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韶華
(濟寧市中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濟寧,272000)
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臨床常見病、難治病,與胃癌特別是腸型胃癌的發(fā)生關(guān)系密切,被視為胃癌前病變,有研究表明CAG每年的癌變率約為0.5% ~1%[1],纏綿難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筆者經(jīng)驗方清胃活血丸治療濕熱瘀阻型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顯著,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所有病例均來自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于濟寧市中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就診的門診以及住院患者。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共84例,隨機平行對照分為試驗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男女之比為1.33∶1;年齡最大63歲,最小22歲,平均年齡(49±11)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29年,平均病程(66±44)個月。對照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男女之比為1.21∶1;年齡最大64歲,最小21歲,平均年齡(50±10)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28年,平均病程(65±42)個月。2組病例性別、病程、年齡、主要癥狀、Hp感染、胃鏡及病理等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按2006年上海全國第二屆慢性胃炎共識會議《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2003年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nèi)鏡學分會制訂的《慢性胃炎的內(nèi)鏡分型分級標準及治療的試行意見》[3]及2007年廬山《第三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若干問題共識報告》[4]。中醫(yī)辨證標準參考2009年深圳《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5]。
1.3 納入標準 1)選取符合CAG西醫(yī)診斷標準的CAG患者不伴或伴有異型增生、腸上皮化生的患者,符合中醫(yī)辨證診斷標準者。2)納入試驗前1個月內(nèi)檢查證實診斷。3)受試者年齡在18~65歲。4)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依從性好。
1.4 排除標準 1)胃黏膜病理組織學有重度異型增生或疑有惡變者,合并消化性潰瘍者。2)合并有心、肝、腎、腦和肺等重要臟器以及造血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等重大疾病、精神疾病者。3)妊娠或哺乳期或正準備妊娠的婦女。4)年齡在18歲以下,65歲以上者。5)不符合納入標準,在觀察期間未按治療方案服藥,加用其他藥物治療,或資料不完善,以致無法對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療效判定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胃復春片,4片/次,3次/d。試驗組口服清胃活血丸(成分:黃連125 g,苦參125 g,白及100 g,白蘞100 g,白花蛇舌草75 g,莪術(shù) 75 g,丹參 75 g,青皮 100 g,炒川楝子 75 g,半枝蓮75 g,延胡索75 g,黃芪75 g,由濟寧市中醫(yī)院制劑室提供,選擇120目制成丸),每次20粒(約9 g),3次/d,2組均以8周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
1.6 觀察指標 1)臨床主要癥狀、胃鏡像、組織病理學、幽門螺桿菌(Hp)、血液流變學的改變情況;2)治療過程中及治療后的不良反應。
1.7 療效判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及《慢性胃炎的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治方案(草案)》標準執(zhí)行。1)臨床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舌脈恢復正常;復查胃鏡示黏膜慢性炎癥明顯好轉(zhuǎn),組織病理學示腺體萎縮、腸化和異型增生消失;療效指數(shù)≥90%以上。2)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舌脈恢復正常;復查胃鏡示黏膜慢性炎癥明顯好轉(zhuǎn),組織病理學示腺體萎縮、腸化和異型增生恢復正?;驕p輕2度;療效指數(shù)≥60%以上。3)有效:主要癥狀明顯減輕,舌脈有所改善;復查胃鏡示病變黏膜范圍減少1/2以上,炎癥有所好轉(zhuǎn);組織病理學示腺體萎縮、腸化和異型增生減輕1度,療效指數(shù)≥30%以上。4)無效:不能達到有效標準或惡化者。
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分析。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做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主要癥狀療效比較 臨床主要癥狀療效比較,2組治療均有效,經(jīng)秩和檢驗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2.2 胃鏡像、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療效比較 2組治療均有效,經(jīng)秩和檢驗得P<0.05,說明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
2.3 異型增生療效比較 異型增生患者試驗組為16例,有效、無效分別為 8例、8例,有效率為50.00%;對照組為13例,有效、無效分別為5例、8例,有效率為38.46%。治療后療效比較,經(jīng)χ2檢驗得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相當。
2.4 根除幽門螺桿菌(Hp)療效比較 治療前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Hp陽性率分別為66.67%(28/42)、71.43%(30/42),治療后 Hp陽性率分別為33.33%(14/42)、45.23%(19/42),陰轉(zhuǎn)率分別為33.33%(14/42)、26.19%(11/42),經(jīng) χ2檢驗得 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相當。
表1 臨床主要癥狀療效比較[n(%)]
表2 胃鏡像、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療效比較[n(%)]
表3 血液流變學療效比較
2.5 血液流變學療效比較 治療后2組療效相比,經(jīng)t檢驗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3。
