阿道爾夫家,父權主義還存在著,對于環(huán)境和父親的恐懼一直困擾著阿道爾夫。“我慣于將自己所感受的一切埋在心里……把別人的關心、意見、幫助,統(tǒng)統(tǒng)視為一種束縛、一種障礙”,這就是阿道爾夫“世紀病”的根源,這與勒內(nèi)的“世紀病”不同。勒內(nèi)這個沒落貴族子弟自幼在憂郁孤寂中長大,成人后到處漫游,無論在何處,他都感到像在沙漠中一樣寂寞:“唉!我孤零零,孤零零活在人間!”人生無常的慨嘆伴隨著他度過一生。作為19世紀第一代資產(chǎn)階級,阿道爾夫的“世紀病”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個追求不受束縛的自由的青年和他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的矛盾。他們從上個世紀啟蒙思想家那里得到關于理性社會的理想,渴望著“自由、平等、博愛”和“理性王國”。而新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現(xiàn)實讓他們理想希望化為烏有。對社會的不滿與厭倦,使他們產(chǎn)生了一種無可名狀的苦悶、頹唐,以及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因為在社會中無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痛苦迷茫。
“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是19世紀法國自由主義在文學領域的一種具體的實踐。浪漫主義思潮的實質(zhì)就是自由主義同封建專制的抗爭;而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傾向則體現(xiàn)為力圖擺脫清規(guī)戒律,提倡不受束縛的創(chuàng)新精神的文學自由主義”。小說“《阿道爾夫》是一個時代的鏡子”,體現(xiàn)人類對激情的渴望,贊揚個人自由,頌揚人與自然的和諧,倡導理性與自然的緊密結合,反映了時代的需求。作者通過阿道爾夫這個“世紀兒”的文學形象,倡導進步,反對一切傳統(tǒng)對個人的束縛,這使得《阿道爾夫》在諸多的同類作品中放射出奪目的異彩。
參考文獻:
〔1〕貢斯當.古代人的自由和現(xiàn)代人的自由[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2〕貢斯當.阿道爾夫[M].南寧:漓江出版社,1985.
〔3〕柳鳴九.法國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
〔4〕楊令飛.近代法國自由主義研究[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2006.
(責任編輯 孫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