2.6 臨床總療效比較 試驗組中治愈16例,顯效9例,有效11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5.71%;對照組中治愈8例,顯效6例,有效15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69.05%。2組治療均有效,經(jīng)秩和檢驗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試驗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2.7 不良反應分析 2組患者治療期間及治療后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治療后復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心、肝、腎未發(fā)現(xiàn)異常改變,說明健脾活血丸安全有效。
中醫(yī)認為CAG發(fā)病與外邪犯胃、飲食內(nèi)傷、情志失調(diào)、素體虛弱等多種因素有關(guān),并據(jù)其痞滿、胃脘痛、反酸、嘈雜等臨床表現(xiàn),將其歸屬為“胃痞”“胃痛”“嘈雜”等病范疇,且多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清胃活血丸中黃連和苦參專清中焦之濕熱,現(xiàn)代研究證實黃連有抑制肉芽、抗炎[7]及抑制幽門螺桿菌作用[8],苦參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誘導分化[9]及清除羥基自由基[10],共為君藥;白及、白蘞、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合用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瘀止血,莪術(shù)、延胡索、丹參合用以破血散瘀、消癥化積、行氣止痛,現(xiàn)代研究證實白及能促進受損胃黏膜愈合[11],白及[12]、白蘞[13]、白花蛇舌草[14]、半枝蓮[15]、莪術(shù)[16]均能抗癌及防癌,白花蛇舌草[17]、半枝蓮[18]還有抗幽門螺桿菌作用,延胡索有較強的鎮(zhèn)痛作用[19],丹參能改善微循環(huán)、抗炎、抗氧化作用[20],以上七味共為臣藥,以增強君藥清熱解毒燥濕之力,并可活血行氣、消癥化瘀、斂瘡生肌以治療其血瘀諸癥及熱毒壅滯所致之內(nèi)癰;青皮、川楝子合用以疏肝理氣、清肝泄火、消積化滯、行氣止痛,既增強清熱燥濕之力,又可使氣行則濕化,黃芪用之既可防諸藥苦寒傷脾,又可益氣健脾以復中焦健運之力,現(xiàn)代研究認為川楝子有顯著鎮(zhèn)痛、抗炎作用[21],青皮有效成分具有調(diào)整胃腸功能及抗癌活性[22],黃芪能調(diào)節(jié)免疫、抗腫瘤[23]及保護胃黏膜,共為佐藥。諸藥合用,清熱祛濕、行氣活血、化瘀散結(jié),并兼顧健脾,以使?jié)駸狃鲎铦u消漸散,疾病得以向愈。
針對CAG發(fā)病時濕熱瘀阻這一關(guān)鍵病機,以清熱祛濕、行氣活血、化瘀散結(jié)為則,應用清胃活血丸治療CAG療效確切,不失為臨床治療CAG的一種新方法。
[1]Kuipers EJ,Klinkenberg-Knol EC,Vandenbroucke-Grauls CM,et al.Rol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trophic gastritis[J].Scand J Gastroenterol Suppl,1997,223:28-34.
[2]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J].胃腸病學,2006,11(11):674-684.
[3]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nèi)鏡學分會.慢性胃炎的內(nèi)鏡分型分級標準及治療的試行意見[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2004,21(2):77-78.
[4]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第三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若干問題共識報告[J].胃腸病學,2008,13(1):43.
[5]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雜志,2010,18(5):345-349.
[6]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7]余園媛,王伯初,彭亮,等.黃連的藥理研究進展[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9(2):109.
[8]吳靜,王克霞,李朝品,等.黃連與鹽酸小檗堿對幽門螺桿菌的體外抗菌活性[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6,22(2):37-38.
[9]何禮,尚劍.苦參抗腫瘤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12,29(4):175-176.
[10]薛愛華,宋文靜.苦參堿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天津藥學,2010,22(5):62.
[11]魏丹丹,徐芳,王建芬,等.白及提取物對動物胃潰瘍模型的藥理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9(5):181-182.
[12]張龍霏,胡晶紅,張永清.白及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14,16(1):84.
[13]李洪娟,張蕾,王術(shù)光.白蘞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食品與藥品,2007,9(10):61.
[14]侯桂蘭,蘆柏震,王春雷.白花蛇舌草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運用[J].海峽藥學,2010,22(3):79.
[15]牛國曉,李潔.半枝蓮抗腫瘤機制研究進展[J].腫瘤防治研究,2012,39(2):231-232.
[16]成曉靜,劉華鋼,賴茂祥.莪術(shù)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10(1):79-81.
[17]黃文鳳,陳國輝.中藥抗幽門螺桿菌概述[J].海峽藥學,2009,21(3):83.
[18]肖蘭青,熊小虎.半枝蓮中的黃酮抗幽門螺桿菌作用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33(15):1643-1644.
[19]魯春梅,張春森,姜立勇.延胡索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15):126-127.
[20]劉娟,劉穎.丹參藥理活性成分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12(7):16.
[21]李繁.中藥川楝子的研究進展[J].哈爾濱醫(yī)藥,2008,28(5):54.
[22]姜靜巖,苗桂玲.青皮的藥理及臨床應用[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3,14(6):374.
[23]張國用.中藥黃芪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應用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雜志,2012,20(6):1059-1060.